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街坊最近都說,季桀人變了,變得生分疏離,似乎也不太愛和村里人打招呼,就算和他主動攀談兩句也感覺沒啥耐心,總是匆匆結束話題。
可想到他經(jīng)歷過的一切,大家也就釋然了,村里人的想象力可是非常豐富的,麗嬸覺得季桀也許正經(jīng)歷人生最痛苦的低谷期,畢竟他半只腳掌連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從背后望去甚至連身子都有些佝僂,著實可憐。
同時季桀身體又大面積燒傷,丑陋的傷疤讓他盡管大夏天也被迫穿著長袖風衣,把身子裹得嚴嚴實實,就這樣的狀況還怎能要求別人繼續(xù)樂觀開朗。
只是議論紛紛的眾人不懂,他們在可憐季桀,而季桀卻在暗中可憐他們。
在過去的半個多月里,季桀通過李叔的幫忙,在補償?shù)轿坏那疤嵯拢瑢⑹O碌氖畮准易羧哭D租到同村別的樓里。
同時李叔還聽說季桀和一家新成立的連鎖青年公寓品牌簽了十二年的租賃合同,又在城管大隊熟人的幫助下,很快走通土管消防等各方關系,預計七月十五就可以“全面開工”。
而季桀則在緊貼著紅中村的中高檔小區(qū),銘創(chuàng)洪都花園租了套二室一廳的房子,但其實是齊昭珩名下的閑置公寓,因此房租季桀是沒打算給的。
季桀每日兩點一線,起早貪黑,幾乎天沒亮就一個人扎進樓里各種敲敲打打摸索著什么,餓了就點外賣也不露面,甚至連下樓到對巷找李叔吃碗豬腳飯都不愿意。
季桀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撲在了樓房改造上,他預計從七月中旬開始算起,最晚10月底必須順利完工。當然真火力全開是不需要這么長時間的,季桀完全就是打算慢慢悠悠親自上場磨洋工,同時也以此為借口進一步減少和外頭的接觸。
只是季桀并不要求這棟樓真的最終處于完工狀態(tài),而是和齊昭珩商量好了,三個月后找個借口讓那家簽約的公司以資金鏈斷裂宣告破產,然后整棟樓對外宣稱工程爛尾。
這樣的好處就是屆時底下一半樓層可以直接廢棄,以此來轉移注意力,畢竟這種不封窗且門戶大開的毛坯爛尾樓應該沒多少人愿意登門“拜訪”。
但開工在即,他首先要把整棟大樓的基礎構造重新鞏固一遍。當初季家搶建這棟樓房時盡管到處舉債借款,但基礎用料都是極好,本來當時打算是起到12層高,后來因為時間緊迫臨時封頂,因此鋼筋承重方面沒有問題。
可季桀為了在部分樓層增加鋼板和儲備一些重型物資,在反復勘測后仍舊決定增加兩組鋼筋承重柱。
當然開工后用單向可視的材料罩住搭起裝修支架的樓體,以及疏通關系打點上門檢查人員,那都季桀也早已安排妥當。
整棟樓改造的核心原則首先是隱蔽性,即所有改造和物資運輸必須融入“翻新公寓”的合法外衣,其次是至少在末日爆發(fā)后的3-5年,無需外出也能維持基本生存與健康。
當然實際考慮到有4層儲存室的加持,單純?yōu)榱嘶钪档蜕钯|量也完全可以茍活上三五十年。
改造的關鍵還要還有水、能源、和新風系統(tǒng)的多重備份,以及物理防御能力。
但有趣的是季桀率先考慮的是醫(yī)療系統(tǒng)。
盡管季桀此刻已經(jīng)完成了一定程度的身體異變,但正因為身體目前處于一個持續(xù)變化的過程,他才把醫(yī)療系統(tǒng)作為整個生存的首要核心。他的思維習慣于居安思危,把事情往壞的方面作想,自己的身體萬一哪一天開始突然惡化,那打入自己的異種基因不再能幫助自己,那他也得留有后手。
而在他的醫(yī)療物資清單里,是按箱計算的大量囤積各種藥物,包括抗生素類、止痛消炎類、外傷處理類、抗真菌抗過敏類、腸胃道和慢性病管理等藥物,當然長期單調飲食也需要維生素補充。
又在設備上,諸如紫外線消毒燈、血壓計體溫計、小型高壓蒸汽滅菌鍋以及基礎外科器械包和氧氣瓶等設備也一應俱全。
設備和藥品的購買操作上,季桀可管不到那么多,齊昭珩會處理一切,比如用某個不知幾級的子公司申請開個診所,用申請到的執(zhí)照來進貨。
當然一直萬事順意末日不來,那這種貍貓換太子的違法違規(guī)操作,肯定是會暴露的,可末世來臨,監(jiān)管又能管到何年何月?對于齊昭珩而言,末日是一種賭博,未雨綢繆是一種人生安全的投資,僅此而已。
但對于季桀來說,末日是必然的結果。
至于醫(yī)療這一塊,季桀在九層會設置一間藥物儲存室以及一間醫(yī)療室,通過被動干燥保持濕度存放藥品。盡管季桀想不出自己是否真有機會用到這些房間和設施,但出于有備無患的全局思考,他當然不可能落下。
至于醫(yī)療機械設備其實并不占多少空間,都是通過花錢剁手買買買就能填滿庫存,一個人就算天天吃藥也占用不了多少空間。
可真要想活的長久還是看生命線上的能源系統(tǒng),這也是季桀最為頭疼犯難的環(huán)節(jié)。季桀的目標很明確,他希望能夠滿足照明、通風、基礎冷藏和悠閑娛樂用電等基本需求。
在這棟自檢樓里設計方案,他粗略設計的是太陽能發(fā)電為主、化學能發(fā)電為輔助、人力發(fā)電做應急兜底的多層冗余方案。
最大工程當屬太陽能發(fā)電這塊,理想狀態(tài)下要在樓頂建多一層半開放式的棚子,頂部安裝高效單晶硅光伏板、配合百伏大容量鋰電蓄能系統(tǒng)、MPPT太陽能控制器和逆變器使用。
假設安裝最大輸出功率為30千瓦的發(fā)電系統(tǒng),可能需要150平米的空間,按照淵城原本年均日照4小時每天的輻射量,正常也有日均發(fā)電超100度。
但實際上根據(jù)巨樹附近空氣被高度污染后的日照情況來看,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日均發(fā)電極可能遠低于預期,甚至僅有當前日均的十分之一。
幾度電可不夠日常冷藏、燒水做飯、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使用,為此季桀也只能囤積足量的燃氣罐以備不時之需。
只是蚊子再小也是肉,何況現(xiàn)在也無法預測未來地球氣候改變下的光照情況,因此這套太陽能系統(tǒng)是必須的。
其次則是化學能發(fā)電。這套系統(tǒng)需要一臺甲醇燃料發(fā)電機,但工作時將會伴隨著較大的噪音和氣味,因此就算在放置發(fā)電機的房間做了極致的靜音和減震處理,也盡量少用。
同時燃燒時所產生的廢氣也需要專門管道排離。
當前政府嚴管下,想要大量購買囤積汽油柴油是不可能的,這點就算齊昭珩怎么打點關系也難辦。但甲醇相對容易購得,不過這玩意兒是消耗品,如果每日都燒那么不出一兩年也很快會用完。
除了這兩套主要的發(fā)電系統(tǒng)外,季桀還留了數(shù)臺高效的手搖及腳踏發(fā)電機。這些設備一方面是給自己日常鍛煉使用,另一方面則是在前兩者都完全失效的情況下,作為緊急提供小額電力需求的設備使用。
只是季桀很清楚,與許多影視作品中展示的效果截然不同,不管是手搖還是腳踏發(fā)電,其能量轉換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季桀試過給手機充滿電,需要老老實實努力蹬踏兩個多小時,這得吃好多碗米飯才能補充回來。
能源的問題姑且解決,食物與水作為生存基礎就緊隨其后。水資源的問題其實相對比較容易,首先是在屋頂安裝巨型水箱,這也是季桀反復測量加強房屋承重結構的重要原因。
在11層上除去光伏板外找個地方,從原有的承重柱上立鋼柱搭建鋼平臺上,使用304不銹鋼焊接生活并聯(lián)水箱水箱,儲存?zhèn)€二三十噸水沒有問題,假設極端情況一直不下雨,那么每日保持12升的日常用水,20噸水也夠用幾年。
至于雨水裝置,根據(jù)以往淵城的年均降雨其實并不需要過分擔心擔心。倒是凈化過濾需要上心,反滲透凈水器自不用說,儲備大量的活性炭、砂濾設備,以及大量凈水藥片也很重要,UV紫外線燈也備好,季桀根本不敢想象這些天空中落下的未來雨滴到底內里會有多少奇怪的微生物。
除此之外,額外購買的各種容量的大小礦泉水瓶罐,可以備滿幾個房間。
只是對于整棟樓房而言,除了空氣陽光和水,其它所有物資都只能內部消耗,特別是糧食儲備那絕對是用一天少一天的。
季桀把食物分為兩大核心,一個是存消耗的長期儲備糧。真空包裝的大米、面粉、豆類和燕麥等等。當然罐頭大軍王道,據(jù)說最長有百年前的罐頭至今仍可使用。大量的壓縮餅干、軍用罐頭包含各種肉類、還有水果蔬菜罐頭等等。
其余還有奶粉蛋白粉、蜂蜜、油鹽等各種作料,滿滿當當堆滿一層,按照每日最低熱量兩千大卡計算,百來平米輕松儲備十年分量,吃喝這塊季桀根本不愁。
除了這些能夠長期放置的儲備糧外,季桀還設想在天臺棚下,即太陽能板下種植些簡單的耐陰葉菜,同時還設置一層安排足夠空間,放置多層栽培架,使用高效LED生長燈,以紅藍光譜為主,種植弱光、生長快、營養(yǎng)價值高的作物,如豆芽、蘑菇、生菜菠菜和微型番茄等。
不過后者的暗室栽培需要配合水培系統(tǒng)和足夠的營養(yǎng)液與菌包、加上還需嚴格用電,季桀對其具體成效并不太抱希望。
能源與吃喝問題解決了,接下來還有保暖方面的問題,這點考慮絕對算得上未雨綢繆,原本淵城地處亞熱帶地區(qū),年平均溫度都有十幾二十多度,特別是夏日經(jīng)常在三十多度,本談不上什么保暖,可考慮到巨樹爆發(fā)后的氣候改變,光照減少也許會導致進一步的氣溫變化,季桀仍舊在十層生活區(qū)對外墻內側和外窗縫隙進行了設計,加裝了保溫板的同時也把窗戶更換為三層真空玻璃窗。
至于其他措施,季桀儲備了部分羽絨服、抓絨衣褲和保暖內衣等設備,甚至還準備了兩袋發(fā)熱暖寶寶。
有保暖的需求,就有進一步的冷藏需要,兩臺高能效的直流壓縮冰箱注定會成為耗電大戶,將其直連太陽能板的儲能系統(tǒng)上,主要用于保存必須低溫的藥品和一些高價食物。
季桀也想好了,非必要不冷藏大量食物,大批冷凍牛羊肉儲存需要很高的穩(wěn)定電力供應,這在實際能耗并不劃算,圖幾口好吃的浪費寶貴電力,并不值當。
在解決了以上這些生存的主要矛盾后,季桀進一步關注隱秘系統(tǒng)。在他的設計里,會針對加裝隔音氈、隔音棉、減震龍骨、阻尼隔音板等,對外聲稱自然是為了提高公寓私密性及舒適度。
同時盡量選用靜音電器,并且所有設備安裝在隔音房且加裝減震墊。
在安保系統(tǒng)方面,從六樓起,入口和外墻內部夾層將加裝三毫米厚的鋼板,部分土墻內嵌鋼筋網(wǎng)加固。同時所有入口,特別是6樓及11樓天臺出入口處,更換為更堅固的落鎖防爆門,窗戶使用防盜網(wǎng)及防彈玻璃,且全部用單向可視材料封窗以及內部搭配全遮光窗簾。
又說到出口問題,常規(guī)電梯和樓梯間是鋼筋混凝土柱和剪力墻組成的,會有很大面積墻體是磚體,入口處已經(jīng)換了高規(guī)格的防爆閘門,那么原本設計好的電梯間的墻面也用鋼筋混凝土堵上。
光是被動防御也不夠,監(jiān)控預警系統(tǒng)上,季桀打算在1-5層的廢棄區(qū)埋入磚縫管道口等隱蔽位置安裝針孔攝像頭,覆蓋樓棟入口。
因此季桀又打算在底層窗戶圍墻上布置隱蔽的紅外傳感器,也在一口四個角落大搖大擺放置高清廣角攝像頭,掐去運作指示燈,讓其隱蔽工作。
樓房大致方向的改造和基礎生存物質儲備計劃也就這般,不過季桀還有最后一步?jīng)]有解決,他可不想永遠被禁錮在這個小小的樓房里,他除了單純的被動防御,他還需要有還手能力。
可就九夏國的整體環(huán)境下,合法渠道獲取攻擊性武器極難,因此這一部分也需要齊昭珩冒風險幫忙。一些運動和狩獵用的弓弩是不錯的選擇,只需要高呼體育愛好和合法手續(xù)就行,這玩意兒在季桀手里威力大且安靜,就是裝填速度較慢且需要一定時間練習。
射釘槍改裝也不錯,切不能低估季桀手搓機甲的動手能力,只要工具到位,這種程度的暴力武器季桀輕松拿捏。
近戰(zhàn)工具上,長矛砍刀和消防斧都需要備上,撬棍作為多功能工具應用場景廣闊。
防御工具倒是容易獲取,防爆盾牌等護具想買就有,畢竟不是殺傷性武器,沒有過多的購買限制。
作為一個動手達人,季桀還最后會安排一個房間做工具房,畢竟末世來臨仍有各路變數(shù),他的設想里幾乎要搬入小半個五金店,從基礎工具的頂級套筒扳手、螺絲刀、鉗子、錘子、鋼鋸、銼刀等,再到各種規(guī)格的鋼材、鐵絲、銅線、繩索、膠水、軸承、齒輪、鏈條,以及常用電子元件、電烙鐵、焊錫松香等,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直到這一步,季桀看著超過百頁的草稿廢紙,才勉強覺得這棟大隱隱于鬧事的末日堡壘,有了些許的安全感。
一切就緒,就等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