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對科舉進行年齡限制!

鐵飯碗。

時代在發展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現象。

開始的時候,那是人人都想要下海,官吏直接辭職,下海經商、一夜暴富。

可到了后來,又有百萬大軍參加國考、省考,只為求得一個穩定,且福利待遇、身份地位等都較好一些的飯碗。

“殿下,六百年后其實也有科舉考試,不過,我們已經不叫科舉考試,而是稱之為公務員考試。”

“其考試內容,也是固定的,一次考試,分為筆試、面試,一些特殊的職位,比如需要武力的,還有一個體能測試。”

“而筆試分為兩場,一天直接考完。”

“上午一場,稱之為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一般是一百三十五道選擇題,分為……?!?

“下午一場,稱之為申論,也就是寫策論,只需要一千字左右便可。”

“而公務員考試開始,就直接按照崗位來進行分配,比如,今年戶部缺兩位官吏,那我就直接給出崗位,戶部兩位,再給出專業限制。”

“六百年后專業很多,而符合戶部的專業,自然涉及到算學等相關能力的,這樣一來,是這個專業的學生,才能報考這個崗位。”

“有一千多人報考兩個崗位的,也有兩千人報考一個崗位的,畢竟戶部官吏對于學子們來說,肯定要比一個縣城長史要好很多?!?

“就相當于是一個九品,一個六品,那我既然符合六品官吏招考要求,自然是選擇六品?!?

“當然,也有很多學子有著自知之明,就算是專業符合,可分數一直不高,肯定不會還要往這個崗位擠?!?

“這樣一來,一年考一次,給出一千個崗位,有著二十萬人報考,最終擇優錄取便是?!?

朱棣聽完,覺得這種法子也很有意思。

道衍和尚聽完,也是同感。

原來,六百年之后是這樣任用官吏!

倒也讓人再一次大開眼界。

“官府給出崗位,一千人爭一個名額。”

“不愧是十四億百姓,便是區區一個科舉考試,竟然能有百萬學子報名參與。”

“而六百年后的天下學子應該不止百萬吧?”

“有很多學子應該有其他選擇,從事其他行業,并未參加考試,又或者沒有達到相關要求,不能參加,是也不是?”

朱棣此前聽過顧誠有言,六百年后有著十四億人,這個數字對于他來說,想都不敢想。

既然有著十四億人口,又是九年制教育,還是一個繁花似錦的盛世。

那學子肯定會更多!

顧誠回道:“一年大概有一千萬左右吧?!?

朱棣懷疑自己聽錯了,驚聲問道:“多少?”

道衍和尚也停了手中的佛珠,緊巴巴地看著顧誠,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顧誠解釋道:“殿下、大師,你們沒有聽錯,六百年后每一年大概有一千萬學子完成學業,甚至是更多。”

“至于為何只有百萬人參加公務員考試,也確實是因為考試有著條件限制,其次、自然也有很多人不想繼續學習,在不工作,沒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全心全意考試?!?

“所以,這一千萬余學子,在完成學業之后,都會想辦法從事各行各業,先養活自己,也有一些,在家人的支持下,不工作、只考試?!?

“對于這一千萬余學子來說,其實公務員考試就是得之我命、失之我幸,不會說一定要寒窗苦讀十年,從讀書開始,便一直考到老。”

“再加上,六百年后的公務員考試也有著年齡限制,三十五歲之后,不得參考。”

朱棣微微蹙眉,輕聲道:“還有年齡限制?”

要知道,大明這時候的科舉考試可是沒有限制年齡,從一歲的幼童到八十歲的老者,皆可參加考試。

且從縣試開始,活到老,考到老。

自然也就出現了七十歲的老者,也中舉的現象。

顧誠繼續解釋道:“殿下,必然是要有年齡限制的,不然,這七十歲的老者考中,進入官衙,讓他做什么?”

“處理公文吧,他老眼昏花、行就將木,能看的明白嗎?”

“便是讓他什么都不做,那豈不是讓官府來養著他?”

“這便是科舉制度的弊政之一,那就是拿國庫的錢財來養活那些什么事兒都不干的老官吏?!?

“若是他為官十余載,做了一些政績,也好說?!?

“可七十歲的進士,什么都沒做,便能拿俸祿,還會占著職位,卻什么都做不了?!?

“這等情況之下,便是他們趴在大明的國祚上吸血,最終導致冗官冗費,成為拖垮大明的原因之一?!?

道衍和尚聽了之后,也覺得很有道理。

朱棣卻猶豫了,問道:“若是有人大器晚成了?”

道衍和尚這一次接話,“殿下,便是大器晚成,最晚也不過四十余歲吧?”

“哪有人五六十歲,兒孫滿堂了,才有賢才之能呢?”

“老衲以為,科舉之制當有一個年齡限制,才更為服眾,亦可避免顧施主所言冗官冗費之弊政。”

朱棣看了看顧誠,對道衍、顧誠二人問道:“那大師、先生以為,當以何齡可參加科舉考試?”

道衍看向了顧誠,顧誠直言道:“殿下,最低不過十二,最高不過四十?!?

朱棣問道:“可有什么說法?”

顧誠回道:“殿下,這最低不過十二,是因為這學子們就算三歲識字讀書,而四書五經一共九本,也要九年才可學業有成。”

“即使是有一些天資聰慧之人,三歲識字、五歲作詩、八歲作賦、十歲就能議國事。”

“可說到底,他也不過是在學習上有天賦,卻并未經歷紅塵瑣事,看清人情世故?!?

“殿下,試想一下,便是最理想的考試之路,一個六歲孩童,一路從縣試到殿試,需四年,那就是十歲之齡,站在了大殿之上,由殿下來考核?!?

“殿下定會以此為榮,覺得自己有了一位神童,可殿試之后,又該如何定名?”

“十歲的狀元嗎?”

“然后便是十歲的翰林院學士嘛?”

“便是讓他入朝為官,大臣們的心中不會膈應嗎?”

“若是不入朝為官,十歲的翰林院學士,就開始領取俸祿,然后在翰林院抄抄公文,寫寫詔書?”

“那這十歲之狀元,何用之有?”

“故此,就是這十二歲,在我看來,都有一些早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米泉市| 邯郸市| 济阳县| 永仁县| 淮南市| 砚山县| 阳春市| 改则县| 耿马| 新源县| 筠连县| 宁国市| 涞水县| 文水县| 龙门县| 大化| 黄石市| 松滋市| 徐州市| 毕节市| 惠州市| 延吉市| 通海县| 永仁县| 布尔津县| 宁化县| 雷州市| 始兴县| 吴川市| 神农架林区| 长治县| 格尔木市| 伊通| 仁寿县| 金塔县| 晴隆县| 门源| 铜鼓县| 冕宁县|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