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的濁浪在鎖江樓塔下嗚咽奔流,卷動著尚未散盡的、來自小孤山血祭遺跡的悲涼氣息。鄱陽湖深處的水族精怪們剛剛擺脫次聲波的折磨,驚魂未定。白鹿洞書院千年沉淀的文氣在陸文淵以血為引的臨時刻碑下艱難回穩,空氣中還殘留著一絲文魂灼燒的微焦味。九江城,在蝕淵會無聲的侵蝕下,如同一個被蛀空了部分根基的巨人,表面繁華依舊,內里卻暗流洶涌。就在這風雨欲來、危機四伏的關頭,一封帶著特殊靈力印記的請柬,幾乎同時送到了五人手中。地點,并非隱秘的山洞或古老的秘境,而是——煙水亭。這座位于甘棠湖心、九曲回廊相連的古典園林,曾是三國周瑜點將臺舊址,承載著歷史的煙云,如今更是JJ市民休閑賞景之所。同盟選擇此地舉行儀式,其意不言自明:守護者,立于塵世之間,守護的正是這萬家燈火。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平日里的喧囂游客早已散去,煙水亭被一層薄紗般的法術結界籠罩,隔絕了凡俗的窺探。亭臺樓閣倒映在平靜的湖面上,燈火闌珊,更添幾分神秘與莊重。陸文淵臉色依舊蒼白,指尖包裹著紗布,那是強行引動書院文魂反噬的傷痕,但他腰背挺直,眼神中多了一份歷經淬煉的沉靜。董小暖換下了白大褂,一身素雅的改良漢服,藥箱斜挎,眉宇間醫者的仁心與戰士的堅毅交織。云渺依舊是那身素凈茶服,手中的曜變天目盞在夜色中流轉著深邃的星光,氣度從容,仿佛已與這“三界通”融為一體。蘇音未施粉黛,簡單的馬尾,頸間隱約可見那枚小巧的“鎮魂戲鈴”,周身氣場凝練,如同即將登臺的將軍。陳默則穿著利落的工裝夾克,“百工匣”用特制的帆布包斜挎在身側,眼神銳利如鷹,掃視著四周,如同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的哨兵。他們被引導至煙水亭主廳。廳內陳設古樸,檀香裊裊。早已有數十位身影靜候。這些人形貌各異:有須發皆白、身著古式儒袍或道袍的老者(如白鹿洞守閣人、青嵐先生);有氣質精悍、穿著現代作戰服或中山裝的協調處骨干(如老刀);有帶著山林氣息的精壯漢子(石大力等精怪代表);有氣質溫婉卻目光如炬的女子(漪瀾代表的水族);還有幾位身著傳統服飾、周身散發著獨特匠人氣場的老者(如剪婆、石佛等非遺傳承人代表)。這便是“九江守護同盟”的核心力量,一個因危機而暫時放下隔閡、匯聚在一起的松散聯盟。一位身形瘦削、穿著樸素灰色長衫的老者立于廳堂中央。他面容清癯,眼神卻深邃如淵,仿佛能洞悉時空。正是協調處的最高負責人,同盟的發起者與精神領袖——周老。“諸位同道,”周老的聲音平和,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蝕淵之影,已如跗骨之蛆,深入潯陽肌理。小孤山血祭,石鐘山邪音,文脈節點被蝕…樁樁件件,皆昭示其滅我靈樞、亂我山河之禍心!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眾人,最終落在廳堂中央的五位年輕人身上。“然,天不絕我潯陽!五圣印記重現,應劫之人已至!”周老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陸文淵、董小暖、云渺、蘇音、陳默!爾等于危機中覺醒,于磨難中成長,以文脈、醫心、茶韻、戲魂、俗骨,護一方水土,顯守護之志!今日,以煙水亭為證,以九江山河為憑,邀爾等正式入我‘九江守護同盟’!”廳堂內一片肅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五人身上。無形的壓力與期許如同實質。“同盟之責,非止殺伐。”周老的聲音轉為深沉,“護靈樞之平衡,守文化之根脈,安眾生之福祉,御外邪之侵襲!此路艱險,九死一生。爾等,可愿擔此重任,與吾等共護潯陽?”五人彼此對視,無需言語,眼中是同樣的堅定與決絕。從白鹿洞的考驗到杏林秘境的饋贈,從三界茶鋪的升級到鎖江樓前的鎮魂絕唱,從天花井下的生死搏殺到百工窯中的千錘百煉…一路走來,他們早已不是孤身一人,更早已將守護刻入骨髓。“愿!”五人齊聲,聲音不高,卻如金鐵交鳴,擲地有聲!“善!”周老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微微頷首。五位身著不同服飾(分別代表文、醫、茶、戲、俗)的同盟執事,手捧古樸托盤,緩步上前,立于五人面前。“賜信物,定身份,立契約!”陸文淵面前,托盤中是一枚長約三寸、通體如墨玉、卻溫潤內斂的細針。針身并非光滑,而是布滿了極其微小的、如同活字印刷般的金色凸點,細看竟是無數微縮的典籍文字!此乃“文心硯針”!取材自白鹿洞千年古硯之精粹,融文脈之力于方寸,可破邪祟禁制,可引浩然正氣,更是指引文脈地脈的“定星針”!董小暖面前,托盤中是一枚青翠欲滴、形如一片舒展靈茶葉的玉符。葉脈清晰,流淌著溫潤的碧光,散發著令人心神寧靜的草木清香。此為“杏林茶符”!以廬山靈茶樹王之心葉為基,浸潤杏林秘境生機本源,持之可清心辟穢,溝通靈植,更能增幅醫道之力,調和五行生機!云渺面前,托盤中是一枚非金非木、形似倒扣茶盞的玄色令牌。令牌表面光滑如鏡,內里卻仿佛蘊藏著一片旋轉的云霧星海,與她的三界盞隱隱共鳴。此為“三界通符”!同盟情報中樞的象征,持此符可借同盟之力穩固茶鋪空間,更能在危急時刻向所有同盟成員及精怪盟友發出跨界求援信號!蘇音面前,托盤中是一枚小巧玲瓏、呈水滴狀的玉佩。玉佩色澤溫潤如象牙,一面浮雕著鎖江樓塔的微縮圖景,另一面則刻著一個小小的戲臺圖案,隱隱有風鈴清音流轉。此為“鎮魂戲佩”!由鎖江樓塔千年風鈴精魄與蘇音的鎮魂戲鈴共鳴所化,能穩固神魂,抵御精神侵蝕,大幅增幅音律之力,更能與鎖江樓塔產生更深層次的守護共鳴!陳默面前,托盤中是一枚沉甸甸、呈暗金色、造型古樸如古代令箭的令牌。令牌上并無繁復花紋,只有中央一個蒼勁有力的“俗”字,周圍環繞著極其細微的瑞昌剪紙紋路、修水金星硯點、草編索的絞股痕跡等九江非遺元素。此為“百工令”!代表著同盟對其“俗骨”之道的認可,持此令可調動同盟部分資源用于民俗法器煉制與修復,更可憑此令請求各地非遺傳承人協助,是整合、激活民間守護力量的樞紐!五人鄭重地接過屬于自己的信物。在指尖觸碰到信物的剎那,一股溫潤而強大的力量瞬間涌入體內,與他們的本源之力水乳交融!信物微微發光,仿佛被注入了靈魂,與他們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聯系。“信物在身,契約已成!”周老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在廳堂內回蕩,“自今日起,爾等便是‘九江守護同盟’之‘五衛’!文脈衛、醫心衛、茶韻衛、戲魂衛、俗骨衛!當以身為盾,以命為燭,共守潯陽靈樞,護我山河無恙!”“共守潯陽,護我山河!”廳堂內,所有同盟成員,無論人、妖、隱世者,齊聲應和!聲音匯聚成一股無形的洪流,沖破了煙水亭的結界,在甘棠湖面激起層層漣漪,仿佛宣告著一個新時代守護力量的正式崛起!儀式結束,眾人并未散去。五位新晉的“五衛”被同盟核心成員圍住,或勉勵,或交代任務,或交換情報。石大力拍著陳默的肩膀哈哈大笑;漪瀾向云渺低語著最新的水族動向;剪婆和石佛看著陳默腰間的“百工令”,眼中滿是期許;董小暖則被幾位隱世醫修拉著探討凈化血毒的心得;陸文淵則與白鹿洞的守閣人低聲交流著文脈節點后續的穩固方案…夜色漸深,煙水亭的燈火依舊明亮。同盟的成立并非終點,而是一個更宏大、更艱難征程的起點。蝕淵會的陰影依舊濃重,靈樞的危機遠未解除。當五人終于走出煙水亭,站在九曲回廊上回望夜色中靜謐的甘棠湖時,城中喧囂的霓虹在不遠處閃爍,尋常百姓家的燈火星星點點。“真安靜啊…”云渺輕聲感嘆,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三界通符”光滑的表面。“是啊,他們還不知道,黑暗離得有多近。”陳默握緊了腰間的“百工令”,那粗糙的質感帶來一種奇異的踏實感。董小暖望著遠處醫院大樓隱約的輪廓,低聲道:“所以,才需要我們站在暗處。”蘇音頸間的“鎮魂戲佩”在夜風中發出微不可聞的清音,她眼神堅定:“那就守好這萬家燈火。”陸文淵沒有言語,他攤開手掌,那枚墨玉般的“文心硯針”靜靜地躺在掌心,溫潤微涼,仿佛承載著千鈞之重,又仿佛連接著腳下這片土地綿延不絕的文脈心跳。他抬頭,望向九江城璀璨而平凡的夜空,輕輕握緊了手掌。硯針、茶符、戲佩、俗令,還有董小暖貼身收好的杏林針…五件信物在夜色中流轉著各自獨特而內斂的光芒,如同五顆在暗夜中悄然點亮的星辰。煙水亭的倒影在湖面輕輕搖曳,第一卷的故事,在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與無聲的誓言中,畫上了句號。而守護潯陽的漫漫長路,正從這燈火闌珊處,正式啟程。前方,是更加洶涌的暗流,是蝕淵會猙獰的獠牙,是靈樞深處更深的秘密,也是屬于“潯陽五衛”并肩作戰、書寫傳奇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