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而惑:新世代女性的中年危機
- (美)艾達·卡爾霍恩
- 900字
- 2025-06-05 14:31:21
作者的話
本書采訪的大多數女性,在出現時都沒有姓或完全匿名。我想讓她們感到安全,開誠布公地談論自己的婚姻、銀行賬戶和夜間盜汗的狀況。不過,我可以透露的是,因為她們都屬于X一代[(1)],相當多的人名叫珍妮、艾米或梅麗莎。[1]
除非有必要,我一般不會在書中特地強調這些女性的種族等人口特征,盡管這些特征確實反映了國家的面貌。她們中有單身者也有非單身者,有母親也有無子女者,有黑人也有白人,有亞裔也有拉丁裔,有自由派也有保守派,有基督教福音派也有無神論者,她們幾乎來自包括阿拉斯加州在內的每一個州。
我通過朋友介紹、《O雜志》(O Magazine)社交媒體賬號發布的征集、各領域專家以及線上留言板找到了她們,有時也會在專業會議、游樂場、候診室、教堂、酒吧等。
她們住在鄉村、城市或郊區。有些人工作,有些人不工作,有些人曾經工作,有些人即將工作。她們是攝影師、牧師、技術主管、律師、醫生、教師、電話公司經理。她們的衣服尺寸從0到28+。有些人的中年過得還不錯,但也有很多人在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掙扎著。還有一些人——用她們的話說——在“一切分崩離析”的邊緣。
我選取人群的限制條件有兩條:首先當然是年齡,其次是階層。在這個國家里,極貧困的女性所承受的負擔超出了這本書的范圍,而極富裕的女性,已經有很多真人秀在展現她們的生活了。我關注的是中產階級女性,她們在成長過程中,對機遇和成功有著合理的預期。
每一章都以一句主題引語開篇。這些話是十一位不同女性對我說的,在我看來,她們能夠代表很多人。在這個兩極分化的年代,發現我們在這個年齡有那么多共同點,讓我感到安心,但也有些沮喪。無論政治派別、種族或宗教信仰如何,美國X一代的女性共享許多文化記憶——從《生命的真諦》(The Facts of Life)的主題曲《世界似乎永遠無法實現你的夢想》到關于“挑戰者號”解體時我們在哪里的記憶。我們面臨過許許多多相似的情形。
能夠采訪這些女性是我的榮幸,她們談及自己的恐懼和遺憾時,往往很激動。我問一名女士能否談談自己的中年經歷時,她哭了起來。我以為自己說錯了什么話。難道是我暗示她人到中年,惹她生氣了?但并不是,她是因為震驚才哭的,她一直覺得自己像個隱形人。她說:“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