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曹操的狠辣與劉備的跑路
- 三國演義古話今說
- ry134627
- 10843字
- 2025-07-06 10:53:50
書接上回。話說何進何屠夫,聽了袁紹袁大公子的“妙計”,打算把張讓那幫“十常侍”死太監騙出宮來,然后“咔嚓”一聲,人頭落地,從此天下太平。何進美滋滋地想著,覺得自己真是個大聰明,這計劃天衣無縫。
可惜啊,他忘了隔墻有耳,特別是皇宮這地方,太監們經營多年,眼線遍布每個角落。他跟袁紹在屋里密謀,唾沫星子還沒干呢,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嗖”地飛進了張讓的耳朵里。
張讓一聽,好家伙!何屠夫你夠狠啊!想騙我們出去下黑手?他趕緊把趙忠、段珪、曹節(雖然正史上曹節早死了,但演義里他還活躍著)、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這幾個老伙計(也就是所謂的“十常侍”,其實人數常變,核心就這幾個壞種)叫到一塊兒,開緊急會議。
張讓臉都嚇白了:“各位兄弟,大事不好!何進那屠夫,聽了袁紹那小崽子的餿主意,要假借開百官大會,騙咱們出宮,然后埋伏刀斧手,把咱們哥幾個剁成肉泥啊!”
這幫太監平時勾心斗角,爭權奪利,但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那叫一個團結!畢竟腦袋只有一個,掉了可就真沒了。一個個咬牙切齒,義憤填膺:
“反了他了!”
“咱們不能坐以待斃!”
“跟他拼了!”
“對!拼了!”
蹇碩(這家伙以前還統領過禁軍西園八校尉,有點兵權)拍著胸脯說:“怕他個鳥!宮里的禁軍,還有不少是咱們的人!特別是長樂宮嘉德門那塊兒,咱說了算!”
趙忠眼珠子一轉,陰惻惻地說:“硬拼是下策。何進那廝,仗著自己是國舅爺,大將軍,手握重兵。咱們得智取!他不是要進宮找他妹妹何太后告狀嗎?咱們就在他進宮的路上埋伏!”
段珪補充道:“對!就埋伏在長樂宮嘉德門里面!等他明天早上進宮找太后匯報‘開會’的事,路過那里,咱們一擁而上,亂刀砍死!然后對外就說他謀反,被咱們當場格殺!死無對證!”
“好主意!”十常侍一拍即合,臉上露出了既恐懼又兇狠的光芒。他們立刻開始秘密調集心腹太監和親信禁軍,磨刀的磨刀,備繩索的備繩索,在嘉德門內布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著何屠夫自投羅網。
第二天一大早,何進果然興沖沖地進宮了。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在百官面前演一出好戲,把張讓他們騙出來宰了,根本沒想過自己才是那個掉進陷阱的獵物。他身邊就帶了幾個隨從,大搖大擺地往長樂宮走。
剛走到嘉德門門口,宮門“吱呀”一聲開了,里面走出幾十個太監,領頭的正是張讓、段珪等人。何進一看,心里還納悶:這幫死太監怎么主動出來了?難道知道我要開會?正好省事了!
他剛想開口說“請各位公公隨我去議事”,話還沒出口呢,張讓猛地跳出來,指著何進的鼻子就開罵:
“何進!你個殺豬的屠夫!你算個什么東西!當初要不是我們幾個在先帝面前替你妹妹美言,她能當上皇后?你能當上大將軍?忘恩負義的狗東西!我們有什么罪過,你非要趕盡殺絕?你妹妹何太后都不同意殺我們,你算老幾?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何進被罵懵了,還沒反應過來,只見張讓把手一揮,埋伏在門后、墻角的太監和士兵,“呼啦”一下全沖了出來!個個手里拿著明晃晃的刀槍棍棒,殺氣騰騰!
何進這才知道中計了!嚇得魂飛魄散,掉頭就想跑。晚了!太監們早就把宮門給堵死了!他帶的幾個隨從,瞬間就被砍翻在地。
何進被一群紅了眼的太監圍在中間,成了真正的“甕中之鱉”。他徒勞地揮舞著手臂:“你…你們敢…我是大將軍…”話音未落,無數刀槍已經捅進了他的身體!這位曾經權傾朝野、手握天下兵馬的國舅爺、大將軍何進,就這樣稀里糊涂地死在了一群太監手里,被砍成了肉泥!死得那叫一個憋屈,那叫一個窩囊!
張讓、段珪這幫人殺了何進,提著血淋淋的刀,立刻帶兵沖向何太后和少帝劉辯的寢宮。他們知道,事情鬧大了,必須控制住皇帝和太后,才能有一線生機。
何太后和小皇帝劉辯正在宮里吃早飯呢,突然看見張讓、段珪一幫人渾身是血,提著刀沖進來,嚇得魂都沒了!張讓也不廢話,直接威脅:“何進謀反,已被我們誅殺!請太后和陛下立刻跟我們走!去北宮避一避!”說是“避一避”,其實就是劫持!
何太后一個婦道人家,小皇帝才十幾歲,哪見過這陣勢?只能哭哭啼啼地被張讓、段珪等人架著,跌跌撞撞地往北宮跑。一起被劫持的還有陳留王劉協(后來的漢獻帝),他是靈帝寵愛的王美人所生,一直由董太后(靈帝母親)撫養。
宮里面殺聲震天,宮外面何進的部下也炸鍋了!吳匡、張璋這兩個何進的鐵桿部將,正好帶兵在宮門外等著。突然聽見宮里喊殺聲,又看見宮門緊閉,心知不妙。正著急呢,正好撞見何進的弟弟何苗(時任車騎將軍)也帶著兵來了。
吳匡對著何苗就喊:“何苗!你哥在宮里被太監害了!你還不趕緊帶兵沖進去報仇?!”
何苗這人,跟他哥何進一直不太對付,甚至跟太監們還有點不清不楚的關系。他聽了這話,不但不急,反而心里有點幸災樂禍,嘴上敷衍道:“宮門緊閉,情況不明,不可輕舉妄動……”
吳匡一看何苗這態度,火“噌”就上來了!他認定何苗跟太監是一伙的,故意見死不救!他對著手下的士兵大喊:“兄弟們!就是何苗勾結太監,害死了大將軍!給我殺了這個叛徒!”
士兵們本來就群情激憤,一聽這話,嗷嗷叫著就沖何苗殺過去了!何苗大驚失色,掉頭就跑,可他哪跑得過紅了眼的士兵?沒跑多遠就被追上,亂刀砍死!真是禍起蕭墻,親兄弟也靠不住。
這時,袁紹、袁術、曹操這些何進招來的外援也帶兵趕到了宮門外。聽說何進被殺,何苗也掛了,袁紹氣得頭發都豎起來了(雖然史書上說他“姿貌威容”,但生氣估計也差不多)。他拔出寶劍,對著宮門一指:“閹官謀殺大臣!隨我殺進去!誅殺閹黨,一個不留!”
袁術(袁紹的堂弟,也是個狠角色)立刻響應,帶著兵就開始撞宮門。宮門雖然結實,但也架不住人多,很快就被撞開了。
袁紹、袁術、曹操、吳匡等人帶兵沖入皇宮,見著沒長胡子的(太監特征)就殺!也不管是不是十常侍的人,反正寧殺錯,不放過。皇宮里頓時成了修羅場,血流成河,慘叫聲不絕于耳。很多無辜的太監和宮人,也稀里糊涂地掉了腦袋。
殺紅了眼的士兵們,哪里還管什么規矩?沖進各個宮殿,見到值錢的東西就搶。可憐那些宮女嬪妃,更是遭了殃。整個洛陽皇宮,一片大亂。
張讓、段珪等人劫持著何太后、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從北宮后門(谷門)倉皇逃出,往北邙山方向狂奔。他們身邊只有幾十個心腹太監和少數禁軍士兵跟著。
跑著跑著,天漸漸黑了,后面追兵的喊殺聲越來越近。何太后又驚又怕,加上山路崎嶇,一個不小心,從山坡上滾了下去,摔得七葷八素,被追兵發現給救走了(或者說抓回去了)。張讓、段珪也顧不上她了,只顧著挾持小皇帝和劉協,繼續拼命逃跑。
跑到半夜三更,跑到一條河邊(估計是黃河支流)。后面追兵的火把已經看得見了!張讓知道跑不掉了,絕望之下,對著小皇帝劉辯哭拜道:“陛下!臣等今日死于此地了!只恨不能繼續服侍陛下!陛下保重!”說完,縱身跳入河中自盡。段珪等人有的跟著跳河,有的被追兵趕上殺死。
小皇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嚇得瑟瑟發抖,躲在河邊的亂草叢里,大氣不敢出。追兵打著火把在附近搜索,好幾次差點被發現。
就在這危急關頭,一支打著“河南中部掾吏閔貢”旗號的人馬趕到了。這閔貢是洛陽周邊的地方官,聽說京城大亂,皇帝失蹤,趕緊帶人出來尋找。他正好撞見那些追兵,一問情況,知道皇帝可能就在附近,立刻大聲呼喊:“陛下!陳留王!臣閔貢救駕來遲!陛下勿驚!”
劉辯和劉協聽到喊聲,知道是救兵來了,這才敢從草叢里爬出來。閔貢趕緊下馬參拜,看到皇帝和陳留王狼狽的樣子,心疼不已。他扶二人上馬,帶著他們往回走。
沒走多遠,又遇上一支人馬。領頭的是誰?正是那位未來要攪動天下風云的董卓,董仲穎!他本來帶著西涼兵在洛陽附近觀望,聽說京城大亂,皇帝失蹤,覺得這是天賜良機,立刻帶兵趕來“勤王”了。
董卓一看皇帝和陳留王,心里樂開了花,臉上卻裝出一副忠肝義膽的樣子,滾鞍下馬,拜倒在小皇帝馬前:“臣董卓救駕來遲!罪該萬死!”那嗓門大的,震得樹葉都掉了。
小皇帝劉辯哪里見過董卓這種兇神惡煞般的西涼軍閥?嚇得話都說不利索了。倒是陳留王劉協,年紀雖小,卻顯得鎮定許多,把事情的經過簡明扼要地說了一遍。
董卓一聽,心里暗暗稱奇:這小王爺不簡單啊!他再看嚇得瑟瑟發抖的小皇帝,心里就動了歪心思:這皇帝這么慫,能成什么大事?要是換成這個聰明點的陳留王……當然,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董卓護送著小皇帝和陳留王回到洛陽。此時的洛陽城,經過袁紹他們一番“清洗”,太監勢力是被連根拔起了,但整個京城也亂成了一鍋粥。袁紹、袁術、曹操等人雖然手握兵權,但資歷尚淺,威望不足,壓不住場面。手握重兵的董卓一到,立刻就成了最強勢的一方。
董卓這家伙,野心勃勃。他先是吞并了何進、何苗兄弟的舊部(何進死了,他弟弟何苗也死了,部隊群龍無首),又收買了呂布(這個后面再說),實力急劇膨脹。很快,他就掌握了洛陽的軍政大權。
接著,他就開始搞事情了。他先是廢掉了膽小懦弱的少帝劉辯(貶為弘農王),改立聰明伶俐的陳留王劉協為帝,這就是漢獻帝。董卓自封為相國,出入用天子儀仗,把持朝政,簡直比皇帝還威風!看誰不順眼就殺誰,搞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這就是“董卓亂政”的開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咱們把鏡頭從混亂的洛陽,轉向暫時安穩的山東(崤山以東)。話說咱們的主角劉皇叔,自從上次在許都(曹操的地盤)跟漢獻帝認了親,得了“皇叔”的名號,又參與了董承的“衣帶詔”密謀(就是縫在皇帝腰帶里的密詔,要誅殺曹操),心里一直惴惴不安。
劉備深知曹操疑心重,手段狠。為了麻痹曹操,他每天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種菜澆水,裝出一副胸無大志、只想當個快樂農夫的樣子。關羽、張飛看不下去了,勸他:“大哥!您可是漢室宗親,天下英雄!怎么能天天學老農種地?這不是自甘墮落嗎?”
劉備趕緊制止他們:“噓!二位賢弟小聲點!隔墻有耳啊!我這么做,自有深意,你們不懂。”關、張二人雖然滿腹狐疑,但也不敢再多問。
這一天,劉備正在后園專心致志地給菜地松土呢,許褚、張遼兩個曹操的猛將帶著幾十個兵,直接闖了進來:“劉使君!丞相有請!”
劉備心里“咯噔”一下:曹操找我?什么事?難道是密謀泄露了?他心里七上八下,但臉上還得裝得若無其事:“哦?丞相相召?備這就去。”他趕緊整理了一下衣冠,跟著許褚、張遼去見曹操。
到了曹操的相府,只見曹操笑吟吟地迎上來,拉著劉備的手就往里走:“玄德啊,在家做得好大事啊!”
劉備一聽,嚇得魂兒差點飛了!臉都白了!以為曹操說的是“衣帶詔”的事。結果曹操接著哈哈大笑:“哈哈哈哈!玄德學種菜不易啊!這可不是大事嗎?”
劉備這才松了口氣,原來虛驚一場!他趕緊賠笑:“無事消遣罷了,讓丞相見笑了。”
曹操拉著劉備到后園一個小亭子里坐下,桌上已經擺好了青梅和一壺酒。曹操指著青梅說:“適才看見枝頭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征討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們皆渴。我心生一計,用鞭虛指前方說:‘前面有梅林!’軍士們聽了,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日見此梅,不可不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會。”
這就是著名的“望梅止渴”和“青梅煮酒論英雄”了。
兩人喝著酒,聊著天,天南海北地扯。突然,天上烏云密布,雷聲滾滾,眼看就要下暴雨了。曹操看著天邊的云氣變化(古人信這個),指著天問劉備:“玄德可知龍的變化?”
劉備裝糊涂:“未知其詳,請丞相賜教。”
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
來了來了!曹操這是要試探劉備啊!劉備心里跟明鏡似的,趕緊裝傻充愣:“備肉眼凡胎,安識英雄?”
曹操不依不饒:“休得過謙。”
劉備推脫不過,只好開始點名:“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為英雄?”(袁術,四世三公袁家嫡子,當時占據淮南,后來還稱帝了,實力很強。)
曹操不屑地一笑:“冢中枯骨耳!吾早晚必擒之!”(墳里的干尸罷了!我遲早抓住他!)
劉備又說:“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袁紹,袁術的哥哥,也是四世三公,當時占據河北冀州、青州等地,地盤最大,兵多將廣,是曹操最大的敵人。)
曹操搖搖頭:“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袁紹這人,表面兇,膽子小;想得多,沒決斷;干大事怕死,見小便宜不要命。算不上英雄!)
劉備接著數:“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劉景升(劉表)可為英雄?”(劉表,漢室宗親,占據荊州,地盤大,人才多。)
曹操:“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
劉備:“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孫策)乃英雄也?”(孫策,小霸王,剛打下江東基業,勢頭正猛。)
曹操:“孫策借父之名(指他爹孫堅),非英雄也!”
劉備:“益州劉季玉(劉璋),可為英雄乎?”(劉璋,占據四川盆地,易守難攻。)
曹操:“劉璋雖系宗室,不過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
劉備把當時有點名氣的諸侯都點了一遍:“那張繡、張魯、韓遂等人何如?”(張繡盤踞宛城,張魯在漢中搞五斗米道,韓遂是西涼軍閥。)
曹操鼓掌大笑:“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劉備一臉“懵逼”:“舍此之外,備實不知。”
曹操突然收斂笑容,目光如電,盯著劉備,一字一句地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劉備小心翼翼地問:“誰能當之?”
曹操以手指劉備,然后指自己,緩緩說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轟隆!恰在此時,天空一聲炸雷!劉備嚇得手一哆嗦,手里的筷子“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他心想:完了!曹操看出我的心思了!這是要殺我啊!
說時遲那時快,劉備急中生智!他裝作被雷嚇到的樣子,一邊彎腰撿筷子,一邊說:“哎呀!這雷聲好大!嚇得我筷子都掉了!慚愧慚愧!”
曹操一看劉備這慫樣,心里那點疑云瞬間消散了大半。他哈哈大笑:“大丈夫也怕打雷嗎?”
劉備趕緊順桿爬:“圣人迅雷風烈必變(孔子遇到打雷刮風都會神色莊重),安得不畏?”(圣人尚且敬畏天威,我能不怕嗎?)他成功地把失態歸結于怕打雷,巧妙地掩飾了過去。
曹操被劉備的“老實”模樣騙了過去,不再懷疑他有爭雄天下之心了。
喝完酒,劉備回到住處,心里后怕不已。他知道曹操雖然暫時信了,但自己待在許都,就像待在老虎嘴邊,隨時可能被吃掉。必須想辦法離開!
正巧,第二天曹操又請劉備喝酒。正喝著,有人來報:淮南的袁術驕奢淫逸,搞得天怒人怨,手下大將紀靈護送著大量金銀財寶,要北上投奔他哥哥袁紹。袁術的地盤在淮南,袁紹在河北,中間隔著徐州等地。
劉備一聽,機會來了!他立刻起身對曹操說:“丞相!袁術若北上投袁紹,二袁合兵一處,勢力將大增,對丞相極為不利!備愿領一支人馬,在半路截擊袁術,將其擊潰!為丞相除此心腹大患!”
曹操正琢磨怎么對付這事呢,一聽劉備主動請纓,覺得這主意不錯!一來劉備熟悉徐州一帶地形,二來他手下關羽、張飛確實能打。于是曹操很痛快地答應了:“好!玄德忠勇可嘉!就命你與朱靈、路昭二將,率兵五萬,前往徐州截擊袁術!不得有誤!”
劉備心中狂喜,臉上卻不動聲色,立刻領命。他回到住處,連夜收拾行裝。關羽、張飛還有點懵:“大哥,曹操真放咱們走了?”
劉備壓低聲音:“此乃天賜良機!機不可失!明日點兵出發,出了許都,便是龍歸大海,虎入深山!再也不用看曹操臉色了!”關、張二人也是興奮不已。
第二天,劉備帶著關羽、張飛,點齊五萬兵馬(其實主要是曹操的人,朱靈、路昭是監軍),浩浩蕩蕩開出許都。謀士程昱、郭嘉聽說后,趕緊跑去見曹操。
程昱說:“丞相!您怎么放劉備走了?此人絕非池中之物!放他出去,如同放龍入海,縱虎歸山!后患無窮啊!”
郭嘉也說:“丞相即使不殺他,也不該放他走!更不該給他兵馬!劉備此去,必不返矣!”
曹操一聽,如夢初醒!后悔不迭!他立刻派許褚帶五百精騎去追,命令把劉備追回來,就說還有要事相商。
許褚快馬加鞭,終于在劉備隊伍后面追上了。他大喊:“劉使君留步!丞相有令,請使君回去議事!”
劉備心里一沉:曹操果然反悔了!他回頭對許褚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已奉丞相之命出征,軍情緊急,不可耽擱!你回去替我稟報丞相,就說備擊潰袁術后,自當回都復命!駕!”說完,打馬揚鞭,帶著隊伍加速前進。
許褚是個莽夫,看劉備說得義正辭嚴,又帶著大軍,自己就五百人,硬攔也攔不住。他撓撓頭,只好回去復命了。曹操雖然生氣,但劉備已經走遠,一時也無可奈何。
劉備帶著兵馬,日夜兼程,直奔徐州。路上,他越想越覺得曹操不會善罷甘休。到了徐州地界,他立刻找來徐州刺史車胄(chē zhòu)。這車胄是曹操的心腹,奉命鎮守徐州。
劉備對車胄說:“車刺史,我奉丞相密令,特來誅殺反賊袁術!請速速準備糧草接應!”
車胄一看有丞相的軍令(劉備有曹操給的正式軍令),不敢怠慢,趕緊開城迎接,供應糧草。劉備順利進了徐州城,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安頓下來后,劉備立刻派人去打聽袁術的行蹤。探子回報:袁術因為驕奢淫逸,不得人心,加上被曹操、呂布等人多次打擊,已經眾叛親離,窮途末路。他帶著殘兵敗將和搜刮來的金銀財寶,想北上投奔哥哥袁紹,結果半路上被劉備派出的軍隊截擊。袁術軍隊毫無斗志,一觸即潰,金銀財寶也被搶走了不少。袁術本人又氣又急,加上平時沉迷酒色,身體早就垮了,走到江亭(今安徽壽縣附近)就病倒了。他躺在破床上,想吃口蜂蜜水都找不到,氣得大叫:“我袁術怎么落到這步田地?!”最后嘔血斗余而死。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仲家皇帝”(袁術稱帝后的國號),就這么窩窩囊囊地死在了逃亡路上。
劉備聽到袁術已死,算是完成了曹操交給的“任務”。但他可不想再回許都了!他立刻開始謀劃:怎么把徐州這塊地盤,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想到了還在小沛(徐州西北部的一個縣)駐守的關羽和張飛(之前劉備被曹操帶走,關羽張飛暫時留在小沛)。他立刻派人秘密送信給關羽、張飛,讓他們做好準備。又暗中聯絡徐州城內不滿曹操統治的官員和將領。
最關鍵的是要除掉曹操的代言人——徐州刺史車胄!
劉備找來關羽、張飛商議。張飛拍著胸脯說:“大哥放心!今晚我就帶兵去把車胄那小子宰了!提頭來見!”
關羽比較謹慎:“三弟不可魯莽。車胄是曹操心腹,手下也有兵馬,強攻恐有傷亡。不如用計賺他出城,再行誅殺。”
劉備點頭:“云長言之有理。我有一計……”
第二天,劉備派人去請車胄,說城外發現有袁術的殘余潰兵在騷擾百姓,請車胄帶兵出城剿滅。車胄不知是計,加上袁術剛死,有潰兵也正常,就點齊兵馬出城去了。
車胄剛帶兵出城不遠,突然一聲炮響!伏兵四起!左邊殺出關羽,右邊殺出張飛!劉備親自帶兵斷了后路!
車胄大驚失色:“劉使君!這是何意?!”
劉備在馬上冷冷道:“車胄!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我奉天子衣帶密詔,討伐國賊!今日特來取你首級!殺!”
車胄這才知道中計,慌忙應戰。他哪是關、張的對手?沒幾個回合,就被關羽一刀斬于馬下!曹操在徐州的心腹,就這么被干掉了。
劉備殺了車胄,收編了他的部隊,正式宣布脫離曹操,重新占據徐州!他任命關羽守下邳(徐州的大后方,也是劉備家眷所在),自己和張飛守小沛,形成掎角之勢,準備迎接曹操的報復性打擊。
消息傳到許都,曹操氣得暴跳如雷!他指著地圖上的徐州大罵:“織席販履之徒!安敢如此!我必親率大軍,踏平徐州,生擒劉備!”
謀士荀彧趕緊勸道:“丞相息怒!劉備新得徐州,立足未穩,確實該打!但如今袁紹屯兵官渡,虎視眈眈,欲圖許都。若丞相大軍東征劉備,袁紹乘虛來襲,如何是好?”
郭嘉卻有不同的看法:“文若(荀彧字)所言雖是,但劉備人杰也,今不擊之,待其羽翼豐滿,必成大患!袁紹此人,優柔寡斷,反應遲鈍。就算他知道丞相東征,也未必會立刻發兵。我們速戰速決,在袁紹反應過來之前,先解決劉備!”
曹操權衡利弊,覺得郭嘉說得更有道理。劉備的威脅是眼前的,而且此人潛力巨大,必須扼殺在搖籃里!袁紹雖然勢大,但行動遲緩,可以賭一把!
于是,曹操留曹仁守官渡前線,監視袁紹,自己親率二十萬大軍,以劉岱、王忠為先鋒,浩浩蕩蕩殺向徐州!
劉備得知曹操親征,也是頭皮發麻。他知道自己這點家底,跟曹操硬拼就是雞蛋碰石頭。他立刻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張飛嚷嚷道:“大哥怕他作甚!曹兵遠來疲憊,小弟愿帶精兵,趁他扎營未穩,去劫他營寨!定能殺他個片甲不留!”
謀士孫乾(劉備的老部下)反對:“曹操用兵如神,豈能不防劫寨?三將軍不可輕動。”
劉備想了想,決定先試探一下虛實。他派關羽守下邳保護家小,自己和張飛守小沛。然后派大將王忠(不是曹操那個先鋒王忠,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位)、劉岱(也不是曹操的先鋒劉岱,劉備手下也有個叫劉岱的將領)各帶一萬人馬,在小沛前面扎下兩個營寨,互為犄角,作為第一道防線。
曹操大軍很快殺到。先鋒劉岱(曹操的)、王忠在城下耀武揚威。劉備堅守不出。曹操看小沛城防堅固,一時難以攻下,就命令部隊安營扎寨。
晚上,張飛又舊事重提:“大哥!曹操遠來,今日剛到,立足未穩!此時不劫營,更待何時?”
劉備還是有點猶豫:“曹操多謀,恐有準備。”
張飛急了:“大哥!若今日不劫,等他站穩腳跟,更不好打!小弟愿立軍令狀!若劫營不成,甘當軍法!”
劉備看張飛如此堅決,加上形勢確實危急,終于同意了:“好!三弟,我給你三千精兵!你從北門小路出去,繞到曹操營寨后面去劫營!我讓王忠、劉岱(劉備這邊的)在正面佯攻,吸引曹軍注意!”
張飛大喜:“大哥放心!俺老張定要捅曹操一個窟窿!”他點齊三千精兵,飽餐戰飯,趁著夜色,悄悄從北門溜出城,繞了個大圈子,直奔曹操大營的后方。
劉備則命令王忠、劉岱(劉備這邊的)點起兵馬,在營中多點火把,擂鼓吶喊,做出要大舉進攻的架勢,吸引曹軍主力的注意力。
張飛帶著三千人,人銜枚,馬勒口,悄無聲息地摸到了曹營后面。遠遠望去,只見曹營燈火通明,營門口守衛森嚴。張飛心里暗喜:曹操果然把注意力都放在前面了!后面空虛!他悄悄傳令:“兄弟們!看到中間那個最大的營帳沒?肯定是曹操的中軍大帳!隨我沖進去,活捉曹操!殺!”
“殺啊!”張飛一馬當先,挺著丈八蛇矛,帶著三千精兵,像一把尖刀,猛地捅進了曹營的后門!
曹軍后面守衛的士兵猝不及防,被殺得人仰馬翻!張飛如入無人之境,一路砍殺,直撲中軍大帳!
沖到中軍大帳前,張飛用矛挑開帳門,大吼一聲:“曹賊!燕人張翼德在此!納命來!”他沖進大帳,卻傻眼了!帳內空空如也!只有一些文書和旗幟,一個人影都沒有!
“中計了!”張飛心里咯噔一下!就在此時,只聽營寨四周號炮連天!伏兵四起!左邊殺出夏侯惇,右邊殺出夏侯淵,后面于禁、李典也帶兵殺到!把張飛和他的三千人圍得水泄不通!
原來曹操早就料到劉備可能會劫營,特別是張飛這個莽夫!他故意把中軍大帳布置得燈火通明,自己卻躲到了旁邊一個不起眼的營帳里。張飛果然上當!
張飛雖然勇猛,但陷入重圍,手下只有三千人,哪里敵得過曹操的數萬大軍?他左沖右突,殺得渾身是血,蛇矛都卷刃了,也沖不出去。手下士兵死傷慘重。
正在危急關頭,突然曹軍外圍一陣大亂!火光中,只見一員大將,手持雙股劍,帶著一彪人馬殺了進來!正是劉備!他得知張飛中計被圍,不顧自身安危,親自帶兵來接應了!
劉備大喊:“三弟莫慌!大哥來也!”他帶著人拼命往里殺。關羽在城頭上看到情況不妙,也趕緊帶兵出城接應。
曹軍雖然人多,但被劉備、關羽兩支生力軍內外夾擊,一時也亂了陣腳。張飛看到大哥二哥都來了,精神大振,奮力殺開一條血路,和劉備、關羽合兵一處!
兄弟三人不敢戀戰,趁著曹軍混亂,合力殺出重圍,退回了小沛城。這一仗,劫營失敗,損失了不少兵馬,張飛的軍令狀也沒完成。好在兄弟三人都安然無恙。
曹操見劉備兄弟守城嚴密,一時難以攻下,又擔心官渡的袁紹,于是決定分兵。他留下劉岱(曹操的)、王忠(曹操的)帶領五萬兵馬,繼續圍困小沛。自己則帶著主力部隊返回官渡,去對付真正的勁敵袁紹去了。
劉岱、王忠這兩個先鋒,能力一般,根本不是劉備的對手。劉備略施小計,就誘敵出營,關羽、張飛分別出戰,輕松生擒了劉岱和王忠!
劉備沒有殺他們,反而好酒好菜招待,然后把他們放了回去,讓他們給曹操帶個話:“我劉備并非反叛朝廷,實因曹操欺君罔上!請丞相明察!”這既展現了仁義,又給曹操添了堵。
解決了眼前的敵人,劉備總算松了口氣。但好景不長,曹操在官渡前線頂住了袁紹的壓力后,立刻騰出手來,準備徹底解決劉備這個后顧之憂!
這一次,曹操派出了真正的狠角色!他命夏侯惇、夏侯淵、呂虔、李典四員大將,領兵五萬為先鋒,自己親率二十萬大軍隨后跟進!目標直指小沛!誓要一舉踏平劉備!
劉備得知消息,知道小沛肯定守不住了。他召集眾人商議對策。孫乾建議:“小沛城小兵少,難以抵擋曹操大軍。不如放棄小沛,去投奔河北袁紹!袁紹兵多將廣,又是曹操死敵,必能容我們。”
劉備想了想,雖然覺得袁紹這人未必靠得住,但眼下走投無路,也只能如此了。他決定放棄小沛,帶上家眷和所有兵馬,去投奔袁紹。他讓關羽保護家小先行一步,自己和張飛斷后。
劉備、張飛帶著斷后部隊剛出小沛北門,就聽見后面喊殺聲震天!曹軍先鋒夏侯惇已經追來了!劉備不敢戀戰,和張飛帶著兵拼命往北跑。
跑著跑著,前面又殺出一彪人馬!正是曹操的另一路大將——樂進!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劉備和張飛被沖散了!
劉備身邊只剩下幾十個親兵,慌不擇路,在亂軍中沖殺。幸好他騎的的盧馬是一匹寶馬,關鍵時刻躍過一條溪澗,甩開了追兵。劉備單人獨騎,狼狽不堪地往青州方向逃竄(青州當時是袁紹長子袁譚的地盤)。
張飛呢?他和大哥失散后,帶著幾十個殘兵,也殺出了重圍。他聽說劉備可能往北跑了,也一路向北尋找。走到芒碭山(今河南永城東北)附近,人困馬乏,就在山里找了個古城(廢棄的縣城)暫時落腳。張飛趕走了城里的縣官,占了城池,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準備等打聽到大哥劉備的下落,再去找他。
**那么劉備跑哪兒去了呢?**他單人匹馬逃到青州地界,遇到了袁紹的長子袁譚。袁譚早就聽說過劉備的名聲,又知道他是漢室宗親,對他很客氣。袁譚派人護送劉備到冀州鄴城(袁紹的大本營)去見袁紹。
袁紹聽說劉備來投,非常高興!親自帶著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給足了劉備面子。袁紹拉著劉備的手說:“玄德公!久仰大名!今日得見,幸甚幸甚!曹操專權,欺君罔上,我正欲起兵討伐!玄德公來助我,真乃天助我也!”他立刻任命劉備為豫州牧(雖然豫州在曹操手里,就是個空頭銜),撥給他人馬糧草,讓他在冀州安頓下來。
劉備暫時在袁紹這里安了家。但他心里一直記掛著失散的兩位兄弟關羽、張飛,還有被曹操俘虜的兩位夫人(甘夫人、糜夫人)。他派人四處打聽,卻杳無音信。
**那么關羽呢?**他保護著劉備的家小,按照原計劃去投奔袁紹。結果半路上聽說劉備兵敗,小沛失守,劉備和張飛不知去向。更麻煩的是,他保護著兩位嫂嫂(甘夫人、糜夫人),目標太大,行動不便。很快就被曹操的大將圍困在一座土山上。為了保護嫂嫂的安全,關羽迫不得已,與曹操約法三章(降漢不降曹;確保嫂嫂安全;一旦知道劉備下落立刻去尋找)后,暫時歸順了曹操。這就是著名的“土山約三事”。
張飛在古城,劉備在袁紹處,關羽在曹操處。兄弟三人天各一方,命運再次將他們推向了不同的道路。劉備在袁紹這里,又將經歷什么?何時才能兄弟團聚?
---
(第二十四回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