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征程
書名: 華娛之頂級導演作者名: 墨染一青衫本章字數(shù): 2358字更新時間: 2025-07-13 00:59:10
2月14日,情人節(jié)。首都機場國際出發(fā)大廳人流如織,空氣中彌漫著離別的氣息和免稅店香水的甜膩。
曹煜背著個半舊的黑色雙肩包,手里拎著一個沉甸甸、保護嚴實的方形手提箱——里面是《活埋》的放映拷貝,他此行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行李。
他穿著那件標志性的黑色羽絨服,圍巾拉得很高,只露出一雙深邃的眼睛和挺直的鼻梁,像一株沉默而挺拔的白楊,立在喧囂的人潮邊緣,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鼎天工作室的兄弟們和范兵兵都想來送,被他硬攔住了。“又不是不回來,”他當時說,語氣平淡卻不容置疑,“人多眼雜,麻煩。”
經(jīng)濟艙的座位狹窄。曹煜將裝著拷貝的箱子小心翼翼塞進前方座椅下方,自己才側(cè)身擠進去。剛坐下,一股淡淡的香水味靠近。
“先生,歡迎登機。請問需要毛毯嗎?”聲音溫柔悅耳。
曹煜抬頭,對上一雙畫著精致眼妝、帶著職業(yè)化甜美笑容的眼睛。
是負責他這一片區(qū)域的空姐,年紀很輕,看到他抬起的臉時,眼神明顯亮了一下,笑容里的職業(yè)化淡去幾分,多了些真實的驚艷和好奇。
“不用,謝謝。”曹煜聲音低沉,帶著欣賞的目光,,目光禮貌地掃過對方胸牌,隨即垂下眼瞼,拿出隨身帶著的劇本筆記翻看,擺明了不想被打擾。
長途飛行枯燥。曹煜大部分時間閉目養(yǎng)神,或者在筆記本上涂涂寫寫。
偶爾起身去洗手間,或是接過空姐遞來的餐食飲料。他始終沉默,周身散發(fā)著一種生人勿近的疏離感,但這反而更引人注目。
他那張在昏暗機艙燈光下依然輪廓分明、氣質(zhì)獨特的臉,像一塊磁石。
一次遞飲料時,那位年輕空姐的手指似乎“不經(jīng)意”地輕輕擦過他的手背。曹煜微微蹙眉,沒說什么。
快抵達柏林前,空姐再次過來檢查安全帶,俯身時,一張折疊得小小的紙條,悄無聲息地滑落在他攤開的筆記本上。
曹煜愣了一下,拿起紙條。上面是一串數(shù)字,后面還畫了個小小的笑臉。
他抬頭,那空姐已經(jīng)走到通道盡頭,回頭對他俏皮地眨了眨眼,做了個“打電話”的手勢。
曹煜捏著那張帶著香水味的紙條,臉上沒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掠過一絲極淡的、近乎無奈的荒謬感。他將紙條隨意夾進筆記本,再沒看一眼。
窗外,舷窗下已經(jīng)能看到歐洲大陸被薄雪覆蓋的、整齊而陌生的田野。
柏林泰格爾機場(Tegel Airport)。空氣清冷干燥,帶著異國的氣息。
曹煜隨著人流走出廊橋,踏上德國的土地。他緊了緊背包帶,護好手提箱,眼神警惕地掃視著指示牌上陌生的德文和英文。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鉛灰色的柏林天空,寒意似乎能穿透玻璃。
他正尋找著“Arrivals”和接機人員的指示牌,一個熟悉的中文交談聲飄了過來,在充斥著各種語言的機場大廳里顯得格外清晰。
“……應該快了,取完行李我們就去酒店安頓。小帥導演說晚上和制片方碰個頭……”
“嗯,好。圓圓,你累不累?飛機上睡了一會兒沒?”
“還好,就是有點冷……”
曹煜循聲望去。不遠處,行李轉(zhuǎn)盤旁,站著幾個東方面孔。
為首的男人約莫三十多歲,穿著深色呢子大衣,戴著眼鏡,氣質(zhì)沉穩(wěn)內(nèi)斂,正是他只在資料和學校放映會上見過的王小帥導演。
他身邊站著一位穿著白色羽絨服、圍著紅色圍巾的年輕女孩,清純得驚人,眉宇間帶著初出茅廬的青澀和緊張,是《十七歲的單車》的女主角高圓圓。
旁邊還有兩三個工作人員模樣的男人在照看著行李推車。
王小帥也看到了曹煜。他顯然認出了這個最近在圈內(nèi)掀起巨浪的年輕人,鏡片后的眼神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化為溫和的笑意,主動走了過來。
“曹煜?”王小帥伸出手,聲音平和,“真巧,在柏林見面的第一站居然是機場。”
曹煜有些意外,但很快反應過來,放下手提箱,也伸出手,雖然不喜歡他拍的電影,但還是帶著對前輩的尊重:“王導,您好。沒想到這么巧。”
兩人的手握在一起。王小帥的手很穩(wěn),帶著創(chuàng)作者特有的力量感。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曹煜,目光落在他那個孤零零的手提箱和雙肩包上,又看了看他身后,似乎確認了什么,眼神里多了幾分了然和不易察覺的贊許:“一個人?”
“嗯。”曹煜坦然點頭,沒有絲毫窘迫,“工作室兄弟們走不開,片子要緊,我一個人能行。”
“好!”王小帥重重拍了下曹煜的胳膊,語氣帶著欣賞:
“有股子勁兒!像拍《活埋》的人!”他回頭招呼:
“圓圓,來,認識一下,這就是曹煜導演,跟你提過的,《活埋》的導演。”
高圓圓走過來,清澈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曹煜,臉上帶著禮貌的微笑,微微鞠躬:
“曹導您好,我是高圓圓。恭喜您入圍,您的片子……一定很厲害。”她的聲音清亮,帶著少女的純凈感。
“你好。”曹煜對她點點頭,語氣客氣但保持著距離。他注意到高圓圓眼底的清澈和一絲緊張,和他身邊范兵兵那種帶著野心的明媚截然不同。
這女孩身上有種未經(jīng)雕琢的特質(zhì),難怪王小帥會選她。
“你們住哪里?有車接嗎?”王小帥關切地問。
“電影節(jié)有安排青年影人公寓,接機的人應該在外面了。”曹煜指了指接機大廳的方向。
“那就好。”王小帥點點頭,看著曹煜年輕卻沉穩(wěn)的臉:
“柏林見。好好放你的片子,讓世界聽聽咱們年輕一代的聲音。”
“一定。”曹煜應道,眼神堅定。
王小帥的團隊行李已經(jīng)取好,推著車準備離開。高圓圓又對曹煜好奇地笑了笑,跟著團隊走了,紅色圍巾在清冷的空氣中劃過一抹亮色。
曹煜看著他們一行人推著行李、有說有笑地走向出口,背影融入國際旅客的人流中。
他彎腰,重新提起那個沉甸甸的、裝著《活埋》拷貝的手提箱,背好雙肩包。機場廣播里傳來德語的播報聲,冰冷而陌生。
剛才那一絲在異國他鄉(xiāng)遇到同胞的暖意迅速褪去。
他再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一個人”。
王小帥有他的團隊,有他的演員,有成熟的制片支持。
而他曹煜,只有肩上這個背包,手里這個箱子,和箱子里那部在地底掙扎求生的電影。
但這沉甸甸的分量,反而讓他挺直了脊背。
他不再看王小帥他們消失的方向,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接機指示牌,邁開腳步,獨自一人,堅定地匯入通往柏林的、未知而喧囂的人流。
機場巨大的玻璃幕墻映出他孤身一人的身影,年輕,挺拔,像一柄即將出鞘的、帶著西北風沙氣息的利刃。
柏林,他來了。
帶著他的電影,和他的孤勇。真正的戰(zhàn)場,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