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世貿大樓·樓頂
江風掀起他白大褂的衣擺,晨霧散去,沈量佇立在世貿大樓的頂端。
他的目光緊鎖在遠方——長江中心
那是普通人還未發現的異化痕跡,自江心延伸出去的菌膜像一張浮毯,悄無聲息地向岸邊蔓延。狂風中,一道近乎垂直的藍色光柱刺破江面,直通高空,整個世貿大樓隨之一震。
數秒后,那倒藍色光柱消失,就好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般。
“比預期還要早……”他低聲自言自語,語氣中沒有驚訝,只有失算的懊悔。
沈量拿出一塊老舊的,貼滿絕緣膠布的PDA,熟練地輸入串碼。
>【文件發送】:**Ω-197|共振實驗組·未歸檔樣本記錄其一**
“趕快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吧……小澈……”
他收起PDA,轉身時,一位身穿生化防護服的軍人已立正站在門邊。
“沈教授,第一批便攜式高頻紫外抑制器共計24組,已全部完成拼裝。使用前需手動調頻至255納米波段,輻射范圍半徑2米?!?
沈量點頭,目光落在那堆由醫療消毒燈、工業電焊片、廢舊電容器拼湊而成的粗糙武器上——有些簡陋,但理論上能讓真菌暫時停止行動。
“人手一個,在感染擴大之前至少要保住這棟大樓。”
“但是……”
軍人遲疑了一下,拿出一臺DV機。
沈量之前要求他們最近出勤必須隨身搭配一名記錄人員,專門負責記錄單側蟲草菌變體的狀況。
“昨夜3點17分時,我們在新街口攔截到一只C-1感染者,這是記錄的影像?!?
畫面劇烈抖動,手電筒的打光在濃重霧氣中反射,讓人難以睜開眼。
“三組,巷子里有移動人型熱源反應?!?
“收到。”
地上爬走了幾只蟑螂,一旁還有零星未干的血跡,他們緩步前進,呼吸間走到一處下水道出口。
一只手突然出現在井蓋邊緣,嚇得記錄員虎軀一震,那人踉蹌地扶著井蓋邊緣爬了上來,滿身污泥,身上的維修服早已破爛不堪。
“我……我……”
他張了張嘴,嗓子里像是卡著什么東西。
“后退!他被感染了!”
畫面猛地一退,記錄員這才看明白那人的右腿已經被截斷,僅剩一根筋膜掛著殘肢。
“我……救救我……我是不是……我不太能看見了……”
那人聲音顫抖,滿臉寫著困惑,仿佛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
“發現感染者,體表異常不明顯,行動功能尚存,意識不清晰,判定為C-1級。”
鏡頭拉近感染者面部——他的眼球早已變為渾濁灰白,淡淡閃爍著珠母樣的色澤,淚溝下多出幾道閃電般的淺藍色紋路,皮膚似乎在輕輕蠕動。
他開始咳嗽,一連好幾下,咳出一大團孢絲狀的膿液,帶著血沫和胃酸噴在地上,粘稠濃厚蠕動不止。
他的臉迅速抽搐,眼角生出熒光菌絲,如神經末梢延展般鉆入皮膚下,沿著面部血管蔓延,進入鼻孔與耳道。
他的瞳孔劇烈放大,嘴巴裂開至兩頰,牙齦脫落,整張臉開始像被反折的口器一樣撕裂。皮膚下不斷涌出的菌絲將他下頜撐斷,一條蠕動的“舌狀突觸”從喉嚨爬出,布滿吸盤與齒痕。
“發現熒光反應,啟動消殺!”
一道高頻紫外線光束照射過去,感染者身體劇烈抽搐,真菌表面組織起泡、發黑,孢膜不斷破裂,炸出膿水。
但感染者的崩解僅僅維持了幾秒鐘。
那感染者忽然停止掙扎,緩緩站起。
菌絲從其肩膀處生長出第二只“手臂”,骨骼架構完全由菌質構成。它走近,像是試探一般伸出一縷菌絲主動探向紫外線。
“它……紫光燈沒用了……”
它猛撲上前,將其中一名士兵壓倒在地,用自己已被感染的布滿菌絲的“口器”插滿那士兵的口鼻,將大量胞漿注入進去,像是在播種一般。
“開火!”
那士兵抽搐著想叫,喉嚨里卻發出了含糊又濕黏的聲音。
“救……救救我……”
他的雙手抓撓著自己的脖頸,錄像在一片火光中中斷。
“沈教授,在發現紫外線燈失效后我們的槍就沒有停,直到把它的頭打爛以后,它才‘死’?!?
沈量沒有回答,而是倚在欄桿上,任由江風吹亂他的頭發。
他在思考著一些事。
“打中頭部才死的?”
“對,之前的十幾槍都沒用,打穿了胸口,打碎了腿骨,但是真菌總能立刻止血,然后把他的殘肢接上?!?
沈量打開DV,重新播放那段畫面,直到第三次他才徹底注意到某些之前被忽略掉的細節。
在打開紫外線燈時,那個感染者臉上出現了短暫的驚恐和疑惑。
“它們已經不怕紫外線了……”沈量輕聲說道,仿佛只是說給自己聽,“它們只是以為自己還怕……”
“以為?”
“對。我之前在地下管道中采集過變異后的單側蟲草菌樣本,并且用紫外線進行了實驗,在最初的72小時內,254nm的波長都能使樣本內的菌落產生光解反應①。但被寄生后的小白鼠樣本……”
“你進行了哺乳動物實驗?”
“在寄生到小白鼠的12小時后,真菌完成了DNA甲基化②,不再會因為紫外線產生光解反應?!?
真菌進化的速度遠超沈量預期,但沈量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感染者會出現那短暫的驚恐。
就好像……
就像是感染者知道自己會因為紫外線受傷,但又反應過來自己已經不怕紫外線一樣。
它們在重新寫入自己的本能,自我編程。
“除了這份錄像還有別的嗎?”沈量語氣平靜地開口。
身著防護服的軍人愣了一下,拿出一本由昨晚所有陪同科研記錄員寫下的總結筆記:“這是我們昨晚全部的行動總結……教授,我們該怎么辦?”
沈量接過筆記,目光卻再次望向長江方向。
他的聲音低沉而冷靜。
“告訴所有人——更新戰術標準,紫外線降級為輔助壓制手段。首要目標改為摧毀大腦,切斷神經環路?!?
——
①光解反應:在微生物學和真菌學領域,部分真菌在接受特定波長的紫外線(如254 nm)照射時,其細胞壁、DNA或蛋白質結構可被破壞,導致其死亡或失活。該過程正是通過紫外光引發的自由基反應、DNA鏈斷裂和光敏感蛋白變性等效應來完成的。
參考文獻:
Kowalski, W.(2009).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Handbook: UVGI for Air and Surface Disinfection. Springer.
②DNA甲基化:一種表觀遺傳學機制,指的是甲基(–CH?)基團在DNA分子中加入到某些堿基(主要是胞嘧啶C)上的過程,某些真菌在感染哺乳動物宿主后,其DNA甲基化水平變化可以增強其適應性。例如調控代謝通路、抗紫外能力、熱休克反應等。
參考文獻:
Jones PA.“Functions of DNA methylation: islands, start sites, gene bodies and beyond.”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2.
Gowher H, Jeltsch A.“Mammalian DNA methyltransferases: new discoveries and open questions.”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