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分銀兩,無米之炊,迎難而上
書名: 北伐!咱朱元璋熟呀作者名: 江河未止本章字數: 2604字更新時間: 2025-07-10 22:15:13
更新兩章,替換了前兩章,實際算更新四章,一直追讀的朋友們還請從第47章開始看,到今天本書所有需要大改的就改好啦!
感謝大家支持!
有什么問題希望大家直接在評論區說,作者看到了,合理的都會改!
------------------------------------------------------------------------------------
離劉宗周在武英殿撞暈自己的鬧劇已過去幾日;
南京,京軍京營內。
“嗖!”
一支羽箭穩穩扎中幾十步外的靶心,朱元璋又從箭筒里抽出一支箭來,搭弓瞄準。
自從平定左夢庚之后,朱元璋便經常來軍營中鍛煉身體,以期完成減肥大業,畢竟幾個月后若他還是頂著大肚腩,還怎么和建奴拼殺?
見朱元璋射得正在興頭上,韓贊周抓住皇帝抽箭的空隙,輕言說道:
“稟陛下,工部新器司郎中宋應星來了,另外,戶部尚書沈廷揚求見。”
朱元璋一邊張弓,一邊說道:
“他不好好算戶部的賬,找朕做甚。高弘圖,姜曰廣到哪了,怎么還沒來!”
相處這段日子以來,韓贊周早已摸透這位陛下會隨時發問,
自然他也得相應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估摸還要一兩日.......”
“嗖!”
一支箭又正中靶心。
“走,見他們去。”
朱元璋放下弓弩,頭也不回的走遠;
皇帝總是這般隨性,好像身邊人都是他的棋子,不過也是,天下之大,也只能有陛下一個執棋手;韓贊周深吸了一口氣,緊跟了上去。
按理說,應當先接見了戶部尚書之后,才輪上小小的新器司郎中宋應星,可誰不知道這新器司名義是上屬工部,實際上是直接受皇帝指揮,難不成還能指望工部尚書何應瑞鼓搗些什么新玩意兒?
沈廷揚也是自然清楚這些,這才和宋應星一道來面圣,順便打探一下皇帝又要造什么東西了,畢竟他現在擔的可是大明第一苦差事,戶部尚書。
朱元璋雖然對新器司寄予厚望,但事情也得講個輕重緩急,還是以戶部尚書沈廷揚的事務為先。
“陛下,抄沒阮大鋮的家產,戶部又得了十六萬兩銀子,現在國庫總共存銀四十萬兩......”
朱元璋頓了頓翻看奏折的手,抬眼瞧了下沈廷揚,就為這么點事兒來匯報?打著折子不就完了!
朱元璋不說話,繼續翻看起奏疏來,等著沈廷揚繼續開口。
不是,你快問我啊!
沈廷揚不自然的聳了聳肩,別看只是一個誰先開口的問題,尤其是在戶部樁樁件件都是棘手的要事之下;
要是皇帝主動問他,就是皇帝體恤下級,關心國事,為解決大明朝財政問題指點迷津,其他部門要是要是嫌戶部給的錢少了,就去找皇上吧!
要是他開口,則未免沒有專門前來訴苦,甩鍋的意味了,
如果這樣,還要他這個戶部尚書干什么,他才剛受史可法推薦得以復出,不想就如此給皇帝和諸位同僚留個毫無主見的印象;甚至各部門嫌錢少了,還會找他自己的麻煩......
早就聽史可法說皇帝不好對付,也沒說這皇帝是一點虧都舍不得吃啊!
罷了,誰叫人家有個好爹,誰讓人家是皇帝?
“陛下,劉澤清問戶部催要賞銀,說戶部還不發賞銀,是不是要陷陛下于言而無信,還說什么,已經為保衛皇帝陛下的清譽做好了準備......”
這是揚言要清君側啊!朱元璋冷哼一聲,劉澤清花朕的銀子,要朕的命,還要朕感謝他?
不過是色厲內斂罷了,在他兵臨南京時朱元璋尚且不懼,眼下朝廷已經站穩腳跟,恢復了些元氣,這劉澤清還能折騰什么?
看出了朱元璋對此事的態度,沈廷揚這才放下心繼續說道:
“內閣和戶部的意思是,劉澤清這種貪得無厭之人,賞多了不行,賞少了也不行,就賞賜劉澤清軍每人一兩銀子,共六萬兩;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放屁,劉澤清四萬兵馬,哪來的賞賜六萬銀子!”
沈廷揚被皇帝說的一愣一愣,沒錯,按朝廷的兵制,劉澤清是轄四萬兵馬,可這些驕藩哪個不是擅自擴軍,就連黃得功不也有兵馬五萬多?
“戶部派個人,帶著滿載銀兩的馬車,去江北當眾宣讀圣旨;”
“記住,當著眾人的面,一定大談特談朝廷賞每人一兩銀子,不談總數;考慮戰后必然有些損耗,多出來的銀兩便由劉澤清和手下諸將分了吧,至于怎么分,分還是不分,就不是朕該操心的事了。”
這是又開始離間了?!
沈廷揚不禁打了個冷戰,又將擔心劉澤清翻桌子的疑慮說了出來;
“呵呵,就憑他?韓贊周,通知兵部,讓兵部隨去個人,問問劉澤清,他的防區北有高杰,南有京軍黃得功,西有黃蜚,他的防務壓力重否?”
韓贊周側目而視,陛下這是威脅劉澤清啊!
自從對各部轄區調整之后,劉澤清已經如同肉包子里的餡,被忠于朝廷的軍隊死死圍住,隨時可以一口吃掉......
“若是有人未得賞賜,要鬧事,兵部定要為將士們主持公道,去函責問劉澤清為何貪污將士們用鮮血換來的賞銀,再告訴軍中諸位將士,朝廷定會追責此事,絕不會讓諸位兄弟為了大明流血流汗又流淚!”
不管事實如何,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
這哪是賞賜,這是要劉澤清的命啊!
就算劉澤清攤牌他擁兵六萬,朝廷正好可以治他個擅自擴軍,隱瞞不報之罪;
此事對劉澤清而言,最好的解決那就是捏著鼻子認了,自己掏錢補上兩萬銀子。
沈廷揚的心怦怦直跳,他今天算是見識到了什么叫帝王權術,此刻他有些后悔,看來自己是入了狼穴,不知什么時候就會被陛下算計下去......
不過又想到陛下費這么大勁,也只省下兩萬銀子,不得不在心中哀嘆,中樞已經到了這步田地,擱之前,哪會連區區兩萬銀子都要如此計較。
“還有一事,群臣請為陛下修繕皇宮,內閣連著戶部、工部商討了番,覺得可先修繕奉天殿,以做朝會之地,不知皇帝意下如何?”
這件事必須得問問皇帝了,畢竟花多了錢,戶部干不下去;花少了錢,惹皇帝不高興,也是戶部遭罪;
眼下已經快入伏,這事已經到不得不辦的地步了,總不能還擠在狹小的武英殿里議事吧,到時候群臣怕是真要熱得中暑了;
“可,戶部打算花多少錢?”
沈廷揚咬咬牙,回道:
“十萬兩白銀......”
這已經是他和史可法反復斟酌之后商討出來的數字了,就怕皇帝聽了不悅。
果然,朱元璋聞言合上了奏疏,瞪大眼不可思議的說道:
“十萬?!”
沈廷揚連忙跪下告罪,言戶部實在沒錢,南京城墻的修繕、官僚的俸祿、各鎮的軍餉和賞銀都等著用錢,黃得功還算體貼,沒有催著戶部要賞銀,可就算如此,戶部也是舉步維艱了啊!
朱元璋擠眉弄眼的看著沈廷揚,在你心里,咱就是這樣的人?
“沈卿快起,朕是說十萬白銀太多,眼下正是用錢的時候,減半吧,五萬,能讓奉天殿不至于刮風漏雨,能讓諸位重臣有個位站即可。”
沈廷揚松了口氣,心中感慨明君吶明君!
這一趟總算沒有白來,省下了整整七萬白銀!
沈廷揚無事后,朱元璋接著翻起奏疏來,突然看見劉宗周的上疏致仕,心中暗自發笑;
他忍著笑意一邊點頭一邊問起了宋應星:
“工部新器司辦的如何了?”
等了這么久終于輪到他說話了!
“蒙沈尚書和何尚書全力支持,新器司目前人手、經費都已基本到位,陛下先前要求采辦的材料也盡數在路上了。”
朱元璋嗯了一聲,抬頭看見沈廷揚還站在帳內,
這是擔心咱又要花錢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