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意何其弄人
- 大慶:范閑胞兄,慶國三皇子
- 醉飲滄瀾
- 2050字
- 2025-06-16 00:01:00
李承淵看著激動不已的青鳥,柔聲道:“別急!”
隨即揮毫題寫詩名并落款:【贈青鳥于雨后慶湖——李承淵】。
他還特意取出隨身印章加蓋其上。
至此,一件完整的詩書作品誕生了,包含名句、題記與印鑒,日后定成無價之寶。
待墨跡干透,李承淵用預備好的卷軸仔細包裹,遞給青鳥。
“收好了,這可是殿下為你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完整作品。”
確實意義非凡。
先前寫的《蝶戀花》只是隨手而作,既無落款也未蓋章,算不得正式成品。
今日這件才是李承淵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第一次總是格外珍貴!
聽聞此言,周圍人看向青鳥的眼神更加熾熱!突然有人高喊:“青鳥姑娘,愿意轉(zhuǎn)讓這首詩嗎?我出一百兩!”
“區(qū)區(qū)一百兩?太寒酸了!我給一千兩!”
“兩千兩!”
“三千兩!”
價格很快飆升至萬兩。
連太子都躍躍欲試。
青鳥手足無措地望向李承淵。
李承淵笑道:“別看我,咱們又不缺銀子。既是你的心頭好,你自己決定吧!”
青鳥聞言堅定道:“抱歉,這件墨寶是我此生最珍貴的禮物,千金不換!”
她話音斬釘截鐵,在場賓客紛紛暗嘆,最終無人再加價競拍。
可那些灼熱的目光,仍黏在青鳥臂彎間的畫卷上。
誰都看得出,這侍女撞了大運。
尤其當李承淵為青鳥豪擲千金的模樣映入眼簾,在場女眷的絹帕都快絞碎了——這般寵溺,試問哪個女子不心馳神往?
此刻在她們心里,這位世子爺儼然成了夢中情人的標桿。
……
比武環(huán)節(jié)不過是個助興節(jié)目。
詩會重開,滿堂賓客再度揮毫潑墨。
待到日影西斜,這場盛會漸近尾聲。
一百二十位才子佳人竟產(chǎn)出三百余首詩詞,有人文思泉涌連作五六首,更有個狂生創(chuàng)下十一首的紀錄。可惜多數(shù)都是濫竽充數(shù),最終僅有一首被李承淵破格收錄。
經(jīng)過篩選,九十八首佳作入圍終評。
三位皇子與靖王世子李宏成端坐評判席。
首輪便刷下大半庸作。
經(jīng)過數(shù)輪唇槍舌戰(zhàn),十首魁詩終于誕生!
李宏成朗聲宣讀名冊時,中選者個個喜形于色,在滿堂喝彩中魚貫登臺,等著領取賞賜與世子親筆題詩。
青鳥素手研墨,桑文展紙侍案。
頭一個領獎的,正是舊識楊萬里。
這寒門學子補丁衣衫簌簌作響,緊張得喉結(jié)滾動。
李承淵執(zhí)筆蘸墨,落紙云煙:
“粗繒大布裹生涯”。
桑文高聲吟誦,引得席間竊竊私語。
待第二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破空而出,滿座嘩然!
待全詩吟罷,先前輕視楊萬里的目光紛紛化作驚嘆。
那窮書生此刻挺直腰桿,竟真透出幾分名士風骨。
楊萬里顫抖著接過詩箋,激動得語不成聲。
李承淵最終為楊萬里題下全詩: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這場景深深烙印在眾人心頭,成為詩會最動人的時刻。
雖說后幾句不算驚艷,但無傷大雅——畢竟傳世之作,往往只需一句足矣!而對楊萬里來說,字里行間盡是李承淵殷切期許,盼他科舉高中。這恰是寒門學子畢生所求!
望著世子如師長般慈和的目光,楊萬里胸中陡然涌起士為知己者死的熱血。礙于眾目睽睽,李承淵未再多言。
他提筆署名,加蓋朱印。
《贈楊萬里——李承淵》就此成為他第二幅傳世墨寶。
隨著第二位獲獎者被傳喚登臺,滿座目光齊刷刷轉(zhuǎn)向那位京都聞名的才女——范若若。
追求她的王孫公子多如過江之鯽,連靖王世子李宏成都暗自傾心。
但在范若若心里,唯有遠在澹州的異母兄長范閑堪稱完美。她曾篤信世間無人能及兄長學識品德。
直到李承淵出現(xiàn)。
起初她對這位深居宮闈的三皇子毫無印象。蝶戀花詞與瘦金體風靡京都時,那句“多情卻被無情惱”才叩開她的心扉。從此她開始留意這位神秘皇子的點滴。
雖聽聞他流連秦樓楚館的傳聞時,那份仰慕險些消散。
最終是兄長范閑的好奇心,推著她踏入詩會。
初見時的驚艷遠超預期——
玉樹臨風的氣質(zhì),俊逸非凡的容貌,瞬間沖淡了先前那些流言蜚語。女子天性愛美,范若若亦不例外。
目睹他為青鳥題詩的場景,嫉妒與渴望在她心底交織。此刻輪到自己領獎,她睫毛輕顫:世子會贊她傾國姿容?還是冠世才情?
然而結(jié)果卻令范若若略感失望。
李承淵既未贊她容色傾城,也未頌她才冠京華,只以一首勸勉詩相贈,教她笑對人生風雨。
雖詩中那句“最是橙黃橘綠時”令她心頭微暖,但終究不是期盼的贊美之詞。她眼波輕漾,泛起淡淡失落。
終是按捺不住,她紅著臉輕聲相求:“能否……為我題一首贊詩?”
李承淵凝眉沉吟片刻,忽見少女眸中星光點點,不由莞爾:“待‘塵埃落定’之日,必為你寫下世間最美的詩篇。”
這承諾如春風拂面,范若若霎時笑靨如花。
雖不解“塵埃落定”深意,卻知他絕非敷衍。這份鄭重其事的約定,已讓她心滿意足。
她盈盈施禮告退時,旁人只道是尋常謝禮,無人察覺其中微妙。
隨后登臺的第三位獲獎者與李承淵素不相識,他便擇了首平白如話的詩詞相贈。
接著筆走龍蛇間,佳句噴涌而出: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字字珠璣,滿座皆驚。
就連向來與他不睦的二皇子李承澤,此刻也不得不折服于這驚世才華。
這位癡迷詩書的皇子內(nèi)心翻涌著復雜情緒——既嫉恨對方天縱英才,又癡迷其錦繡文章。
這般矛盾,恰因李承淵正是他帝位之爭的頭號勁敵,卻偏偏也是他最為欣賞的文壇魁首。
望著墨跡未干的詩箋,李承澤仰天輕嘆:“天意……何其戲弄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