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小人叫常青
- 匡扶大宋
- 張不撲
- 2285字
- 2025-07-08 08:03:40
當王智美滋滋的下直后,見到自家門前這四個身影時,一時間也有些蒙圈。
是四個身影,書童此時已經醒了過來,正跪在地上口呼“恩公。”
“楊成,什么情況這是?”王智問。
楊成梗著脖子道:“巡使,俺殺了人。”
“殺了幾個?”
“七個。”
王智:“……”
“先進來再說吧。”
王智招手道:“還有你,小書童,別跪著了,我天天救的人可太多了,不差你一個。”
王智已經帶頭進府了,楊家嫂子卻局促不安地站在原地,牽著孩子的手,遲遲不敢邁進這高門大戶。
“叔叔……”
她拽了拽楊成的衣袖,小聲道:“要不我們就不進去了,你和巡使老爺說一聲,我們就在外面侯著吧。”
楊成安撫道:“嫂嫂,無妨,巡使人很好的,先進來吧。”
楊家嫂子扭捏不過,還是隨楊成進了門,只是牽著孩子亦步亦趨,不敢碰到任何東西。
到是小書童仿似經常出入大家門戶一般,行為舉止頗為放得開。
待到前廳,王智招呼幾人落座,卻見除了楊成大大咧咧地坐下外,其余三人仍直挺挺地站著。
王智也不勉強,只問道:“楊成,具體怎么回事?”
待楊成說完前因后果后,王智表示有些頭大,但也能理解他。
看著一臉局促不安的楊家嫂子,王智溫聲道:“嫂子不必憂心,似這類鄉里惡霸就該殺了清凈,此事我自會料理妥當。
楊成與我是兄弟,不是外人,嫂子且在此安心住下。”
楊家嫂子聞言,慌忙拉著孩子跪下磕頭,“巡使老爺對我家大恩,民婦此生無以為報,我們母子這就去城里尋個住處,不敢再麻煩巡使老爺。”
“嫂子快快請起。”
王智連忙上前攙扶,“我家空房甚多,既已入城,何必另尋住處?
安心住下便是。若得閑暇,我家在城中尚有幾間鋪面,正需一些自家人幫襯。”
王智當然不是圖人家廉價勞動力,這年頭四只腳的青蛙不好找,兩只腳的社畜一抓一大把,大多還都是無需工錢,一日薪水只需兩頓飯。
如此說當然是讓楊家嫂子能心安理得的住下。
果然,當聽到王智這番話時,楊家嫂子才面上喜色,“民婦謝巡使老爺恩典,我們母子定當盡心做事,以報答巡使老爺大恩。”
說著又要拉著孩子磕頭,王智無奈托起,“嫂子不必如此,咱家不興這個。”
說完看向她身邊這個虎頭虎腦的小子,摸了摸他的腦袋問道:“小郎喚作何名?今年幾歲了?”
這小娃有板有眼的作揖回道:“回巡使,小子名叫楊震,今歲十齡。”
“楊震,好!”
王智含笑贊道:“我觀令郎雖年幼,卻已顯沉穩之態。這般年紀正當勤學,不可虛度光陰。若能好生讀書,將來必成大器。”
“阿貴,明日送楊震去社學報道。”
楊家嫂子只見他對空說話,話音未落,卻不知從何處傳來一聲應答。
定睛細看,才發覺巡使身后竟立著一人。
方才怎的沒瞧見?
楊家嫂子暗自納罕。
楊震聞言,當即躬身行大禮,“小子叩謝巡使栽培之恩。”
好小子!
王智心中暗自稱許。
早在門外時,他便留意到這個孩子。
分明是貧家子弟,身處豪門卻不卑不亢,目不斜視。
家中遭此變故,仍能如此沉著,不似尋常孩童般驚惶失措,怨天尤人。
若好生栽培,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阿貴,帶楊家嫂子和楊震去后院給阿娘和大嫂認識一下。”
待這母子二人離去后,王智這才落座,目光轉向廳中肅立的小書童,“說說吧,究竟是何緣故被人拋入污水溝中?”
這小書童神色木然作揖道:“回恩公的話,是小人不慎失足落水,并非遭人謀害。”
“你主人家都將你掃出家門,扔進臭水溝里了,你還這般回護,怎么……”
他說著嘴角勾出一絲冷笑,“宰相家的門風就是如此嗎?……王青。”
若連個棄尸的底細都打探不到,他王二郎也不要做什么汴京城刑偵大隊長了。
但此言一出,小書童卻仍面不改色,只平靜答道:“回恩公,小人名叫常青,非是王青。”
“為何改姓了常?”
“小人原本便是姓常。”
“若是讓你出堂作證,指認原主蓄意謀殺,你可愿意?”
“回恩公的話,小人是失足落水,非是被人謀害,無從作證。”
廳內一時有些寂靜。
王智瞇起眼睛,細細打量這個油鹽不進的小書童,良久方道:“既如此,你今后有何打算?”
“回恩公,小人粗通文墨,能書會算,在汴京城謀個生計不難。”
“既能書會算,我家鋪子尚需得力人手,你可愿來?”
“回東家,常青愿爾。”
“行,那你自去尋間廂房住下吧。”
待常青走后,王智摸了摸下巴,一時也想不出什么好計策。
想借一個下人之口,以蓄意謀殺罪名扳倒當朝宰相王黼,無異于癡人說夢
但這么好的一個人證,丟了又有些可惜。
且養著吧,說不準哪天就能用到。
“巡使,這魯家……”楊成有些遲疑。
王智沒好氣道:“現在知道怕了,殺人的時候怎不見你留手。”
“不是,巡使。”
楊成連連擺手,一臉認真道:“俺是問,要不要去把魯家上下殺個干凈?”
王智:“……”
……
戌時三刻,樊樓。
“哎呀!哎呀!某家來遲,王巡使贖罪贖罪。”
一個滿臉精明的中年官人,匆忙走進一間高貴素雅的包廂,對著早已在座的年輕官人連連作揖,眉宇間竟帶著幾分諂媚之色。
“吳判官哪里的話,在下也是剛到不久。”
王智起身相迎,將吳仲引入席間,“臨時相邀,多有唐突,還望吳判官勿怪。”
“王巡使太見外了。”
吳仲反倒殷勤地將王智讓回主座,“今日這席面必須由某家作東。若非王巡使在府尊面前進言,也輪不到某家坐這判官之位。”
他說著拍著胸脯道:“感謝的話某就不多說了,都記在心里呢,日后王巡使但有差遣,只管吩咐。”
“實不相瞞。”
王智親自為吳仲斟滿酒盞,雙手奉上,“今日邀吳判官前來,確有一事勞煩。”
吳仲連忙雙手接過,“王巡使但說無妨!”
王智接著又給自己斟了一杯,“這祥符縣魯家,吳判官可知曉。”
吳仲略作思忖,“祥符縣數一數二的豪右大戶,某家自然知曉。”
“這魯家霸占百姓田產,奪人妻女為婢,隱田漏稅,毆殺佃戶,偽造官憑,冒充士紳逃避徭役……”
王智如數家珍般道出一連串罪狀,而后舉盞相邀,“如今罪證確鑿,不知依律當如何處置?”
吳仲聞言大怒,一飲而盡。
“如此惡貫滿盈,合該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