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學業非唯一
- 守竹人
- 馬不菲
- 2180字
- 2025-06-15 09:09:00
蔣欣月在店內匆匆瀏覽,選中一個竹編筆筒付了款。她總覺得這段時間給魏一添了太多麻煩,此前自制的筆筒太過粗糙,而這個竹編筆筒截然不同,不是簡單鋸斷的竹節,而是用細竹條編出的迷你自行車,車身精巧,車簍特意放大成杯狀,正好用來插筆。
老板娘熱情地將筆筒包好,往她手里塞了個竹編書簽,竹絲間編著極小的土衛二圖案。“妹崽,看你喜歡星星,這個送給你。”老板娘眨眼,“我們竹藝人啊,編的是竹子,守的是人心?!?
蔣欣月握著書簽若有所思,她邁著步伐緩緩挪向店門口。
在她走出小店大門后,老板娘追到大門口叮囑:“妹崽,歡迎你來學手藝哦。”蔣欣月轉身揮手,瞥見婦人圍裙上別著的竹絲熊貓鑰匙扣,忽然想起昨夜老奶奶編的熊貓尾巴。
和魏一約定的時間快到了,她快步向前走,又走了不到兩百米,便看到一個龐大的建筑-----竹里。
與竹藝村常見的四合院有所區別,“竹里”從外觀看更像是兩個圓一大一小相切在一起,在枝繁葉茂的竹林之中顯得格外突出。外墻掛畫各式各樣,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詮釋了竹藝村各種變遷。當然,竹里外觀的鳥瞰圖。
和蔣欣月想象中一樣,從空中往下看,它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阿拉伯數字“8”。作為竹藝村的標志性地標,一個簡單的數字是不是顯得有點名不副實?難道這個數字還有什么特殊含義嗎?
她在大腦里思索著和“8”有關所有的學術符號,幾分鐘后,立刻反應了過來。“∞”還可以表示無窮大。這個符號源自古希臘的宇宙無限哲學,用在此處竟妙合竹藝村的氣韻,既有對稱的建筑美感,又暗含對人文與自然的哲思。
“村長果然不簡單?!彼吐暩袊@,指尖劃過照片邊緣。
她順著時間線的照片繼續往下看,后面更多的是各個大事件村民的一些抓拍照片。平凡,創新,突破,每一個不同的瞬間。一組村民生活照后,一張泛黃照片突然攫住她的目光,畫面中,一個年邁的男人穿著雨靴,半蹲著在竹林里檢查雨后新出的竹筍,興許是意識到相機對準了他,他側身用左手揮手示意,右手則還扶在剛長出的竹筍上。
與其他照片不同,這張照片角落特別標注了“懷念”二字,色彩也比前面的陳列暗淡許多。
“管強校長?”她手指不自覺微微顫抖起來。這人是高校數學界泰斗,她曾在論壇查找照片信息時見過他的資料,因為飛機事故意外身亡,可學校生平里并未提及他曾兼任竹藝村村長。
“巧合?”她的指尖在照片玻璃上敲出輕響,忽然想起父親的“車禍意外”,還有那些她曾整理過的“意外離世”的科研工作者名單。這些名字如多米諾骨牌般在腦海里排列,共同點赫然清晰:均在物理、數學領域有突破性成果,均死于看似合理的“意外”。
“謀殺”這兩個字眼再次沖擊了她的大腦,沖得她大腦突然有些暈頭轉向,靠墻好一會兒才緩活過來。他們到底是知道了什么秘密,才會這樣悄無聲息地死去。偏偏連警察都找不到任何疑點,所有的指向就是意外。
“這更像是完美的殺人案,殺盡我們的科學家嗎?”蔣欣月此刻感受到強烈的窒息感襲來。大腦被沖擊過后,便覺得鼻子被水泥堵住了一般,抓捕不到任何新鮮的氧氣,整個身體處于游離的宕機狀態。當然這些只是自己的猜測,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
她望著照片中管強扶著的新筍,忽然想起魏一曾說“竹子斷得恰逢其時”,那些“意外”,會不會也像被精心計算過的竹節,在某個節點被精準折斷?如果這是一場針對科研者的清洗,那母親放棄醫學研究、外公擱置學術工作,是否正是為了求生?
“必須查清楚?!彼D感心跳加速,目光重新聚焦在“∞”形建筑的照片上。她再也無法靜下心流連,仿佛在茫茫雪野中終于辨明方向,這一次,她的腳步不再彷徨。
蔣欣月邁著大步子走回了竹苑,老奶奶依然坐在屋檐下完成熊貓的收尾工作。她和之前一樣,禮貌和老奶奶打招呼之后,便離開了。她不太想將魏一牽扯進來,她明白那種失去至親的疼痛,這種難受沒必要再反復扎傷另外一個無辜的人。那些關于“謀殺”的猜想如鯁在喉,但此刻她更需要冷靜。
“冷靜,不要讓情緒左右了自己的判斷?!迸R到家時,蔣欣月輕聲對自己說。
不出所料,弟弟正在竹林里擺弄竹子,他左手攥著一只瓷器杯,右手靈巧地用竹條將杯身裹入經緯之中,連手柄與杯蓋都編成了竹紋。竹林里偶爾有風吹過,一些竹葉便隨風飄落,沾染在了他的前額上,他卻渾然不覺,指尖專注地讓竹條在瓷胎上穿梭。
作為第一次見到瓷胎竹編的旁觀者,蔣欣月被這種剛柔并濟的美感震撼,堅硬的瓷器與柔韌的竹條相互依偎,既守護著脆弱,又賦予古樸的韻致。
“簡直太契合了,老弟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嗎?”蔣欣月踩著竹葉緩緩走了過去,舉起手來,拿掉了他頭上的幾片竹葉。
“老姐!”蔣欣宇眼睛一亮,“我以為你走了就不回來了!”
“怎么可能……”蔣欣月目光帶著閃爍,“生日禮物喜歡嗎?”
“喜歡!手表很實用,不過我現在更愛竹子?!钡艿苈曇魸u弱,似怕觸怒姐姐,又忽然挺直腰桿,“你看這瓷瓶,竹條纏在瓶口、瓶底這些地方,既能防摔,又像給瓷器穿了件花衣服!”
他眼中跳動的光讓蔣欣月喉頭一緊。蔣欣月的目光在老弟的瓷胎竹編上駐留。就在昨天,她還覺得弟弟作為一個學生不務正業,只倒騰這些浪費時間和生命的東西,而現在她忽然讀懂了這份專注的重量。
雖然弟弟在學習上差勁,但是他在竹藝上有主見,有自己的創新,竹藝或許就是屬于他的星辰大海。他不喜歡讀書,硬逼著他真的有用嗎?那些被她定義為“浪費時間”的編織,何嘗不是另一種天賦的綻放?
她摸了摸瓷胎上的竹紋,平和地回了一句,“很有創意,老姐為你驕傲,終有一天你一定可以做出讓你特別驕傲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