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請君入甕(五)
- 大唐:從截胡李隆基開始不做廢帝
- 三七葉魚
- 2136字
- 2025-07-18 11:02:00
慈恩寺的布局大致分為前寺后塔。
前面部分是禮佛的區(qū)域,建有佛殿、經(jīng)堂等。
后面是典藏經(jīng)書與寺中弟子修行。
寺廟的最北端,是一座七層磚塔,專為藏經(jīng)修建而成,塔內(nèi)供奉著佛家舍利、貝葉經(jīng)等。
而在這座藏經(jīng)塔下。
有幾個身影站立在臺階下。
一位光頭持戒和尚,兩個穿著圓領(lǐng)袍衫的人,還有一位是一身吐蕃服飾。
正是李隆基領(lǐng)著普潤、劉幽求,以及勃祿星。
塔下修行的僧人已經(jīng)離得他們遠遠的,只是看向普潤的目光有些怒氣。
勃祿星走上藏經(jīng)塔的臺階,饒有意味地圍著那藏經(jīng)塔四下觀看,不時面露鄙夷神色。
“主上,我等貿(mào)然領(lǐng)著勃祿星來此,是否有些不太妥當?”
劉幽求那吊梢三角眼瞇了瞇,瞥一眼勃祿星后,在李隆基身旁小聲問道。
李隆基背負雙手,搖搖頭:“無礙,我等只是為來找尋益西大師。”
說著,他將目光看向正與慈恩寺僧人怒目對視的普潤,不禁再度搖頭。
錚!
錚!
禪杖觸地的聲音響起,李隆基與劉幽求循聲看去。
太平公主大踏步走著,右側(cè)身后跟著凈善法師與益西大師……
而在左側(cè)……
陛下的四郎,怎么又在此處!
李隆基瞇眼看著那個高大身影,不自覺深吸口氣。
奇怪,這李三郎領(lǐng)著勃祿星、普潤等人來這大雁塔做什么?
李重茂隨著太平公主等人的步伐,看了一眼那高聳的石塔,心里暗自揣測。
眼見太平公主的到來,那劉幽求與普潤率先走到一邊,讓開位置。
李隆基則是邁著步子迎上來,近前站定,微微躬身:“三郎見過太平姑母。”
太平公主立定身形,輕抬眼皮,語氣帶著幾分冷冽:“臨淄王這般急躁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她心里是有些憤怒之氣的,原本正與那吐蕃僧人相談甚好。
卻無端被人打斷。
李隆基不著痕跡地看向李重茂,心中輕嘆。
李重茂見他向自己看來,向他點頭輕笑。
李隆基收回目光,語氣帶著幾分謙卑:“姑母容罪,實在是尚論勃祿星回到鴻臚寺后,突然發(fā)現(xiàn)益西大師不見。
細問鴻臚寺官吏后,侄兒得知四郎與益西大師來到此處,遂領(lǐng)著使臣來此。”
他也不想故作此種謙卑姿態(tài),只是自打進長安以來,借由王毛仲邀請那些禁軍士兵宴會,似乎總是進展不順,讓他不由心生郁悶之色。
而本來與自己姑母還算可以的關(guān)系,卻不知在什么時候悄然改變。
眼見祭天大典步步逼近,若是在此之前不做改變,那就只能回到潞州去接著做他的別駕。
恐怕再難回到長安。
這幾日帶著勃祿星西市吃酒,城東打馬球,讓他獲得幾分往昔的快意感覺。
加之劉幽求所說,勃祿星在吐蕃地位不低,也有可利用之處。
他也顧不得是否病急亂投醫(yī),便想著好生與勃祿星結(jié)交一番。
既然內(nèi)里無法尋求改變,李隆基便想從外部找尋合適機會。
太平公主輕笑一聲道:“臨淄王頗為盡心,倒是本宮讓四郎將大師請來此處,未曾事先告知,是本宮的不是!”
李隆基連忙搖頭:“姑母……侄兒絕無此意!”
他聞聽太平公主對他一口一個臨淄王,對李重茂卻是一口一個四郎。
兩相對比之下,親疏之意立顯。
這番話語中,又極盡對李重茂維護之意。
這真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舊年在長安時,他與太平公主關(guān)系雖說不上多好,但也不至于如此。
似乎……就是自從這陛下的庶出子四郎出現(xiàn),才慢慢發(fā)生改變的。
李隆基這邊還在思考如何與太平公主好生解釋。
另一側(cè),李重茂看著那勃祿星繞完大雁塔一圈后,看見他們。
便踩著步子,快速走來。
臨至近前,勃祿星雙手掌心向內(nèi),左手握拳,右掌覆在左拳上貼于胸前,躬身見禮。
“大蕃尚論勃祿星,見過大唐公主。”
太平公主雖然心生怒氣,但臉上表情卻沒有多少變化,微微低頭道:“使臣有心了。”
隨即,她注意到勃祿星看益西大師的目光有些不對,隱隱有著怒氣。
婉兒的猜測果然不假。
她心下微動,說道:“未曾知曉使臣何種喜好,本宮便邀請大師前來寺中前來一觀,偶得一件天賜神物,稱作‘天眼石’,想贈予使臣,望使臣莫要嫌棄。”
說罷太平公主又將目光看向益西大師,“大師,使臣貴為尚論,‘天眼石’交由他來保管,不知大師是否能夠安心?”
事情有變,相較于提升自己聲名。
太平公主覺得,她還是更喜歡看見吐蕃內(nèi)部產(chǎn)生爭斗。
對于大唐而言,吐蕃是一頭環(huán)伺之狼,總是不時趁著大唐羸弱之時,近前來咬上一口。
自大唐建國以來,吐蕃向來是大唐邊境上的“西陲大患”。
身為大唐公主,她對吐蕃向來沒有多少好感。
先前那般謀劃,也是想著提升聲名的同時,順便還能哄騙吐蕃,讓她獲得幾分快意。
如今既然確認吐蕃使團中這十分明顯矛盾,不好好利用一番。
太平公主覺得自己,豈不是就白虧在母親身側(cè)學下那么多。
況且……
唯有大唐威服四夷,她才覺得手中的權(quán)力握得更加舒服,更加值得。
李重茂聞聽太平公主這話,馬上就猜到她這番話是何用意。
因為他心中也是存著借“天眼石”的契機,讓吐蕃內(nèi)亂爭權(quán),為大唐尋求機會。
只不過那是后話。
雖不知太平公主心里是出于何種想法,做出此番改變。
但他心中,對于太平公主的觀感卻好上幾分。
史書上雖然常書她善于爭權(quán),但能在大事大非上站住,李重茂覺得她倒是還好。
大概,這其中也有這段時日,太平公主對于他的諸多回護之意,讓他內(nèi)心的想法有著些許改變。
即便,太平公主在這其中,對他更多的是以利用心思居多。
可他何嘗也不是存著利用太平公主的心思。
畢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李重茂看著太平公主的背影,如此想道。
益西大師聞聽太平公主此言,表情愣住,一時不知如何言說。
但他心里也不會想到,這是太平公主生出了挑撥吐蕃內(nèi)斗的心思。
沉吟片刻后,益西大師有些躊躇道:“大唐公主此舉……外僧認為……恐怕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