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吐蕃使團入長安
- 大唐:從截胡李隆基開始不做廢帝
- 三七葉魚
- 2206字
- 2025-07-09 18:05:00
伴隨著小廝的尾音落下,鑼聲漸漸消失。
李重茂回頭看了眼蘇令儀。
她手中握著竹管,深呼吸一口氣,目光望著那散發著異味的豬尿泡,似是在做著心理斗爭。
猛地,蘇令儀閉上雙眼,正欲吹氣……
呼……
蘇令儀沒有感覺到有吹氣的阻礙感覺,反倒是覺得胸中一口氣落了個空。
她睜眼一看,面露困惑神色,那豬尿泡已不知如何落入了李重茂手中。
“蘇小娘子,這充氣鞠待我拿回去,制作好后,才送來給你罷。
眼下……有個小忙,想要煩請蘇小娘子幫忙,不知你可愿意?”
李重茂看著蘇令儀,輕聲問道。
吐蕃使團的到來,讓李重茂心中的想法,有了一些變化。
他決定先查閱一番眼下大唐對于吐蕃的記載,也好做到知己知彼。
太平公主那邊,為了偽造那“天眼石”祥瑞一事,想必會周全部署。
但要想讓吐蕃使團輕易相信,恐怕沒有那么簡單,古人只是眼光局限,而不是傻。
所有刻意留下的祥瑞,背后肯定都是有人為原因所在,任何事都是有目的性的。
若是到時太平公主贈予吐蕃使團“天眼石”一事出了變故,估計到時還是會找上自己,提前做一下準備,也沒有什么不好。
畢竟有備無患。
蘇令儀目光看著被李重茂拿過去的豬尿泡,白瓷兒般的臉上有些郁悶之色。
聽到李重茂問話,她這才抬頭看著他回道:“不知大王有何事情,妾……力所能及之下,自當盡心。”
蘇令儀的回話,略帶幾分遲疑,言外之意恐怕就是,不要提出一些古怪的要求。
“蘇仆射與蘇舍人,都是我大唐才學出眾之人,想必仆射府中定然有諸多藏書,不知可否借閱一觀?”
想要了解吐蕃的資料,那就得借閱書籍,宮中……李重茂不好輕易進出。
正巧目光落在蘇令儀身上,他這才想起,蘇瑰為官多年,又素有才名在身,家中想必藏書頗多,關于西域和吐蕃的典籍,肯定也有不少。
“借書?”
蘇令儀先是有幾分困惑,望了望李重茂手中充氣鞠的制作之物后,眼珠流轉,旋即輕笑說道:
“大王倒是十分好學,阿翁確有不少藏書。大王不妨告知妾所需哪種書籍,妾去向阿翁討要,改日大王將‘充氣鞠’制好后,屆時,妾將書本給大王奉上如何?”
聞聽這話,李重茂看著一身男裝,眼里泛著狡黠光芒的蘇令儀,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言說。
這是生怕他不將這制作“充氣鞠”一事放在心上啊。
也罷,腦海中雖然對吐蕃的資料知之甚少,倒也不急于一時。
眼下,吐蕃使團應該只是初進長安城。
按照外邦進獻國書的流程來說,他們應該會被先引到鴻臚寺客館居住著,這是大唐專門安置外邦使臣的地方。
隨后由鴻臚寺的官員核驗身份以及國書后,上報中書省擬定接見日程。
等這些流程過去,說不準又是一段時間過去。
至于吐蕃提出的馬球比試一事,估計得在進獻國書以后了。
念及至此,李重茂開口說道:“蘇小娘子此話也倒是有理,就依你所言吧。”
說完,他抬頭看了眼天色,“時辰已然不早,正巧回府之路會經過崇仁坊,我便送蘇小娘子一程罷。”
聞言,蘇令儀輕點臻首,沒有言語。
李重茂邁步在前,而她,錯落兩三個身位,跟在其后。
……
叮鈴!
叮鈴!
李重茂步行到朱雀門時,陣陣駝鈴聲傳來。
朱雀大街兩旁,擠滿了圍觀的民眾。
他走上前去,只見吐蕃使團駕乘著駱駝自南向北,緩緩行來。
隊伍規模并不大,約莫四五十人的樣子。
此次的吐蕃使團,只是為了向大唐進獻國書和吐蕃國禮而來,因此講究一個輕裝便行。
十二月時,還會再來一波吐蕃使團,那時就是負責逆公主的。
也就是迎接金城公主回吐蕃和親。
吐蕃的駝隊中,除了兩個人外,其余的服飾都十分統一。
領頭那人,看上去五十多歲的年紀,眉骨高聳,皮膚黝黑,面部有明顯的高原紅,兩道濃黑的臥蠶眉斜飛入鬢,眼眶深邃。
比較有特點的是,他鼻梁上橫著一道陳年刀疤,左耳垂掛著鎏金松石墜,腰間似乎挎著一把小刀,隨著座下駱駝的動作在絳紅氆氌袍領口晃出細碎金光。
腳上穿著一雙麂皮靴,輕輕夾住駱駝肚皮,兩手交叉放在駝峰上,露出的手掌上戴著三枚骨戒,那是吐蕃貴族特有的信物,上面嵌著戰死仇敵的牙齒,以用作榮譽象征。
這位應該就是此次負責進獻國書的吐蕃使臣了。
李重茂心中如此想道。
這位吐蕃使臣身后不遠,跟著的是一位僧人,看起來也是相仿的年紀。
僧人高聳的顴骨上,同樣凝著兩團高原紅,身披絳紅袈裟,粗糲的羊毛織物邊緣已磨出絮邊,卻用金線繡著梵文在風中微微發亮。
手上搖晃個轉輪一般的事物,讓大唐的民眾十分好奇,那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李重茂知道,那是吐蕃佛教僧人特有的轉經輪,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法器。
他們認為,每每轉動一次經綸,就等同于念誦一遍經文,用于方便他們向那些不識字的信徒傳播教義,提供一種簡便的修行方式。
這是吐蕃僧人用以更好的傳播教義,凝聚信徒,所想出來的辦法。
不過,這吐蕃使臣攜著一位僧人來進獻國書,究竟是何用意呢?
這是李重茂心中的一個疑問。
不過有了這個僧人更好,太平公主向他們贈予“天眼石”時,也更能方便那位吐蕃使臣接受,那番“天降眼石,護法諸國”的說法。
在遠離朱雀門九十余丈的距離處,那些吐蕃人就翻身下了駱駝,牽著步行。
朱雀門外,這條串聯春明門與金光門,約莫九十余丈的春明門大街,只允許步行。
沉思之間,李重茂恍然未覺蘇令儀已走到身旁。
“大王,若是日后與我們進行馬球比試的人,就在那駝隊當中的話,恐怕得多加小心一些。”
耳邊傳來蘇令儀告誡的話語。
李重茂回頭看了她一眼,見蘇令儀杏眼微瞇,白瓷臉上神情嚴肅,隨即循著她的目光望去。
自那吐蕃僧人之后,是十幾個身穿厚袍、袒露著半個手臂的精壯漢子。
李重茂贊嘆了一句:“蘇小娘子倒是觀察得十分仔細。”
蘇令儀語調上揚,帶著些自信意味:“若無這般本事,妾怎敢夸口要做隨侍教習!”
聞言。
李重茂輕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