劉瑜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
“你也知道,我們從涿郡離開的時候,用兩匹駱駝運了五百匹的各色綢緞,還有三匹馬馱了一千斤來自江南的茶葉,準備前往塞外跟鮮卑人交易……”
劉備沉吟著道:
“我記得,一年前的時候,你們一行人是十個人。除了兩位族兄外,還有八個部曲作為護衛。他們都回來了嗎?”
劉瑜點了點頭,道:
“天可憐見,我們十個人都安全回來了。”
劉備知道,漢朝在邊境開有互市,方便漢人和鮮卑人做交易。
但互市并不是經常開設。時開時不開。
而鮮卑人又對漢朝的綢緞、糧食、陶器以及各種精美的手工業制品的需求旺盛。
尤其是對鐵器的需求最為旺盛。
但根據《漢律》的規定:
“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鐵出關,雖于京師市買,其法一也。”
當時的大漢朝廷,是把兵器和鐵作為先進的軍工產品,嚴禁出口到塞外和南越地區的。一如現在一般,導彈或潛艇的機密也是嚴禁外泄的。
當時的漢朝軍隊,正是憑借著武器鎧甲的優良,碾壓塞外異族軍隊。
西漢時期,匈奴人尚且使用銅制的兵器,甚至他們的一部分箭頭都是骨頭做的,根本殺傷不了漢軍士兵。
當時,一個漢軍士兵可以抵敵五個匈奴騎兵。
這其中,先進的軍工產品如鐵劍、鎧甲、環首刀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偷運兵器和鐵制品出塞,在漢朝是法律禁止的走私行為,違者重罰。
不過,到了東漢桓靈二帝時期,亂自上作,下有效尤。邊境一帶的官員也極為腐敗,徇私舞弊,導致邊境走私極為猖獗。
大量的鐵制品被奸商們走私到塞外,落入鮮卑人的手里。
鮮卑騎兵漸漸地裝備上了與環首刀形制相同的兵器,他們從小騎馬,又且善射,因此在與漢人軍隊的作戰中,開始慢慢地占據上風。
漢朝對鮮卑的作戰也逐漸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之中。
大漢的北方防線幾乎被鮮卑可汗檀石槐視作無物。
史書記載,檀石槐每年都要侵略漢朝邊境,其最遠甚至攻略到并州太原郡、幽州代郡一帶。不過,還沒有觸及到漢朝的統治核心地帶——司隸校尉部。
想到了這里,劉備便問族兄劉瑜:
“鮮卑有東、中、西三大部,兩位族兄出關后,去的是哪一部?”
劉瑜道:
“東部鮮卑和中部鮮卑靠近幽州,有很多胡漢行商往來。于是,我們便決定前往西部鮮卑。也就是從并州云中郡分出去的定襄郡下轄的成樂縣一帶。
“如今,朝廷已經撤銷了成樂縣的建制。因為成樂一境,已經完全被鮮卑人占領了。”
鮮卑可汗檀石槐將鮮卑一分為三:
從幽州的右北平郡以東至遼東郡一帶,為東部鮮卑的領地;
從右北平郡以西到幽州的上谷郡一帶,為中部鮮卑的領地;
從上谷郡以西一直到涼州敦煌郡一帶,為西部鮮卑的領地。
劉備聽到族兄劉瑜去了西部鮮卑的領地成樂,便道:
“莫非懷瑾族兄和望岳族兄是在西部鮮卑出了事?”
“正是。”
劉瑜微微皺眉,顯然是想到了痛苦的往事,“鮮卑可汗檀石槐一共統轄有六十來個邑落。這西部鮮卑正好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二十多個邑落。西部鮮卑中,威名素著的大人有置鞬、落羅、日律、推寅、宴荔游等人。”
大人即是鮮卑人的部落首領。
鮮卑人往往會推舉部落中勇武有威望的人擔任首領——大人。
鮮卑大人則負責統領部眾,處理部落內部的諸般事務,以及前往鮮卑可汗的王庭所在之地——彈汗山,參加聯盟會議,甚至參與核心決策。
劉備遂問:
“他們劫掠了兩位族兄的商隊?”
“并不是。”
一旁的劉皋沉聲道:“西部鮮卑的大人很狡猾。我們先是被一個叫做日律的大人誣陷是漢朝派來的間諜。他們把我們的人全部囚禁起來,駱駝、馬、貨物則全部被他們上繳充公。我們被關押在一個半地下的地窩子里。他們還派了幾個鮮卑人看守著我們。”
劉瑜接著說道:
“我們一連被關了幾個月。還好,他們沒有斷了我的飲食。雖然吃得極差,但也足夠生存。”
劉備問:
“那兩位族兄是怎么逃出生天的?”
劉皋隨即道:
“后來,有另一個邑落的大人推寅,來到日律的邑落,正好看到了被關在地窩子里面的我們。他與我們一番交談,覺得我們是讀過書的漢人,便十分尊敬我們。于是,便找到日律,想要把我們贖買出來。”
劉瑜苦笑一聲,接著道:
“后來我們才知道,這是日律和推寅兩個人合伙做的局。”
劉備沉吟著道:
“日律和推寅故意設局想要吞沒你們的貨物?”
劉皋苦笑道:
“說來,你可能不相信,他們要的不是貨物,而是我和懷瑾這兩個人。”
“他們要的是人?”
劉備愕然。
劉瑜搖了搖頭,笑道:
“確切地說,他們要的是人才,是漢地的讀書人。”
劉備一愣,道:
“日律和推寅,不過是鮮卑的部落首領而已,他們竟然還有這個見識?”
劉瑜道:
“日律沒有這個見識,他貪圖的是我們的貨物。有這個見識的,是推寅。”
劉皋問劉備:
“玄德,你知道在鮮卑語中,推寅是什么意思嗎?”
“并不知。”
劉備老實地道。
劉皋道:
“在鮮卑語中,推寅是研究、鉆研的意思。西部鮮卑人將他們部族中肯鉆研問題的人,稱為‘推寅’。并將之推舉為眾大人中的大人。”
劉備很快明白,他點了點頭,道:
“也就是說,推寅并不是這個鮮卑大人的本名。而是西部鮮卑的首領,統轄著一眾大人。”
劉瑜糾正道:
“也不能說統轄吧。鮮卑的部落比較松散。推寅在西部鮮卑人中的威望最高,最受尊敬,議事之時,說話的分量最重。畢竟,他肯鉆研,說話有見地。眾鮮卑人無不心悅誠服。”
劉備不由地好奇地問道:
“那這個推寅的本名叫什么?”
劉皋道:
“他復姓拓跋,單名一個鄰字。”
“拓跋鄰……”
劉備沉吟著,“也就是說,他是西部鮮卑拓跋部的首領。”
“對。”
劉瑜點了點頭,又道:“你知道拓跋是什么意思嗎?”
劉備道:
“自然不知。還請族兄賜教。”
劉瑜道:
“我漢軍擊潰北匈奴后,其大部西遷而去,不過,還剩下十萬余落匈奴人,留在了北方草原,鮮卑人來了之后,他們便混居在一起,于是也自稱鮮卑。”
劉備問:
“十萬余落……那是多少人?”
劉瑜默默地算了算,道:
“也就是幾十萬人吧。一個落,相當于一個家庭的人口。匈奴十萬余落,都被檀石槐收服,化入鮮卑人中。
“如果父親是鮮卑人,母親是匈奴人,那么,這個孩子便被稱為拓跋。”
劉備聽了,默默地點了點頭,道:
“原來,在鮮卑語中,拓跋是這個意思……”
……
和帝永元中,大將軍竇憲遣右校尉耿夔擊破匈奴,北單于逃走。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余種留者尚有十余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范曄《后漢書·烏桓鮮卑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