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逆流而上
- 全班笑我倒數,我卻逆風翻盤
- 霄云子
- 2544字
- 2025-06-17 09:44:55
期末考試最后一科結束鈴響起時,程野的后背已經濕透。他放下筆,看著答題卡上密密麻麻的選項,胃部一陣絞痛。英語聽力部分至少有三分之一沒聽懂,閱讀理解也半猜半蒙,作文更是絞盡腦汁才湊夠字數。
“怎么樣?“蘇雨晴在走廊上攔住他,眼睛亮晶晶的,“翻譯題是不是剛好我們復習過?“
程野勉強扯了扯嘴角:“大概吧。“實際上他根本不確定自己翻譯對了沒有,那些復雜的句式結構在考場上全變成了糾纏的線團。
回到宿舍,趙明陽正翹著二郎腿打游戲,頭也不抬地問:“考完了?寒假什么安排?“
程野把書包扔到床上,整個人癱坐下來:“補課。“
“又補?“趙明陽終于轉過頭,“你瘋了吧?剛考完試誒!“
程野沒回答。他打開手機日歷,上面已經標注好了寒假每天的學習計劃——早晨兩小時英語聽力,下午三小時數學專題訓練,晚上整理錯題。沒有娛樂,沒有休息,只有學習。這是他給自己定下的救贖計劃。
成績公布那天,程野站在布告欄前,感覺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數學78分,班級第十五名;英語68分,班級第四十二名。這兩個數字像燒紅的烙鐵,在他視網膜上留下灼痛的印記。
“至少英語比期中進步了8分。“蘇雨晴在一旁小聲說。
程野死死盯著成績單。8分?從60分到68分算什么進步?還是不及格!而數學——那個曾經讓他驕傲的科目,現在跌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沒有方教授的指導,他就像失去舵手的船,在題海中盲目打轉。
“陳老師找你。“班長拍了拍他的肩膀,“辦公室。“
陳老師的辦公桌上攤著程野的數學試卷,鮮紅的叉號觸目驚心。程野站在桌前,手指無意識地揪著校服下擺。
“知道問題出在哪嗎?“陳老師推了推眼鏡。
程野的喉嚨發緊:“...沒有復習到位。“
“不,“陳老師指著最后兩道大題,“這些題型方教授肯定教過你,但你在考場上完全亂了陣腳。“她嘆了口氣,“程野,你在用情緒做題。“
這句話像針一樣刺進程野心里。是的,考試時他的手一直在抖,腦海中不斷回放教授病床上的樣子,根本無法集中精神。
“方教授走了,但知識還在你腦子里。“陳老師的聲音柔和下來,“他教給你的不只是解題方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程野咬緊下唇,眼眶發熱。他多希望教授還在,能像往常一樣在他卡殼時給出恰到好處的提示。
“寒假有什么計劃?“陳老師問。
“補課,“程野低聲說,“特別是英語。“
陳老師點點頭:“英語老師麥克組織了寒假補習班,建議你參加。他的教學方法...很特別,但有效。“
走出辦公室,程野徑直去了圖書館。他在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拿出期末試卷和紅筆,開始一題一題分析錯誤。數學第七題,他漏看了一個關鍵條件;英語完形填空,四個選項中有三個單詞他不認識...
圖書館的燈光漸漸暗下來,管理員開始催促離場。程野收拾書包時,一本筆記本從夾層滑落——是方教授留給他的那本。他蹲下身,小心拾起,隨手翻到一頁,上面教授工整的字跡寫著:“反向學習法:從錯誤答案倒推正確思路,比正向學習效率高37%。“
程野的手指微微顫抖。反向學習?他從未聽教授提起過這個方法。仔細閱讀整頁筆記,教授詳細記錄了一種獨特的學習技巧——先做題,不管對錯,然后重點分析錯誤原因,從中總結知識點。
這不正是他現在需要的嗎?
寒假的校園空蕩寂靜。程野每天早晨七點準時出現在圖書館,晚上九點才離開。他按照教授筆記中的方法,重新規劃了學習策略:不再按部就班地從課本第一頁開始復習,而是直接做真題,然后針對錯誤點查漏補缺。
一周后,麥克老師的英語補習班開課了。這位來自新西蘭的外教與程野想象中完全不同——他不講語法規則,不要求背單詞,而是讓學生們看英文電影片段,然后分組討論。
“程!“麥克用蹩腳的中文喊他,“別寫筆記,用耳朵聽!“
程野尷尬地放下筆。他習慣了把一切變成公式和定理,但英語不是數學,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公式。電影里的對話速度快得讓他抓狂,連珠炮似的單詞噼里啪啦砸過來,他只能捕捉到零星的碎片。
“What's the main conflict in this scene?“麥克提問。
周圍的同學紛紛舉手,程野卻連問題都沒聽清。他的掌心沁出汗水,在桌面上留下濕漉漉的印記。
“程?“麥克鼓勵地看著他,“Try.“
程野硬著頭皮站起來,結結巴巴地說:“I think...they...argue about...money?“
教室里響起善意的笑聲。麥克卻豎起大拇指:“Good start! At least you caught the keyword 'money'!“
就這樣,在一次次尷尬的嘗試中,程野的耳朵漸漸適應了英語的節奏。他開始能分辨連讀和弱讀,能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這不是突飛猛進的進步,而是日復一日的點滴積累。
除夕前一天,程野收到了陳老師的郵件,里面是下學期數學提高班的預習資料。附件中還有一封信:
“程野,方教授生前常跟我說,你最讓他驕傲的不是解出多難的題目,而是從不放棄的韌性。這次挫折只是你成長路上的一道坎,跨過去,你會更強。“
程野讀了一遍又一遍,胸口涌起一股暖流。是的,教授從不在意他考多少分,只關心他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識本質。那個老人總是說:“學習不是為了分數,而是為了理解這個世界。“
除夕夜,程野回了家。父親罕見地做了一桌菜,還買了一瓶可樂。
“成績...知道了。“父親給他夾了塊魚,“不差。“
程野驚訝地抬頭。68分和78分,在父親眼里居然“不差“?
“慢慢來。“父親笨拙地倒了杯可樂推給他,“我以前...砌墻也慢,后來快了。“
這個簡單的比喻讓程野鼻子一酸。父親在用自己有限的方式告訴他:成長需要時間。
寒假最后一周,程野的英語聽力已經有了明顯進步。他能聽懂麥克放的電影片段的大部分內容,甚至開始注意到不同角色的口音差異。數學方面,通過“反向學習法“,他重新梳理了知識體系,那些曾經混亂的定理和公式漸漸在腦海中形成了清晰的網絡。
開學第一天,麥克在走廊攔住程野:“程,寒假作業完成了嗎?“
程野一愣:“什么作業?“
“每天聽十分鐘英語啊!“麥克夸張地攤手,“我說過的!“
程野這才想起麥克確實提過這個要求,而他不僅完成了,還超額做到每天至少一小時。但他只是點點頭:“做了一些。“
“Good!“麥克拍拍他的肩,“堅持三個月,你會感謝我的!“
新學期第一次英語小測,程野得了72分。雖然仍是中下游,但這是他英語第一次及格。更讓他驚喜的是,數學隨堂測驗他拿了全班第三,僅次于林浩和另一個女生。
“反向學習法真的有效。“晚自習后,程野在空教室里自言自語。他翻開教授的那本筆記,在空白處寫下今天的日期和成績,然后輕輕撫過教授的字跡,仿佛這樣就能與那個老人對話。
“教授,我開始理解您說的'學習是場馬拉松'了。“程野對著空氣說,聲音在空蕩的教室里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