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少年有俠氣,交結五都雄
- 三國:重生昭烈劉備
- 李文玄
- 2357字
- 2025-06-18 19:18:45
上一世,由于劉備根基不深,不得不四處征戰,撈取軍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屢戰屢敗的困頓境遇之中,成了一個備受輕視的“老革(老兵)”。
而他的刎頸之交——牽招,也始終沒有能夠與劉備一起共圖大業。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這是讓劉備感到萬分惋惜的。
牽招先是追隨袁紹,后又投奔曹操,最終成為曹魏名將,坐鎮北疆,擔任雁門太守,防御鮮卑。
他曾經跟隨曹操參加了著名的白狼山之戰,親眼目睹了烏桓梟雄——蹋頓被張遼陣斬。
歷代史學家都認為牽招是一個有大才的人,但是,在東漢三國的亂世并沒有完全發揮他的才能。
有人認為,牽招是劉備的刎頸之交,卻在曹操陣營,因而處于嫌疑之地,有點尷尬,所以為人所忌,不會被重用。
也有人認為,牽招沒有成為頂級武將的可能,在將星閃耀的三國,最多只能算是一個一流武將。
很多人也許會有疑惑,為什么在漢末三國中原大亂的背景下,鮮卑、烏桓等游牧民族沒有像西晉八王之亂時那樣起兵亂華,深入漢人腹地,建立異族政權?
其中有很大的一個原因,便是有兩道“萬里長城”阻擋了兵利馬疾、殺人如剪草的異族騎兵。
這兩道萬里長城,便是曹魏名將——田豫和牽招。
他們二人是大魏帝國的“北境守護”,戍邊大將,竭盡全力地守住了漢地的北大門,使得異族的鐵蹄始終不得踏入關內。
不論田豫,還是牽招,他們都曾經是劉備的好朋友。三人英雄惜英雄。
田豫曾經追隨劉備一直到了徐州,后因老母年事已高,事母至孝的田豫不得不忍痛離開劉備。
牽招自不用說,乃是劉備的刎頸之交,但因其稟性義烈,鄉土觀念極重,而一直沒有離開冀州。
曹操說“河北多義士”。
牽招就是當時最為知名的一個河北義士。
這兩個人都有成為像關羽、張飛那樣的三國頂級武將的潛力。
可惜在戰將如云的曹魏陣營,沒有得到重用。
如果他們能夠一直跟隨兵微將寡的劉備,不難想象他們會成為不亞于關羽、張飛的大漢上將。
甚至會一改“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窘境。
不過,他們作為捍衛帝國邊疆的“北境守護”,也使得我華夏百姓免受異族的屠戮,也算是有大功于我民族。
這樣兩個當世名將,劉備卻錯過了。
如果三兄弟能夠一直并肩作戰,大漢王業或許就不會偏安一隅。
俱往矣……
但這一世,劉備可不想再“放過”牽招和田豫,一定要想方設法讓他們跟隨自己,并完全發揮他們的將略才能,讓他們成為季漢天空中的兩顆閃亮的將星。
劉備的思緒被牽招的說話聲音帶回。
“真是貴客臨門!幸何如之。快請,快請。”
牽招拱手為禮,熱情邀請眾人進入綢緞鋪。
劉敬帶頭,一行人進入瑞錦坊綢緞鋪。
在牽招的引導下,眾人穿過前廳,來到后堂中坐定。
待眾人紛紛落座后。
牽招站在席間,先對著眾人躬身行了一個深揖大禮。
劉敬見而怪之:
“賢侄何必行此大禮啊?”
“世伯,在下本該如此!”
牽招說著話,望了眾人一眼,問:“敢問誰是劉君玄德?”
劉備在案后直起身子,道:
“正是在下。”
牽招又對著劉備深深一揖,感激萬分地道:
“招在此代替安平牽氏家族拜謝足下。”
劉備也有些懵,忙問:
“閣下這是何意?還請明說!”
一旁的劉敬、劉元起、劉不疑、劉豹、劉平、耿雍等人也感到有些奇怪,都眼巴巴地看著牽招。
牽招滿眼感激的神色,看著劉備沉聲道:
“涿縣東門外,吳家酒店,足下手刃白石山賊寇,為我們安平牽氏家族報了大仇。如此義舉,怎能不令人心懷感激。”
劉備這才明白過來,“這么說,白石山賊寇截殺的那一伙客商,是你們安平牽氏家族派出來的?”
“正是。”
牽招重重地點了一下頭,“幾個月前,我們準備了一百多輛大車的貨物,準備運往固安縣牽氏商號,途徑狼牙山下之時,被白石山上的賊寇洗劫一空,還殺傷了我們十幾名家族部曲。父親震怒,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便找到涿郡都尉公孫大人,情詞懇切地請求他剿滅白石山賊寇,并許諾捐餉助軍。公孫大人這才答應派遣心腹率軍追剿白石山賊寇。他們根據密報,在吳家酒店設伏。沒想到山賊如此驍勇,官軍幾乎不敵,關鍵之時,幸有玄德出手相助。這才將之圍殲。”
眾人一聽這話,方才心下明了。
劉備當時挺身而出,更多是為了保護族兄劉豹、劉不疑,完全沒想到會間接也幫安平牽氏報了大仇。
他只覺得世事皆是緣分,有著必然的因果。
只聽牽招繼續說道:
“玄德兄協助官軍手刃數名白石山賊寇,讓在下欽慕不已,如此大恩大德,理應當面感謝。是以,在下才讓廝仆邀請諸位前來寒舍一敘。當然,這家瑞錦坊綢緞鋪,也是我們安平牽氏家族在涿郡的一處商號。”
“些許小事,何足掛齒。”
劉備沉吟著,道:“早就聽說白石山賊寇,殺害無辜百姓,四處洗劫來往客商。他們早沒被我碰到,否則的話,也不會讓他們活到今天。”
牽招感喟良深:
“對玄德兄來說,可能是小事。但對我們安平牽氏家族來說,卻是一件大喜的事。對于被殺傷的十幾名家族部曲,玄德兄更是他們的妻子兒女的恩公。”
劉備被人如此感恩,心里其實也覺得暢爽,覺得自己總算是被人認可了:
“子經兄謬贊了。備何敢當。”
牽招卻雙目直直地看著劉備,好像是下定了大決心似的,突然沉聲道:
“俗話說,白首如新,傾蓋如故。說的就是,有些人相交已經很久了,卻像初次相識一般。有些人雖然是初次相識,卻又像已經相交了很久一樣。——如蒙不棄,招愿意效仿古人廉頗、藺相如,與玄德兄結為刎頸之交。從此之后,彼此成為同生死、共命運的至交好友。不知玄德兄以為愚意如何?”
劉備聽了,心中很是觸動。
他心里反復念叨著: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這一世,自從他在瑞錦坊綢緞鋪的門口,第一次看到英武的牽招之時,便覺得與他氣息相投,好像是久別重逢的朋友一般。
他也早就有心與牽招成為世上最好的朋友。
牽招如此一說,正是投其所好。
劉備當即從案旁站起身來,拱手道:
“感君厚意,山高水長,備敢不從命?你我從此成為刎頸之交,同氣連枝,相互扶持,在座的大伯、二叔以及諸位族兄,都是見證。”
說罷,對著牽招深深一揖。
……
君(牽招)與劉備少長河朔,英雄同契,為刎頸之交。因恐為時所忌,每自酌損,在乎季孟之間。
——《初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