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感同身受
- 晉末:從兩腳羊到人皇
- 無言不信
- 1990字
- 2025-06-16 00:01:33
在謝道韞的邀請下,羅仲夏進了驛館,來到左院大堂。
謝道韞如主家般邀請羅仲夏落座,命人奉上美酒點心。
羅仲夏望向主位的謝道韞,心中暗暗贊嘆:好一個江南第一才女,好一個謝道韞!
要說謝道韞美嗎?
那自然是美的。
一雙明眸清澈深邃,宛如深秋潭水,瓊鼻挺秀,唇色如朱丹點染,風韻十足。
但謝道韞真正的美,不在于容貌,而在于那股氣質——如竹如松的清雅氣度,舉手投足間皆透著世家大族浸潤出的優雅與自持。那是高貴的出身、深厚的學識、開闊的胸襟,以及在危局面前敢于擔當的魄力,共同造就的絕代風華。
入座不久,下人先奉上一些干果仁:榛子、栗子、棗、核桃、橡子、胡桃等物。
謝道韞身為主家,先行嘗了榛子、栗子,示意羅仲夏莫要客氣,接著便有些急不可耐地問起處理當前困局的詳細方略:“先生,書帛中所寫終究不甚詳盡,此刻時日尚早,能否與妾身細說說安撫難民以及那租庸法?”
羅仲夏咽下嘴里的榛子肉,說道:“正如某在書帛中所言,朝廷當務之急是北伐,趁北賊新敗、士氣低迷之際,盡可能收復故土。欲收故土,其一需前線將士用命,其二賴后勤糧秣保障……北馬南船,糧秣運輸,以水運為上。若能充分利用淮水、汴水、洛水乃至黃河水道,將事半功倍。增強淮水運力,刻不容緩。”
“離春雨尚有兩月余,此時淮水水位正淺,恰是動土良機。雖非最佳時節,但有三萬勞役可用,應足以趕在河水上漲前加深河道,提升運力。”
謝道韞聽得不住點頭。這“以工代賑”之法她亦曾想到,如果在當時動土,淮水水中皆是污泥,更好清理。現在皆是凍土,難度提升不少。奈何人微言輕,無人聽從,以致錯失良機。
“至于租庸之法,說來并不繁難。”羅仲夏繼續道,“此次北賊敗得突然,潰軍數以十萬計,散兵游勇四散劫掠,周邊縣村堡塢皆遭荼毒,被屠村落比比皆是,損失慘重。大量有主田地因此淪為無主之物。與其任其荒廢,不如收歸國有,再以租庸之形式分于流民,使其落地生根。朝廷既可增收地稅,又可令其服勞役以利國事。”
“百姓若無秧苗,朝廷亦可著地方官府租借,待秋收后按約收取部分收成。”
“如此,百姓有地可耕,生計有望,自會安守本分;朝廷亦能從中獲益,一舉兩得。”
他這“租庸法”,實為簡化自唐朝的租庸調制。此制乃唐朝前期核心賦役制度,以丁戶為基礎,征收谷物、布帛與力役(或代役實物),具有定額明確與“納庸代役”的靈活性,在唐初恢復生產、穩定社會、保障財源方面成效卓著。
然租庸調制其源可溯至北魏,乃孝文帝改革時,依時勢在舊有戶調制上改創而成。對于當下亂局,正是對癥下藥、切合時宜的良策。它未必盡善盡美,卻絕對是此際最適用、最務實的政策。
謝道韞聽得極為專注,遇不明處必再三詢問。
羅仲夏亦一一詳盡解答。
謝道韞嘆服道:“先生大才!妾今日受益良多。”
言談間,溫好的酒已端上桌案。
謝道韞也顧不得先前“飲不得酒”之言,讓晴雪為自己滿斟一盅,舉杯道:“妾敬先生一盅,謝先生體恤災民之苦,救江淮萬民于水火。”
羅仲夏舉杯回敬:“當不起王夫人此杯。若無夫人,恐無今日之羅仲夏。”
謝道韞聞言,滿臉驚愕。
羅仲夏坦言道:“一月前,草民困于難民營中,曾受夫人數次施粥之恩。”
謝道韞只道羅仲夏出身寒門,萬未料他竟淪落至難民營求生,一時語塞,半晌方道:“以先生之才,竟……竟至于此?”
羅仲夏滿飲一杯,淡然笑道:“這算什么。若非某跑得快,只怕已成羯人餐桌上的一盤菜了。”當下便將羯人之殘暴與自己如何僥幸逃脫的經過,簡略道來。
謝道韞臉色微變。書中“人相食”、“以人為糧”的字眼她讀過不止一次,然此刻聽羅仲夏親口道來,心頭仍不免泛起陣陣寒意與不適。
再望向羅仲夏時,眼中卻多了幾分由衷的欽佩。雖其言語簡略,其中艱辛兇險,卻可窺一斑。
念及自身,謝道韞暗生慚愧。這些時日所受委屈,與眼前之人所歷劫難相比,實不可同日而語。而對方歷經如此兇險困苦,猶能泰然處之,委實令人心折。
羅仲夏灑脫地擺擺手:“不提這些,俱是過往了。”他忽又笑了起來:“這解困之法,某心中早有定策,欲獻于有司。惜乎位卑言輕,無人問津,無人理會!”笑著笑著,眼中似有淚光閃動,語帶激切道:“眼看春耕將盡,在下心急如焚,寢食難安啊!”
謝道韞默然。此中滋味,她又何嘗不知?想到這壽陽縣內,竟有人與自己一般,為災民奔走呼號卻屢屢碰壁,頓生同病知音之感。
羅仲夏續道:“幸而這壽陽縣里,尚有王長史,尚有王夫人!某深知長史夫婦并無實權干涉壽陽政務,亦是萬般無奈。眼見春耕迫近,這才貿然一試,未料竟蒙夫人如此禮遇,實在慚愧。”
謝道韞搖頭道:“先生心系天下蒼生,該說慚愧的是我等才是。”她確有救民之心,卻也明白此心并非全然純粹。身為謝家之女,所思所慮終究難脫家族藩籬。壽陽之危,既是百姓之難,亦是謝家之難。
而羅仲夏獻策,卻無半分私利牽絆,較之自己,其心更為赤誠。
謝道韞神色一正,肅然道:“先生身負大才,我謝家素來敬重賢德之士,與別處不同。先生盡可放心,謝家絕不會令先生再次失望!”
羅仲夏頷首道:“如此,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