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質,怎么了?”
李元嘉沖過去問。
“十一叔,您做的冰糖葫蘆太美味啦!”
李麗質贊道。
表情和肢體動作都甚是夸張。
“你個小鴉頭,往后莫一驚一乍的,嚇死十一叔了。”
“嘻嘻…是十一叔一驚一乍的呀,兒家就是很普通的稱贊呢。”
“小鴉頭!”
李元嘉刮了刮李麗質的瓊鼻。
小家伙也不躲,就那么仰著小腦袋,傻兮兮的笑。
“十一叔,奶茶也甚好。”
李承乾、李恪、李佑異口同聲道。
“以后,每日十一叔都差人給你們送來。”
“好耶!”
“娘,娘也嘗嘗,冰冰的甜甜的,可好喝了。”
李承乾到底是嫡長子,懂事很多。
“娘不喝,承乾帶弟弟女弟出去玩,娘有事與十一叔說。”
“好!”
孩子們歡快的跑出承乾殿。
長孫氏幾女,臉上的笑容消失,轉而露出擔憂之色。
“宋…瑞奴,我家二郎…”
長孫氏想問又不敢問。
“二兄甚好,至尊馬上給二兄平反了,他北上不是通敵賣國,而是趁突厥兵南下,收復朔方并斬殺賊首梁師都!至此,大唐距離完成統一的歷史重任又進一步。”
李元嘉道。
三女頓時松口氣,轉憂為喜。
“瑞奴,多謝告知!某…某…”
長孫氏結結巴巴的,應是有事相求。
“阿嫂,某認為當修書告知二兄家中近況,剛好,某亦欲修書與二兄報平安,屆時可一并送往朔方。”
李元嘉道。
長孫氏感激點頭。
十一郎真是太善解人意了。
“那便勞煩瑞奴矣。”
三女起身尋來筆墨,而后頭抵著頭小聲商討著。
一炷香后,書信寫好。
“拜托瑞奴。”
長孫氏將書信遞去。
“阿嫂客氣。某還有事在身,不便久留,若有事阿嫂遣人至千秋殿尋某便可,二兄未歸,某當代其照扶家小。”
李元嘉起身告別。
長孫氏幾人,送至承乾門。
最遠也只能送到此,她們是被禁足了的。
“十一叔,冰糖葫蘆冰糖葫蘆!”
李麗質奶聲奶氣的提醒。
“安!”
李元嘉比了個ok的手勢。
此番前來,其一是與長孫氏有舊。李世民不在,他要承擔照扶之責,免得被哪個不開眼的欺負了。
其二,萬一李世民打回來呢,是吧。
離開承乾殿,李元嘉又帶人去往萬春殿。
路程不算近,出承乾門過百福門,經千秋殿再過宜秋門,來至大興宮標志大殿兩儀殿,再往東便是獻春門,而后抵達萬春殿,差不多兩里路。
李元嘉的小短腿緊著倒騰,終于是到了。
他算是親身感受郭大爺所言,家里太大從廚房去客廳得開車是什么感覺了。
一個字,累!
得尋機會向老爹討個宮內騎馬的手敕,或者讓太府寺弄個自行車出來?
武德年間,因兵革未定,將少府監廢除,所轄諸暑隸屬太府寺。
百工技巧諸事,也便只能去尋太府寺。
此外也可尋尚書省所轄工部,但工部屬于國家權力機構,太府寺更側重服務皇帝。
李元嘉來到萬春殿,并遣人通報。
“十一弟!”
不多時,萬貴妃的女兒九江公主顛兒顛兒的跑出來。
一把將李元嘉抱住。
“女兄,這是作甚?男女授受不親的!”
李元嘉無語道。
九江公主歲十一,為萬貴妃次女。
長子李智云,被隋將陰世師處死于長安,終年歲十四。
究其原因,李建成要負首要責任。
李淵起義前,讓家眷逃往太原匯合,李建成擔心父親已經起兵,恐官府追責,僅帶嫡子李元吉逃走,而將豎子李智云拋下。
萬貴妃一直對此事耿耿于懷,故而在站隊時,毫不猶豫支持李世民。
害子之仇,不共戴天啊!
如今,李世民敗了,李建成還是太子,她這個貴妃的日子也不好過。
唐制,皇帝后宮除獨一無二的皇后外,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均為正一品,是為四妃。
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均為正二品,是為九嬪。
此外還有正三品婕妤九人,正四品美人九人,正五品才人九人,正六品寶林二十七人,正七品御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采女二十七人。
制度上,皇帝的女人有一百二十二人,但實際上,后宮佳麗三千也不是夸張,大興宮內的宮女何止三千呢?
貞觀初年因財用匱乏,簡放出宮的宮女都不止三千。
唐中宗李顯年間,皇帝心血來潮,縱宮女數千出游賞燈,“淫奔”者甚眾。
終唐一朝,宮女最多為唐玄宗時期,兩京宮女共四萬余,最少為唐昭宗時期,約么千八百人,平均在萬人以上。
李淵的皇后為穆皇后竇氏,隋大業九年病逝于涿郡,終年四十五歲。
故而,自李淵登基至今,后宮后位無主。武德初欲立宇文昭儀為后,然其固辭不受。
之后李淵就沒怎么提及此事,現在后宮是萬貴妃代行皇后之職。
不過!
尹德妃和張婕妤,一直覬覦后位。
尤其是張婕妤,深受李淵寵愛,且又沒有生育能力,在諸嫡子爭儲的情況下,機會還蠻大的。
言歸正傳!
“切~到底是長大了呀,兒時過家家,汝可沒少摸兒家的手。”
九江公主撇撇嘴。
“女兄,慎言慎言,某給你帶了好吃食。”
李元嘉趕緊轉移話題。
兒時的事,也不是他干的啊,純屬替原主背鍋。不過,自穿越至今,他與九江公主也是關系甚密。
“哼~這還差不多,對了老十一,汝被二兄擄去草原,一定遭了許多罪,吃了許多苦吧,快讓女兄檢查下,有沒有傷到哪里?”
九江公主說著,便上手亂摸。
“女兄休得胡言,某不是被二兄擄走的,是共赴之,往后就這么說,知否?”
李元嘉很是認真的提醒道。
“為何讓兒家撒謊?”
九江公主瞪著大眼睛問。
李元嘉也不好解釋,反問道:“冰糖葫蘆好吃不?奶茶好喝不?”
“嗯嗯,仙品!”
九江公主猛猛點頭。
“以后還想吃,便這般說。”
李元嘉威脅道。
“……可!”
九江公主終是抵不住美食的誘惑,只能選擇出賣人格。
兩姐弟入萬春殿。
李元嘉恭恭敬敬的行長揖禮。
“姨妃萬福。”
“瑞奴快起身,往草原一遭,身形皆瘦,吃了許多苦吧!”
萬貴妃關心道。
“讓姨妃掛念了,二兄還蠻照顧瑞奴的。”
李元嘉行禮后,便讓小桌子小凳子等侍人將禮品抬進萬春殿。
“姨妃,都是些古玩字畫金釵步搖,還有些吃食。”
送禮也是門學問,長孫氏失去秦王護佑,秦王府資產也罰沒充公,缺的是金銀玉帛。
而萬貴妃可不缺這些俗物,故而,李元嘉送的是古玩字畫水粉頭飾。
“瑞奴前些時日送的字畫妾還沒賞玩呢,此番怎得又送?且,妾更喜瑞奴的詩詞字畫,昨日瑞奴于兩儀殿所賦二詩,妾聞之甚為嘆服,不愧為神童仙子矣。”
萬貴妃贊道。
“瑞奴薄才竟得姨妃青睞,不勝榮幸,瑞奴于此獻拙,另書一副,以贈姨妃。”
李元嘉道。
“彩!”
萬貴妃道。
盞茶之時,李元嘉筆走游龍,一氣呵成。
萬貴妃吟誦道: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甚好!甚好!”
“只解疆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萬貴妃心服口服,復又看向李元嘉。
可惜,非是后出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