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給一棒再來個甜棗
- 大明:開局為朱棣獻上避坑指南
- 余秦唐
- 2243字
- 2025-07-17 20:31:36
朱棣和道衍和尚都在沉默。
實在是這半天的信息量太大了。
從六百年后的教育體系,再到最后的科舉取士。
這里面包含的信息量,足以擊碎一些人的三觀,就好像是六百年后的一些西方國家的貧民,突然有一天,直接飛到了中原的北上廣深,那種強烈無比的震撼感。
真實而又夢幻,僅僅是看了一會兒,就又回到了自己所在的貧苦之地,面對著現實。
顧誠想要對大明現有的科舉制度進行改革,從四書五經的內容上,再到年齡的限制。
僅僅就是這兩項,對于出生在這個時代,一個是親王,一個是醫學世家出身,又在十四歲就出家為僧的慶壽寺主持,他們兩人很清楚,想要把手伸向科舉制度,會是什么結果。
朱棣沉聲道:“很難。”
道衍和尚也只是念道:“阿彌陀佛。”
確實很難,便是這內容上,自宋的程朱理學以后就一直都是四書五經,也已經是深入人心,突然說要減一本儒學經書,加一本農學之書。
士族那邊就不會同意,天下學子們也未必會支持這一點。
對于他們來說,讀書就是為了科舉取士,就是為了入朝為官,自然是要學習圣人之學。
圣人的道理才能教導他們如何為人,如何為官,如何輔佐君王治理天下。
他們是為了當官,又不是為了種地,為何要學習農學之書?
等考中進士,去了戶部,成了司農司丞再讀農業之書,學習如何耕種也是為時不晚吧?
朱棣和道衍和尚都很清楚,如今這天下的讀書人都是什么德行!
顧誠嘆了一口氣。
“唉……。”
“殿下,我也知道很難,畢竟四書五經也已經深入人心,現在直接減一本儒學經典,然后加一本《王禎農書》,對于學子們而言,那就是一種背叛!”
“不僅僅是大儒們反對,就是這天下學子們也會反對,覺得是背叛了至圣先師。”
朱棣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
道衍再一次捻著佛珠,輕聲道:“阿彌陀佛。”
以前,他覺得自己的膽子很大,敢直接勸說朱棣奉天靖難,想要輔佐他登基為帝。
現在,他覺得自己的膽子很小,竟然怕這怕那。
朱棣解釋道:“若只是年齡限制,朝野上下、天下學子們也都能接受,畢竟,他們也不愿意面對一位年僅十歲的同僚。”
“不過,這四十歲之后不得參加科舉,便也會有人站出來反對。”
朱棣也知道,顧誠說的有道理。
也確實是有道理,都七十歲了,還考中了進士,然后怎么辦?
讓他入朝為官,他也年邁體衰,連路可能都走不動了。
怎么當官?
若是只給一個翰林院大學士的職位,卻也要發放俸祿吧?
說實話,七十歲的進士,那他在成為舉人之后,就已經在開始享受大明朝廷規定的一些福利了。
不用繳納賦稅,也免了徭役,還會有一些津貼等。
這時候,朝廷就已經承擔了一大部分的錢財支出,養著天下所有的舉人老爺了。
朝野上下的官吏們難道不知道這個問題嗎?
當權者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嗎?
朱元璋那等帝王,難道就不知道自己在養著一些只干飯,不干事兒的舉人老爺、進士老爺嗎?
他肯定是認識到了。
他或許也想要改革!
但是,朱元璋的內心很清楚,這一點肯定是碰不得,一碰,整個文官們都要站出來了。
為啥?
文官們再給他們的后輩們留一條路啊!
保不準,他們的后輩就有人在六七十歲了,才考中了進士呢?
怎么說,那也是考中了。
有了進士之名,有了進士之身份,那就得有相對應的福利待遇!
寒窗苦讀幾十年,為的不就是這一身份嗎?
道衍和尚雖然沒怎么說話,卻也是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四書五經不能動,那這年齡肯定是要動一動的。
為了大明之未來,為了一個更加輝煌的盛世!
必定不能讓已經是行就將木的七十歲老者還拿著俸祿,卻又因為年邁體衰不能從事,便只拿錢、不干事兒。
這些個名額,必定是要讓給年輕學子才對!
“殿下,身為帝王,必定是要恩威并施,老衲以為,年齡限制在四十歲,也是為了這天下學子著想。”
“這一點,應該要讓天下學子們弄清楚,并非是殿下不想養著七十歲的進士,而是他們寒窗苦讀幾十年,熬到了七十歲,才中進士,卻又還能活幾年,還能處理政務嗎?”
“科舉取士乃是為國選才,而非養著一些年邁體衰的老者,讓他們占著位置,卻又無法輔佐帝王治理天下!”
“同時,也應該刪繁就簡,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便是那縣試、府試年年都有,可到這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則年限較長。”
“少則四年、多則六年,若次次落榜,便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久,才能考中進士。”
“殿下可以限制年齡,同時,縮減考試時間限制,只需縣試,然后便是院試、會試至殿試。”
道衍和尚想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限制了年齡,同時也刪繁就簡,對科舉考試四級制度進行改革,減掉了府試、鄉試。
也就是說,學子們十二歲之后就能夠參加科舉考試,先參加縣試,縣試合格,直接獲得童生之名。
有了童生之名,就能參加院試,院試上榜,就得秀才之名,然后參加會試,會試榜上有名,那就是舉人,最后參加殿試,殿試榜上有名,就是進士。
殿試前三,依然還是狀元、榜眼、探花!
這就是道衍和尚所言的恩威并施,也就相當于是敲一棒子,再給一個甜棗安慰一下。
這樣一來,天下學子們就會權衡利弊了。
如果反對年齡限制,就要接受六級的科舉制度,如果接受年齡限制,就能夠享受刪繁就簡之后的四級科舉制度。
朱棣一聽,覺得道衍這個方法不錯。
“大師此法甚妙,或許還能以此法,對四書五經進行改良,加上一個《火神器譜》!”
朱棣自然還是對火器方面的人才念念不忘!
這一次的談話內容涉及到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有一點大,大到一般人可能都無法接受,而朱棣、道衍和尚并非是一般人,他們兩人的心中裝著天下呢!
所以,朱棣、道衍和尚思考的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太一樣,聽到顧誠講述六百年后的教育體系,也會大為震驚,卻不至于三觀破碎。
朱棣在散會之前,還是忍不住,叫住了顧誠。
“顧先生,我什么時候能看到‘叫門天子’朱祁鎮一卷?”
這是主動催更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