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Code5:異常
- 代碼:菌
- 白楊15Zh58
- 3029字
- 2025-06-07 09:33:01
10:33疾控中心·B3-1122冷庫
林澈的思維像是被某只巨手從無底的夢境硬生生拽出,即使意識還未完全清晰,她已經劇烈咳嗽起來。
“咳……我被…我被彈出來了……”
艙蓋打開,小滿仍是一股擔心的模樣。
“我進去了多久?”
“兩分鐘,但是你包里的那個平板又出現新消息了。”小滿說著,將PDA遞給林澈。
>【同步失敗】:識別頻段匹配度不足22%
注釋:疑似宿主體內導電蛋白發生非線性突變①,原頻段編碼紊亂。
“在你的身體里……這么多年,那些早期注射的導電蛋白早就被生長環境改變了,”小滿輕聲道,“它已經不是媽媽當年設想的那一型了?!?
“那怎么辦?”
林澈倚著實驗倉,冷汗順著發梢滴落,她總覺的有些不對勁,但又想不出是哪兒不對勁。
“等會兒?你怎么知道我被注射了導電蛋白?”
她抬頭看向小滿。
“我……沈教授之前跟我說過一次,說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可控,即使我是按照媽媽制作的備份體,也會在成長過程中發生不符預期的改變。當時他就說到過你的導電蛋白……”
“沈量?他還說過什么?”
“沒了……他只是提到過……”
小滿顯得有些害怕,生怕林澈因為自己的隱瞞而怪她,顯然林澈并沒有那意思。
她回憶起之前在腦海中看到的那些畫面,試圖用已經疲倦的大腦拼湊線索。
人類被寄生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早上她在水文觀測站觸碰樣本是激活真菌網絡的鑰匙,那么為什么又需要設立小滿這一個“備份體”呢?
“你知道沈量在哪嗎?”
“不……不知道,今天他不在實驗室,我本來跑出來就是想找他的?!?
與此同時,林澈手中的PDA再次傳來新的消息,那同樣是一份林澈之前從未在任何地方見到過的實驗記錄:
**Ω-197|共振實驗組·未歸檔樣本記錄其二**
>【實驗目標】:嘗試從硫還原地桿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菌體中提取具穩定電荷遷移能力的導電性蛋白質簇②(Conductive Protein Cluster, CPC),并注射于哺乳動物體內,以期達成:
1.蛋白質與宿主神經系統之間建立高適配度連接;
2.實現導電網絡的頻率調諧與信息響應;
3.最終達成100%神經介質級生物適配;
>【異常記錄】:在部分靈長類實驗個體中,發現突變現象。具體表現為因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而導致蛋白質重組編碼失控,最終產生不穩定導電簇異構體,該異構體會引發頻段偏移。
>【項目實驗室】:水廠街·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保存中心
>【負責人】:林雅琴
“也就是說……”
林澈想起在腦海里的那些畫面中,母親將剩下的針管交給沈量的情景。
如果沈量想的到制造小滿作為“備份體”,那一定也會將原藥樣本留存。
“也就是說我們要去水廠街嗎?”
小滿趕忙幫林澈把PDA收回包里,那樣子仿佛生怕林澈會把她一個人丟在這。
“離這不遠?!?
這時,實驗室外傳來異響。是腳步聲,卻像有什么東西在慢慢爬行。
她們倆本能地屏息。
下一刻,冷庫外的走廊傳來玻璃碎裂的刺耳聲,隨之而來的是一種讓人牙齦發麻的雜音——就像從收音機的尸體里扯出的信號。
“異常警告,異常頻段個體?!?
感染者,或者說被長江真菌鏈接上的人類,似乎察覺到了她“不匹配”的頻段信號,就像嗅到了電路燒焦的氣味,順著電線走了進來。
10:58疾控中心·B3-1122冷庫下層通道
林澈屏住呼吸,貼墻緩緩后退,試圖帶著小滿從那只感染者背后悄悄繞過。
那是一具近乎喪失人形的殘軀,皮膚表層已被淡藍色的菌膜取代,裸露的肩胛處生出像電纜一樣的真菌束纏繞著脊柱蠕動。
它雙目空洞,虹膜如玻璃珠般裂出輻射狀裂痕,喉嚨間的軟組織不斷鼓動,仿佛還有某種東西在里面緩慢咀嚼著什么。
——咔咔咔——咔咔咔
蓋革計數器忽然瘋狂爆響,尖銳的脈沖音刮過耳膜。
林澈愣了一瞬,隨即意識到異樣的聲源并非來自眼前這只感染者。
她抬頭。
一道青灰色的菌絲正從天花板垂落下來,宛如某種黏液沾染的臍帶,緩慢扭動,頂端掛著一只,人?
那是某個感染者曾經的殘骸,如今卻被菌絲重新拼接成一具新的尸偶。
它胸前滿是密密麻麻的空洞,肋骨被撐開成花瓣狀,肺部的位置填滿了真菌孢團,宛如一顆倒掛的蘑菇。
但它的心臟還在緩緩跳動。
它沒有掙扎,而是靜靜倒吊在天花板中央,用一種詭異又滿足的笑容注視著林澈。
嘴角裂開至耳根,像被細細縫合的肉線撐開,一些裂口中隱約可見半溶解的牙床,舌頭早已被菌絲刺穿,如一串發霉的器官掛飾垂在唇外,滴著混濁汁液。
“它……它……”小滿快被嚇哭了,捏著林澈衣角的手在發抖,“它把自己拆開……從通風口進來了……”
“噓,它們的行動跟之前不一樣。”
林澈注意到這兩只感染者完全不同于之前,在實驗室屏幕中看到的城區那些感染者一樣。
更遲鈍?是因為氣溫么?
這兩個感染者甚至都沒有攻擊欲望。
小滿被嚇得后退,一不小心踢到了墻角早已破損的液氮罐。
11:10京漢大道
電瓶車發出一聲尖銳的慘叫,林澈猛踩油門,車身在翻涌的菌絲間穿行,如同在一片瀕死的血管中沖刺。
小滿緊緊抱著她的腰,后背貼著林澈滿是冷汗的外套,蓋革計數器掛在胸前,不停地炸裂似的報警——輻射值375μSv/h
京漢大道原本是楚南市最繁華的主干道,此刻卻像被倒扣在煉獄中的斷層。
街道兩旁的建筑外墻爬滿了厚重如肉瘤的菌膜,曾經明亮的廣告燈箱已經被真菌滲透,閃爍出不明頻率的脈沖光,像是脊椎動物死亡前的神經放電。
一個老年人模樣的感染者正跪在加油站的地磚上,手中抱著一具面目模糊的女尸,他的臉陷入尸體肚腹中貪婪啃食,皮肉之間飛濺著藍白色的孢漿,混著胃液與膿水順著下頜滴落。
“不看……小滿,閉眼?!?
林澈聲音發顫,她用盡力氣擰死油門,絲毫不敢減速。
車筐里還有兩瓶從實驗室帶出來的液氮,她無比希望自己能多救下來幾個人,但那兩小瓶液氮就連保全自己都勉強,更別說用來對付這滿大街的感染者。
車身猛地一轉,繞過幾個正在拖行尸體的感染者。
她看見一個人從便利店沖出來,才剛跑了三步便被撲倒,七八個感染者如餓犬般撲上,像活體解剖般將他分成幾段。
骨裂聲、腸道被抽出的黏膩感、喉嚨里斷裂的哭腔。
“小滿——不要睜眼!”
“姐姐……我聽見他在喊媽媽……”
林澈咬住嘴唇,血腥味彌漫口腔,她不敢停下。
城市仿佛被某種巨大的心臟所取代,每一棟建筑都像是那心臟的神經末梢,脈動間涌出無數菌絲,如同靜脈中流動的真菌血液。
一輛公交車橫倒在路中,窗戶全碎,里面全是失控的乘客——他們全被一根根從車廂底部鉆出的菌絲釘穿,像標本一樣掛在那里,身體還在輕微抽搐。
其中一個女子的嘴唇不停張合,似乎還在試圖說話。
林澈瞥了一眼,差點摔車。
“我們快到了嗎……”小滿低聲問。
“快了,快了!”
立交橋下,一只全身扭曲的感染者正拖著半截肢體朝她們爬來,它沒有嘴巴,卻在喉嚨的位置裂開一道像胎盤般的縫隙,菌絲從中搖曳,似乎在感知著林澈體內的異常頻段。
“別讓它追上我們……”她低聲呢喃,猛然轉動車頭繞向輔道。
遠處,城市中心的高樓如同病變的器官開始塌縮,一股巨大菌柱從地下管道中沖出,將整棟大廈貫穿,數百名感染者與正常人被吸入菌柱,像被消化一樣融入其中。
“我再也不想……看到這些了……”
穿過燃燒的天橋、崩塌的隧道、血跡飛濺的墻面。
背后傳來如鯨歌般的哀嚎——那是整座城市的共鳴。
——
①蛋白質非線性突變:構象災變(Conformational Catastrophe),蛋白質在受到某些外力(如輻射、極端pH、電磁干擾、突變點積累)影響下,其結構會突然從一個穩定態轉變為完全不同的構象。
注:構想災變并非標準學術名詞,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物理學的文獻中,它有時會被用作描述蛋白質或大分子結構在某個臨界點發生突變性、不可逆構象轉變的現象。
參考文獻:
Prusiner, S.B.(1998). PNAS
Bullock, A.N.& Fersht, A.R.(2001). Nat Rev Cancer.
②導電性蛋白質簇:通常指的是由某些細菌(如Geobacter sulfurreducens)產生的導電蛋白或細胞外導電結構,它們可以在不依賴金屬材料的情況下高效傳遞電子。
參考文獻:
Malvankar et al.——Tunable metallic-like conductivity in microbial nanowire networks——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1
Lovley et al.2011–2022多篇綜述
Reguera et al.——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via microbial nanowires——Natur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