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劉備的話,東野班皺眉不已:
“馬上要天下大亂了!?”
新垣簡卻默默地點了點頭:
“我覺得玄德說的對。我在十五里鋪做生意這幾年,總是隱隱約約地覺得哪里不對,但是又說不上來。”
劉備當即道:
“你是不是覺得涿郡的流民越來越多了,盜匪也開始四處冒頭了,百姓的賦稅越來越重了,豪強的莊園越來越大了,平民的生活越來越入不敷出了……”
新垣簡當即一拍大腿,“哎呀,正是如此啊。還是玄德觀察的仔細。難道這就是天下即將大亂的前兆?”
“正是。”
劉備重重地點了點頭,“亂世將至,如同凜冬來臨,要準備冬衣、木柴御寒一般,我們不得不早做籌劃。”
新垣簡深以為然:
“所以,要練武以防身自衛。”
東野班的面色也變得越來越凝重,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默默地道:
“天下如果大亂了,那我恐怕再也玩不了博戲了……”
一句話讓劉備感到很是無語。
這東野班玩博戲簡直已經是走火入魔了。
他非要把東野班從那深陷的泥淖中拉出來不可。
“是保命重要,還是博戲重要?”
劉備目光直直地看向東野班。
東野班一愣,當即道:
“當然是保命重要。命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更別說什么博戲了。”
“原來你還有救。”
劉備微微一笑,“二位年長于我,但想要學那保命的本事,還是得老老實實地聽我的。天下大亂,軍馬縱橫,的確是很危險,隨時都有喪命的可能,但也蘊藏著很多機會,只要抓住了,我們就能徹底翻身,從泥腿子變成大將軍也不無可能!”
“大將軍……”
東野班的目光里充滿了艷羨的神色,“那一定會很威風!”
新垣簡卻沉聲道: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不求成為大將軍,但求別死在亂世里,那就謝天謝地了。玄德,你也知道,我只是一個賣菜的小販,今天見識了你的武藝,實在是十分仰慕。你要成立白毦社,我新垣簡第一個報名加入。”
“好。”
劉備大喜,又看向東野班,“你呢?”
東野班大聲道:
“幾百年,樊噲還是一個屠狗的呢,后來不也封侯了嗎?我是一個殺豬的,也照樣能封侯!好,我也加入白毦社!”
劉備聽了,點了點頭。
三個人正說著話,耿雍風塵仆仆地走進院落之中。
灰狼歡快地跑過去,圍著耿雍不停地打轉。
耿雍撫摩了一下灰狼的腦袋,瞥見桑樹下三人,便徑直走了過來。
“憲和,你沒回家?”劉備問。
耿雍走過來,一屁股坐下,倚著桑樹,大喇喇地躺在地上,“縣城里買了兩斤豬肉送回家后,我才趕過來。最近事情多,我怕你要找我商量事情。”
劉備心里暗嘆耿雍簡直是他的肚子里的蛔蟲,“我的確是有事情要和你商量。”
“看來我來對了。”
耿雍微微一笑,又看向東野班和新垣簡,“你們二位找玄德何事?”
新垣簡忙道:
“我們本來是送玄德遺落在十五里鋪的草席草鞋的,順便看望一下嬸母小妹。沒想到,玄德被程游徼抓走后,這么快就從縣衙回來了。”
耿雍淡淡地道:
“人不是他殺的,當然就放回來了。”
“那就好。”
新垣簡笑道:“簡雍,我和東野班都已經決定要加入玄德的白毦社了。你可愿意加入?”
“白毦社……”
耿雍看向劉備。
劉備點了一下頭。
耿雍當即道:
“我自然要加入的,這還用問。”
“太好了!”
東野班大叫一聲,“這白毦社哪一天開張?”
劉備想了想,沉吟著道:
“等我查出殺害張渾的兇手之后,白毦社便正式在十五里鋪開張。可能需要過一段時日。這幾天,你們也可以多找幾個有意愿的少年,說服他們加入白毦社。當然,平常之時,你們該做生意的,還是繼續做生意。不耽誤。”
“好。”
幾個人就此說定。
東野班和新垣簡這二人方才告辭而去。
院落里,桑樹下,便只剩下劉備和耿雍兩個人。
此時,已近黃昏。
劉備將那匹馬還給劉不疑后,又回到家中。
耿雍仍然在桑樹下躺著。
劉備向他感嘆這一天過得好像是一年一般,腥風血雨,廟堂江湖,混跡士農工商之中,見那浪起浪落,可謂是跌宕起伏,令人心潮澎拜。
漸漸地。
夜幕降臨。
月光如水銀瀉地。
此時,母親吳氏和妹妹劉阿梓都已經入睡了。
正是夜深人靜之時。
但劉備和耿雍兩個人都毫無困意。
他與耿雍是親密無間,無話不說的。
耿雍在劉備面前更是有什么就說什么,從來不藏著掖著。
“玄德,你老說你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孫,是漢室宗親。我覺得我可能是云臺二十八將中的耿弇的后人,也有可能是耿純的后人。”耿雍笑著道。
“耿弇乃是扶風茂陵人士,耿純乃是巨鹿宋子人士,你耿雍乃是涿郡涿縣人士,你們籍貫完全不同,也不是一個家族。只能說你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劉備道。
耿雍一笑,“那倒也是。王侯將相……也不知道我耿雍有沒有那種命。倒是玄德你,人家看相的說,你是大貴的命啊。你還記得你小時候,在這棵桑樹下說的話嗎?”
“當然記得。”
劉備沉聲而道:“——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耿雍一驚:
“乘坐羽葆蓋車,乃是天子威儀。你現在對我也不隱藏你這個遠大的志向了嗎?”
“我從來沒拿你當外人。你我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劉備沉吟著,繼續說道:“想我大漢初建之時,大風起兮云飛揚,龍威加海內,猛士守四方,何等輝煌。文、景重用賈誼、晁錯等賢臣,休養生息,孝武簡拔衛青、霍去病,揚威異域,開疆拓土,鑄造大漢盛世,疆域之廣,版圖之盛,亙古未有。而后漢的桓帝以及當今皇帝,為了鞏固皇權,而寵信宦官,對抗外戚,大肆迫害賢臣,接連制造黨錮之禍,何其昏聵也。一個堂堂皇帝,竟然說出‘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這樣的荒腔走板的胡言亂語,讓人瞠目結舌。皇權成為笑柄,人心已失去就,難道我煌煌大漢真的氣數將盡!?以天上的瑰麗銀河、無數星辰為證,大廈將傾,唯有我輩來扶!”
耿雍十分認同劉備的話:
“哼,至高無上的皇帝又怎么樣,如果昏庸無能,就該下臺!賢者上,庸者下,才能宏濟生民,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玄德,你出身草萊,深知民間疾苦,又且心懷大志,正是天下萬民所需要的圣君。學學你的先祖劉邦吧,推翻暴虐之秦,任用賢臣,使四海升平。”
劉備嘆了一口氣,又道:
“若想實現我的志向,就必須奪取整個天下。我想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武力強盛可畏服四夷,國內民眾安居樂業,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人人如龍!屆時,我將大力發展貿易,促進民生,治理西域建造絲綢之路,派遣海船前往五洋七洲,互通有無。待到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漢室將只掌控軍權,退居幕后,統而不治,臺面將由丞相治理萬方。而丞相將由天下公認最賢能的人擔任。一姓一家的皇權世襲,實乃一大弊病,不利于國家之發展。”
他這是要看社會發展的程度,然后搞“君主立憲制”政體。
但這種想法,在東漢人耿雍看來,簡直是驚世駭俗,聞所未聞。
耿雍驚訝不已,睜大雙眼:
“建造絲綢之路,通達五洋七洲……漢室統而不治,丞相治理萬方……玄德的氣度和謀略,遠邁秦皇漢武,真乃是前無古人啊!何其開明如此!耿雍佩服之至!愿為閣下奔走之牛馬,助你實現此宏圖大志!”
……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諸葛亮《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