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六年底,中學畢業
- 覺醒時代,家父閏土
- 言歌特斯拉
- 2024字
- 2025-06-13 19:03:13
十二月,報紙上的一條新聞整的沸沸揚揚的,京城大學的幾名學生夜宿八大胡同,還與人起了爭執大打出手。連最高學府都出了這樣的事情,讓上頭很不滿意。
讓蔡先生來當京城大學的校長,想著一改京城大學的風氣。
這一天蔡先生去了教育部,見了教育總長:“這次我是來向你請教的,黎黃坡抽了什么風,連下三道金牌,讓我就任京城大學的校長,所謂何因?”
教育總長:“黎大總桶啊被段大帥擠的夠嗆,他想做點實事邀買人心和段大帥抗衡,這武的不行,他就來文的。正趕上京城大學出了丑聞,他就趁機撤了段大帥的親信,胡校長的職務。您上任,自然是眾望所歸了。”
目前府院之爭,就是黎和段在爭權。
蔡校長:“目前的京城大學風氣很不好,我可不想蹚這個渾水啊。”
教育總長:“子民言不由衷了吧,你人都到京城了,不正說明了你的態度了嗎。”
蔡先生是才從法蘭西回來不久。在法蘭西從事學術研究,留歐的三年時間里,又編撰了不少哲學美學著作。袁大頭死后,很多流亡海外的革命進步人士紛紛歸國。
蔡先生:“知我者,兄也。坦率的說呢,這次北上的時候,我還專門去拜訪了孫先生。先生和我一席之談,他希望我能把京城大學的校風扭轉,創建能躋身于世界的一流學府。
先生還希望我樹中國現代教育之旗幟,希望我能為國家早點培養棟梁之材。是啊,教育救國,科學救國,人才救國,這正是我追求的理想。”
教育總長:“當前百廢待興,開風氣之先的莫過于陳先生所興起的新文化。最有吸引力的也莫過于陳先生所高擎的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
普及科學與民主,根子在教育。兄若能借京城大學這塊寶地改革創新,重振我中華民族就有了依托和希望。”
蔡先生:“兄之所言,正是我之心志。我馬上去回復黎,盡快去京城大學走馬上任。”
教育總長:“兄且慢,這任要上,譜也要擺。兄要想干出一番事業,非要動一番心機不可呀。我知道你在革新教育上有一套成熟的想法,但是要想實現你的志向,必須要國府滿足你開出的條件。
經費充足,人才濟濟,權力下放。如果沒有這三條,你的圖紙就是設計的再好也是瞎耽誤功夫。”
蔡先生:“有兄給我籌謀,京城大學的校長,我當定了。”
十二月末,各個高等中學都開始了期末考試。
同往常一樣,張祈笙做起題來非常輕松,基本上只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就把整張卷子給做完了。再次是全甲的成績,順利拿到了一中的畢業證,也算是有了中學的文憑。中學文憑,現在的中學文憑可了不得,去當個小學教員肯定沒啥問題,每個月少說也有個十幾塊大洋。
考試完后,又寫了好幾篇白話詩給上海寄了過去。
上海。
新青年編輯部。
“太好了,咱們要在17年給全國民眾獻上一份新年大禮,視之,一口氣寄來了八篇白話詩,還有這個文學改良芻議。”
“視之的白話詩我也讀過,說老實話,還是張笙的白話詩寫的更好。”
現在國內的白話詩剛剛萌芽,不成體系。而張祈笙用的還是七八十年代的經典現代詩,自然水準高了很多。
陳先生:“這篇文學改良芻議太好了,放頭版。”
“視之現在沒名,全國沒幾個人知道他,萬一讀者不買賬,咱們賠不起啊。”
胡視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師從杜威。杜威,美利堅實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大教育家。
他的教學論,從做中學,思維與教學,兒童與教師論,倫理學理論,是以后干教育的都會去學,去了解的一些東西。
陳先生:“張笙不也是一樣,沒有名氣,那時候全國都沒有人正式在報紙雜志上發表白話詩。而我們青年雜志好幾期都把張笙的白話詩放在了頭版。反響很好,讀者很喜歡,買賬。
而視之的這篇文學改良芻議很有影響,放頭版。”
“不是文學革命嗎?怎么變成改良了,這小子你不是怕了。”
陳先生:“青年人有顧慮可以理解,改良就改良吧。下一篇還是我來寫吧。”
“是啊,扛大旗的還得是重輔這樣的名流,視之是后生,打個沖鋒就行了。我還想跟你商量一下招股的事情呢。在京城有好多的文化商人,非常看好咱們新青年雜志,更看好你重輔,都想積極地投股。最近我們要去一趟京城。”
陳先生:“好啊,我正想去看看呢,新文化的運動,京城要是不動,叫什么運動啊。新青年要是京城沒人捧場那算什么影響力,我看這事不能拖,下周,下周我們就動身去京城。”
京城。
中學畢業了,接下來就是考大學。
文憑是很重要的,有了文憑之后做什么事情都會輕松一點。
蔡先生要當京城大學的校長的消息在報紙上也都報道了。
張祈笙想的就是要考京城大學,京城大學是全國最高學府,前身京師大學堂,只要到了這個學校,畢業出來都能混的不錯,大多都是要做官的。
京城大學的入學考試,張祈笙很有把握。
畢竟他在一中的時候就是第一,考取京城大學想來沒問題。
為了更大把握,再多做了些準備。這段時間白天都去了京城書社借書看,或者就在書社看書,或者從書社借了書回來在紹興會館看。
這兩年來,張祈笙可以稱得上是博覽群書了。
再加上上輩子的記憶,過目不忘,張祈笙肚子里的墨水很多。
應付半個月后京城大學的入學考試應該沒什么問題。
之前給新青年投稿的兩首詩還是汪國楨先生的,《我不期望回報》和《我微笑著走向生活》。先生的白話詩,大多都入選了以后小學或中學的教科書的。能上教科書的必然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