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覓錢
- 繡骨貞心
- 阿林不怕冷
- 2246字
- 2025-06-16 03:37:07
三月,承瑾在陸清晏的府邸已住了小兩月。
三月輕霧籠春堤——汴京的清晨,薄霧帶著春水的濕潤,承瑾早早起身,將昨夜趕工完成的繡品仔細疊好,放進竹籃。
推開青梧苑的木門,涼意撲面而來。巷子里靜悄悄的,只有更夫打著梆子往回走。承瑾裹緊棉衫,朝著朱雀門方向走去。
近幾日的采點,朱雀門那邊的早市最是熱鬧。
她不僅想要掙錢,還指望在集市里打聽收售繡品的貨商信息,她深知,單槍匹馬的她,在人海茫茫的汴京找出幾個月前在織里買下她父親手里的《百花爭艷》的汴京貨商,豈只是大海撈針?
即便是大海撈針,她也不畏。
朱雀門外已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挑著新鮮蔬菜的農夫,推著糖畫攤的小販,挎著竹籃賣花的少女,將石板路擠得滿滿當當。
承瑾找了個角落,鋪開藍布,小心翼翼地將繡品擺好。
百花爭艷、牡丹團扇、鴛鴦繡帕、蓮花香囊,每一件都傾注了她無數心血,尤其是這幅《百花爭艷》,她將其擺放最顯眼的位置。
“瞧一瞧,看一看啦!蘇繡精品,針腳細密!”承瑾學著旁人吆喝,聲音卻怯生生的。
過往行人匆匆,偶爾有人駐足,看一眼便搖搖頭走開。日頭漸漸升高,承瑾的嗓子喊得發疼,竹籃里的繡品卻一件未賣。
這是她初次上集市,聯想到以前,這售賣的任務都由父親打理著。
“這帕子怎么賣?”
承瑾抬頭,見一位身著錦袍的婦人停在攤前。婦人約莫四十歲上下,頭上戴著金絲步搖,腕間翡翠鐲子泛著溫潤的光。
“回夫人的話,三貫錢一方。”承瑾連忙微笑答道。
婦人拿起一方繡著并蒂蓮的帕子,翻來覆去地看,隨后盯著百花爭艷:“針腳倒是細密,只是這花樣......如今時局不穩,誰還有心思買這些?”說罷,將帕子丟回,轉身便離去。
承瑾心里一沉,轉瞬便釋懷——在汴京沒被砍掉腦袋,沒被發賣,都是靠圣醫菩薩心腸。
但是讓承瑾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她確實心難安。
好不容易說服了大忙人陸圣醫還有丁嬸,才有機會站在這里,眼下看來,何日才能掙到付圣醫的藥錢和生活費?更別提攢路費了。
承瑾要比那些被拐騙的姑娘們幸運多了,兩月前聽李安和說過,那些姑娘們暫且都被官安置于居養院和慈幼局,那些壯丁們大多充軍為兵。
一群共患難的人,雖沒同甘,卻是同苦過,有的因她的決策而失去性命的,只要她活著便難忘,便難過。
在這自身難保的動蕩局勢下,只能自求多福了。
“自去年金軍圍城,汴京的繁華便如鏡花水月。富人們忙著囤積糧食,尋常百姓連飯都吃不飽,誰還會買這些精致的繡品?”鄰攤販賣糕點的大爺喃喃道。
“大爺,您知道有專門收繡品的貨商嗎?”承瑾不放過任何一次找尋貨商的機會詢問道。
“有是有……”
正在這時,一陣騷動傳來。承瑾抬頭,只見一隊禁軍策馬而來,沿街驅趕商販。“讓開!讓開!”
士兵們高聲呵斥,馬蹄聲由遠而近。
大爺慌亂地挑起籮筐唯恐避之不及地跑得無了蹤影。
承瑾慌亂地收拾繡品,卻見一個士兵的馬鞭掃過竹籃,幾件繡品散落一地。
“妾身的東西!”承瑾驚呼,蹲下身撿拾。一個繡著金線牡丹的團扇被馬蹄踩在腳下,湘妃竹骨應聲而斷。她心疼被踩壞的繡品,強忍著沒讓眼淚掉下來。
“小娘子,這些繡品怎賣?”一個溫和的聲音傳來。
承瑾抬頭,見一位身著素色長衫的書生站在面前。書生約莫二十出頭,腰間掛著一枚玉佩,眉目清秀。
“這......這把扇子壞了。”承瑾哽咽著說。
“無妨,我買了。”書生掏出五貫錢放在藍布上,“另外這些,我也都要了。”
承瑾愣住:“公子,這使不得......”
“實不相瞞,我是太學的學生。”書生壓低聲音,“近日聽聞金軍又要南下,恐怕這汴梁城......這些繡品就當我留個念想吧。”
其實,是他看到了見過的《百花爭艷》,幾個月前在宮中見過。
承瑾心頭一顫。自靖康之變后,這樣的傳言就沒斷過。可此刻從書生口中說出,卻格外沉重。
午時,承瑾提著空竹籃往回走。
今日賣了不少錢,本該高興,可她的心情卻愈發沉重,百花爭艷賣了,她添置了一些繡線,打聽汴京收售繡品的貨商,但此貨商遍布全國各地,要找出這不知名姓的貨商,堪比海底撈針。
路過宣德樓時,她看見城樓上的守軍正在加固防御工事,城下百姓行色匆匆,人人臉上都帶著憂慮。
回到青梧苑,承瑾將錢袋里的錢數了一遍,放入箱底。
丁嬸嘆了口氣:“瑾小娘子,明日別去了。聽安和回來說金軍已經到了黃河北岸......”
丁嬸在同里時是醫廬的廚娘,回到汴京便是青梧苑的管事嬤嬤。青梧苑里沒有女主人,平日里可都是由阿杏掌管青梧苑的大小事宜。
后廚飄來糯米藕的甜香,阿云捧著食盒跌跌撞撞穿過回廊。荷葉包著的水晶糕還冒著熱氣,她卻不敢偷吃半口,生怕打翻了要賠上半月月錢。
下午的時間也被承瑾排得滿滿當當,在藥房跟著李安和學習抄方子,辨識藥材一晃便到戌時。
值夜的丫鬟提著燈籠穿梭如流螢。
阿杏往熏爐添安息香,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穿梭在陸清晏的房里屋外。
承瑾在繡房內繃絹,時局再亂,只要不影響她刺繡便可,一門心思干好一件事,接下來的事就容易入手。這時她想起阿婆說的話。
阿云蜷縮在耳房里,就著月光補綴明日要穿的襦裙。
丁嬸已早早歇下。年歲大了,精力不如年輕小姑娘。
陸清晏與來人在書房商議要事直至三更。
遠處傳來更鼓聲,青梧苑的銅鈴在夜風中叮咚作響,驚醒了沉睡的海棠,花瓣簌簌落在丫鬟們疲倦的肩頭。
夜深了,遠處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承瑾躺在床上,聽著窗外呼嘯的風聲,仿佛已經聽見了金人的馬蹄。這汴梁城的春天,終究是要在戰火中凋零了。
窗外,一彎殘月掛在天際,將清冷的月光灑在這座即將陷入戰火的都城。
承瑾閉上眼睛,祈愿這不過是一場噩夢,待明日醒來,汴梁依舊是那個繁華熱鬧的汴梁,朱雀門外依舊人聲鼎沸,她的繡品,依舊能換來一些錢。
錢對她來說,太重要了,報恩,離不開錢,找人,離不開錢。
有錢能辦事,無錢——無錢什么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