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偶得奇書
書名: 不粘鍋的因果訣作者名: 燧皇夢火本章字?jǐn)?shù): 2691字更新時間: 2025-06-26 01:18:48
腦中的劇痛漸漸退潮,留下嗡嗡作響的余音。
蘇昭用力甩了甩頭,試圖驅(qū)散那沉重的眩暈感,眼前的景象終于從模糊的重影中艱難地聚焦。
剛抬起頭,那個身影,竟然在后退!
不是攻擊性的后退,更像是一種刻意的、輕盈的飄離。
“等……等等!”
剛才的恐懼還未完全消散,但對方這突如其來的退離,加上腦中那句沒頭沒尾的警告,反而激起了他一種強烈的好奇心——
它到底是什么?想干什么?那朵花……究竟是什么意思?
就在距離拉開到大約十步遠時,那身影倏地停住了。
但那只曾捏著花朵的、纖細(xì)得過分的手,從寬大的袖口中探出,朝著蘇昭的方向,輕輕地、甚至帶著點俏皮地招了招。
這個動作……像是一個頑皮的同伴在招呼:“快跟上呀!”
蘇昭的理智在尖叫危險,警告他遠離這不明不白的東西。
但身體,或者說某種更深層、更混沌的意識所蠱惑。
腦中的眩暈感還未完全散去,整個世界仿佛都在微微旋轉(zhuǎn)。
“我……我大概是瘋了……”
他喃喃自語著,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
雙腳卻像有了自己的意志,不受控制地、深一腳淺一腳地朝著那個招手的影子挪去。
穿過狹窄得僅容一人通過的、爬滿青苔的古老石巷,繞過幾棵虬枝盤結(jié)的古樹,又拐過幾個岔路口,那些岔路有的被廢棄的藤蔓封死,有的則通往更幽深的未知之地。
塑造記不清走了多久,時間感也完全模糊了,只覺得周圍的景致在暮色中變幻流轉(zhuǎn),唯有前方那個輕盈的身影是唯一的坐標(biāo)。
最終,他們停在了一處被高大樹籬半掩著的所在。
在樹籬中央,赫然矗立著一扇巨大的、厚重的橡木門。
門板飽經(jīng)風(fēng)霜,門環(huán)是兩只造型古樸的黃銅小鳥。
“這里是……哪?”
蘇昭扶著有些發(fā)燙的額頭,環(huán)顧四周,滿眼迷惘。
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帶到了什么地方。
還有,剛才引路的那個身影呢?
轉(zhuǎn)頭尋找——空無一人。
就在蘇昭驚疑不定之時——
吱呀……
一聲悠長而緩慢的摩擦聲響起,那扇厚重的橡木大門,竟然在他面前,無聲無息地自行向內(nèi)打開了!門內(nèi)并非預(yù)想中的房間或庭院,而是一片濃得化不開的黑暗。
蘇昭不受控制地抬起腳,一步,一步,踏入了那片散發(fā)著清涼泥土芬芳的地下黑暗世界。
身影很快被門內(nèi)的黑暗所吞沒。
在他身后,那扇厚重的橡木門,又悄無聲息地合攏,將最后一絲暮光隔絕在外。
蘇昭只感覺自己像墜入了一口深井,唯有腳下堅實的石階帶來些許真實感。他扶著冰冷粗糙的石壁,小心翼翼地向下摸索。
就在這深沉的黑暗中前行了不知多久,一種奇異的“感覺”攫住了他——并非視覺,更像是一種空間上的預(yù)感。
緊接著,他的感知被瞬間喚醒——
噗!噗!噗!噗!……
一連串極其輕微,如同燭芯被點燃的聲響,由近及遠,次第響起。
一盞盞鑲嵌在石壁上的古老黃銅壁燈,毫無征兆地同時亮起!
溫暖的、跳動的橘黃色火焰在精心打磨的水晶燈罩內(nèi)燃燒起來,瞬間驅(qū)散了厚重的黑暗。
這突如其來的光明,瞬間沖散了蘇昭腦中殘留的最后一絲眩暈感。
他下意識地抬手擋在眼前,瞇縫著眼睛適應(yīng)這明亮。而當(dāng)他的視線終于清晰,眼前的景象讓他徹底屏住了呼吸,連指尖都微微發(fā)麻——
一座恢弘的地下書庫!
視線所及,是無窮無盡的巨大書架!
“天啊……”蘇昭的嘴唇無聲地開合,卻發(fā)不出任何聲音。
他的雙腳,似乎被這宏偉景象中蘊含的某種無形力量所牽引,再次不受控制地動了起來。
沿著兩排書架之間寬敞的通道,緩步向前走去。
目光貪婪地掃過兩側(cè)書脊上,那些或清晰、或模糊、或完全無法辨認(rèn)的古老文字和奇異符號。
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來路,直到盡頭出現(xiàn)在眼前——那是書庫的最后一排書架。
腳步自然而然地停在了這排書架旁。
他的目光無意識地掃過眼前層疊的書脊,最終,定格在了與他視線平齊的那一格。
那里,靜靜躺著一本厚重的書籍。
蘇昭不自覺地伸出手,將這本沉甸甸的書從書架上抽了出來。
目光落在封面中央那幾個古樸而氣勢不凡的大字上:
《天機云錦》
“天機云錦……”
他低聲念誦,心頭一震。
本能地調(diào)整了一下站姿,神情變得更為肅穆,仿佛即將開啟一扇通往無上智慧的大門。
映入眼簾的,并非預(yù)想中艱深晦澀的符文或工整嚴(yán)謹(jǐn)?shù)恼撌?,而是—?
一行行流暢、甚至帶著點隨性的手寫體字跡!
“這……”
蘇昭愣住了,眨了眨眼,幾乎以為自己看錯了。
又快速翻了幾頁,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記錄的并非什么高深法門,而是……瑣碎的日常見聞、突如其來的靈光一閃、對某個問題的反復(fù)推敲,以及大量的充滿個人色彩的思考過程!
這分明是一本私人日記!
他哭笑不得,剛才那份肅穆感瞬間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荒謬的趣味感。
便倚靠在冰涼的書架上,放松了緊繃的肩膀,帶著一種“我倒要看看你能寫些什么”的好奇心態(tài),重新認(rèn)真地讀了起來。
日記的作者顯然是個極其敏銳且充滿探索欲的人。
開篇不久,他的關(guān)注點就牢牢鎖定在一個讓蘇昭也時常困惑的問題上:人類智慧的源頭,究竟是什么?
作者最初的切入點落在了語言上。
書中反復(fù)提及一個概念——“心聲”。
在他看來,這“心聲”并非指具體的、可以聽見的聲音,而是驅(qū)動人開口說話之前,腦海中那個模糊的、成型的念頭或意圖,也就是說話的動機源頭。
“心聲是言說之先的動機……”蘇昭低聲重復(fù)著這句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描述精準(zhǔn)地?fù)糁辛怂约赫f話時的某種體驗——確實總有個模糊的念頭先于話語成型。
然而,隨著日記的深入,作者筆鋒一轉(zhuǎn),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觀點:
經(jīng)過更長時間的自我觀察和深入思考,他發(fā)現(xiàn)這看似神秘的“心聲”,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特別。
它更像是一種聲音記憶的延續(xù)!是人類在長期使用語言交流后,大腦內(nèi)部形成的一種“內(nèi)化物”。
“聲音記憶的延續(xù)?內(nèi)化物?”
蘇昭的眼睛倏地亮了起來,如同夜空中驟然點亮的星辰!這個觀點如同一道閃電劈開了他長久以來的迷霧!
一股難以言喻的狂喜瞬間攫住了他!仿佛在無垠的沙漠中跋涉已久,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眼清泉!
“這人是誰?他叫什么名字?”
強烈的求知欲和找到同道的興奮感驅(qū)使著蘇昭。
他再也按捺不住,完全忘記了之前的吐槽,雙手近乎粗暴地將厚重的日記本向后猛翻!
嘩啦啦的書頁聲,在靜謐的書庫中格外清晰。
終于,日記本翻到了最后一頁。
泛黃的紙張下方,沒有華麗的落款,沒有正式的署名。只有一行用墨水書寫的字跡,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像是孩童初學(xué)寫字時的涂鴉——
萬法先師。
四個大字,就這么突兀地、帶著一種近乎滑稽的自信,杵在空白的紙頁上。
蘇昭臉上的狂喜、激動、找到思想知己的興奮,如同被按了暫停鍵,然后……迅速崩塌、扭曲。
他的嘴角不受控制地狠狠抽搐了兩下,眼角也跟著跳了跳。
剛才還覺得醍醐灌頂、高山仰止的心情,瞬間被一種極其強烈的錯愕感取代。
“呵……這人也是夠能吹牛的,把自己吹得那么神,‘萬法先師’?口氣比天還大咧!”
他頓了頓,又嫌棄地撇撇嘴,補充道:“還有這字寫得……歪七扭八的,跟蚯蚓爬似的,一看就沒什么文化底蘊嘛!白瞎了那么好的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