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學校
書名: 華娛之頂級導演作者名: 墨染一青衫本章字數: 2212字更新時間: 2025-07-13 00:58:50
2月13日,京城,離農歷春節的余溫尚存,空氣卻已帶上幾分料峭春寒。
京城電影學院校園里略顯空曠,大部分學生還未返校。
曹煜裹著一件半舊的黑色羽絨服,圍巾拉得很高,遮住了小半年輕銳氣的臉。
他熟門熟路地走向導演系那棟老樓,步履匆匆,刻意避開了可能人多路徑。
王瑞主任的辦公室門虛掩著。曹煜敲了敲門,里面傳來王瑞熟悉的聲音:“進來。”
推門進去,一股暖氣和濃烈的煙味撲面而來。
王瑞正伏案寫著什么,田壯壯則坐在靠窗的舊沙發上,指尖夾著的香煙煙霧裊裊。看到曹煜進來,兩人都停下了動作。
“來了?”田壯壯先開口,聲音低沉,帶著一貫的沙啞。他上下打量了曹煜一眼,目光銳利依舊,深處卻藏著不易察覺的關切:
“看著還行,沒被外面那些聲兒給埋了?”
曹煜扯下圍巾,露出清瘦但精神的面孔,笑了笑,帶著西北口音:
“埋不住。磊哥他們找了個新地方,清凈多了。”他對著王瑞也恭敬地叫了聲:“老師。”
“坐。”王瑞摘下眼鏡,臉上是溫和的笑意,指了指田壯壯對面的椅子:
“柏林的東西都準備好了?簽證、拷貝、放映材料?”
“嗯,都齊了。”曹煜坐下,腰背挺直,不像在工作室里那般松弛,透著一股學生對師長的尊重。
田壯壯沒再說話,只是深深吸了口煙,目光透過煙霧落在曹煜身上,像是在審視一件即將遠行的作品。辦公室一時安靜下來,只有暖氣片輕微的嗡鳴。
王瑞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
“正好你來了,跟你說說柏林那邊的情況。咱們這次,可不是孤軍奮戰了。”
曹煜抬起頭,眼神專注起來。
“剛收到柏林那邊更詳細的官方確認函。”王瑞把文件推給曹煜看,上面印著德文和英文的片名:
“主競賽單元里,除了你的《活埋》,還有一部咱們中國的片子入圍了。”
曹煜的目光迅速掃過名單,定格在一個熟悉的名字上——《十七歲的單車》(Beijing Bicycle)。導演:**王小帥**。
“王小帥導演?”曹煜的聲音里帶著一絲不喜歡。
“對,王小帥。”田壯壯接口道,他用夾著煙的手指點了點空氣,仿佛在空氣中勾勒著這個名字:
“第六代的代表人物了。
他的片子,穩,有韌勁兒,扎根現實,跟你那《活埋》的生猛勁兒,路子不太一樣,但都是咱們中國電影的好苗子。”
王瑞補充道:
“王小帥這片子,聽說籌備挺久,也頗費周折。能進主競賽,也是實至名歸。你們倆這次在柏林,一個代表新生代的銳氣,一個代表中生代的沉淀,也算是華語電影的一次集體亮相了。”他的語氣里帶著欣慰和鼓勵。
曹煜看著名單上“王小帥”和“曹煜”兩個名字并列,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
幾個月前,他還是個在北影廠附近小院里埋頭苦干、前途未卜的學生,王小帥的名字對他來說,是仰望的、業已成名的前輩。
如今,他們的名字卻出現在了同一份代表著世界頂級電影殿堂認可的名單上。這份沖擊,比外面媒體的喧囂來得更真實、更沉重。
“王小帥導演……我知道他。”曹煜低聲說,語氣里多是平靜,“他的《冬春的日子》我看過很多遍。”
“嗯。”田壯壯應了一聲,又吸了口煙:
“他走的是長路,穩扎穩打。你這條路,是炸出來的。柏林那地方,水很深,聚光燈底下,每一步都有人看著。記住,去那兒,是給電影找觀眾,找知音,不是去跟誰比個高低輸贏。”他的目光銳利地刺向曹煜:
“把你片子里的那股‘真’勁兒帶過去,就夠了。別的,都是虛的。”
王瑞也點頭:“田老師說得對。柏林是個大舞臺,也是個大考場。放平心態,好好展示你的作品。學校是你的后盾,我和田老師,還有韓廠長,都看著呢。”他提到韓三坪時,語氣加重了些,暗示著來自更高層面的關注和支持。
“我明白,田老師,王主任。”曹煜認真地點頭,眼神清亮:
“我就是去放電影的。”
就在這時,王瑞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他接起來,聽了幾句,臉上露出笑容:“韓總?……對,曹煜在我這兒呢……好,我跟他說。”
王瑞捂住話筒,對曹煜說:“韓總的電話,他聽說你在這兒,想跟你說兩句。”
曹煜起身接過聽筒:“韓總,您好。”
電話那頭傳來韓三坪爽朗有力的聲音,背景似乎還有汽車的鳴笛聲:“曹煜!東西都備齊了?明天就飛了吧?”
“都準備好了,韓總。”
“好!精神頭聽著不錯!”韓三坪的聲音帶著贊許:
“剛跟老王確認了,王小帥那片也進了,好事!雙喜臨門!柏林那邊,咱們的人會接應你,放映、宣傳都不用擔心,都安排好了!你就給我記住一點——”
韓三坪的聲音頓了頓,透過聽筒傳來一種不容置疑的力度:
“把你西北人的那股子狠勁兒和瓷實勁兒,給我亮出來!甭管外面說什么,放好你的電影!讓那幫老外也聽聽,咱們中國年輕一代電影人的聲音!聽見沒?”
“聽見了,韓總!”曹煜的聲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一些,胸膛里一股熱氣被點燃。這簡單粗暴的鼓勵,比任何文縐縐的囑托都更能抵達他心底。
“行!到時候給你慶功!”韓三坪說完,利落地掛了電話。
曹煜放下聽筒,感覺手心有點汗。他看向田壯壯和王瑞。
田壯壯掐滅了煙頭,站起身,走到曹煜面前。
他個子不高,但那股沉淀下來的氣場卻很有壓迫感。他拍了拍曹煜的肩膀,動作很重,帶著一種長輩對即將遠行晚輩的厚重寄托。
“去吧。”田壯壯只說了兩個字,眼神復雜,有期許,有擔憂,但更多的是信任:
把《活埋》帶出去,也把自己……帶回來。”
曹煜迎著田壯壯的目光,重重地點了點頭。
窗外,清冷的陽光照進來,在他年輕而輪廓分明的臉上投下堅定的光影。
柏林不再僅僅是地圖上的一個點,它成了承載著個人夢想、師長厚望和華語電影新聲音的戰場。
而王小帥的名字,也從遙遠的符號,變成了同行的坐標。他深吸一口氣,辦公室里殘留的煙味和暖意混合在一起,仿佛一種無形的力量注入身體。
“田老師,王主任,那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