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整頓三軍,揮師北上
書名: 穿清:家父多爾袞,開局勸他稱帝作者名: 優賽猴本章字數: 2043字更新時間: 2025-06-14 00:20:00
軍令如山。
葉塵一聲令下,整個太原府都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機器一般,高速運轉起來。
多隆領著一干將領,日夜不休地整頓兵馬。太原府的守軍,以及周邊衛所的駐軍,凡是能調動的精銳,都被緊急征召起來。正白旗的甲士們更是摩拳擦掌,他們追隨葉塵以來,屢立戰功,早已對這位年輕的貝勒爺信服不已,此刻聽聞又要北上征討叛逆,無不士氣高昂。
巴特爾也立刻修書數封,派快馬送往科爾沁草原。一封是向他的父親,科爾沁郡王奇塔特,詳細稟報喀爾珂叛亂的軍情以及葉塵的出兵計劃,請求奇塔特郡王在后方予以策應,并利用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的威望,共同聲討叛逆;另外幾封則是以科爾沁部的名義,聯絡那些與科爾沁交好,并且同樣尊崇“黃金血脈”正統的蒙古部落,呼吁他們共同抵制喀爾珂的分裂行徑,并暗示他們,若能在此次平叛中支持大清,日后必有厚報。
而新成立的晉商總會,在會長范永斗的帶領下,更是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和能量。
這些平日里唯利是圖,雁過拔毛的晉商巨頭們,在見識了葉塵的雷霆手段,并且深知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系于這位貝勒爺一念之間后,哪里還敢有半分怠慢和私藏?
葉塵的命令一下,范永斗立刻召集了喬致庸、亢百萬等一干核心成員,連夜商議。
“諸位!”范永斗蒼老但依舊精明的目光掃過眾人,“貝勒爺有令,三日之內,必須籌措足夠的糧草、軍械、馬匹,以供大軍北上平叛。此事關乎我等的身家性命,更關乎我晉商總會日后的前程。誰若是敢在此事上陽奉陰違,或者中飽私囊,休怪老夫不念舊情,第一個將他綁送貝勒爺轅門!”
眾人聞言,無不心中凜然,連聲稱是。
他們深知,這位葉貝勒爺,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兒。前些日子王登庫的下場,還歷歷在目呢。
于是乎,一場規模浩大的“軍需籌措”行動,在整個山西境內迅速展開。
晉商們憑借著他們遍布各地的商號、票號、車馬行,以及盤根錯節的人脈關系,將庫房里積壓的糧食、布匹、鐵器、藥材,甚至是私藏的火藥、硫磺等違禁品,都源源不斷地運往太原府。
一時間,太原城內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那些平日里用來運送絲綢、茶葉、瓷器的騾馬大車,如今都裝滿了沉甸甸的軍糧和草料。
那些平日里用來鑄造銀錠、銅錢的爐火,如今也開始為大軍趕制箭矢、槍頭等軍械。
甚至連一些偏遠山區的獵戶,都被動員起來,獻出他們珍藏的皮毛和硝石。
葉塵坐鎮別院,每日聽取著各方匯報,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全局。
他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充足的后勤保障,是打贏這場戰爭的關鍵。
尤其是在春季泥濘的草原上長途跋涉,對糧草的消耗更是巨大。
因此,他對晉商們的“貢獻”也是毫不客氣,多多益善。
當然,他也不會讓這些晉商白白出力。他當眾承諾,此次籌措的軍需物資,都會按照市價折算,待平叛成功之后,不僅會如數償還,還會給予他們額外的獎勵,并優先開放北疆的貿易特權。
這番恩威并施的許諾,更是激發了晉商們的熱情。
畢竟,與風險相比,潛在的巨大利益,才是他們更看重的東西。
短短三日之內,奇跡般地,一支足以支撐數萬大軍月余作戰的龐大軍需,便在太原府集結完畢。
看著校場之上堆積如山的糧草,閃爍著寒光的兵器,以及膘肥體壯的戰馬,即便是葉塵,也不禁暗暗咋舌。
這晉商的能量,果然是深不可測!
若是能將這股力量徹底掌控在手中,為己所用,那日后無論是逐鹿中原,還是開疆拓土,都將是他手中一張無往不利的王牌。
三月初四,清晨。
太原府校場之上,將星云集,旌旗蔽日。
數千名整裝待發的正白旗甲士和科爾沁鐵騎,排列成整齊的方陣,盔甲鮮明,刀槍如林,一股肅殺之氣,直沖云霄。
葉塵身著亮銀甲,外罩一件繡著蒼鷹圖案的玄色披風,腰懸斬馬刀,策馬立于高臺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臺下黑壓壓一片的將士。
在他的身旁,多隆、巴特爾、烏勒圖等一干將領,也是戎裝在身,神情肅穆。
“將士們!”葉塵的聲音,通過內力催動,清晰地傳遍了整個校場,“北疆喀爾珂三汗,背信棄義,公然反叛。侵我疆土,掠我子民。此等行徑,天理不容,國法難恕!”
“本貝勒奉攝政王之命,親率大軍,北上平叛。誓要將那些叛逆之徒,斬盡殺絕,揚我大清國威。”
“此戰,路途遙遠,征途艱險。但本貝勒相信,有我大清勇士,有科爾沁的健兒,定能踏破賀蘭山缺,直搗黃龍,凱旋而歸。”
“凡奮勇殺敵者,本貝勒必不吝賞賜。臨陣退縮者,軍法無情!”
“爾等,可有信心?”
“有!有!有!”
山呼海嘯般的應答聲,響徹云霄,震得整個校場都仿佛在微微顫抖。
將士們的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戰意和對功名利祿的渴望。
葉塵滿意地點了點頭,拔出腰間的斬馬刀,刀鋒直指北方,厲聲喝道:“全軍!出發!”
“萬勝!萬勝!萬勝!”
在震天的吶喊聲中,數千大軍,便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地開出了太原府,踏上了充滿未知與兇險的北伐之路。
春日的陽光,照耀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之上,也照亮了葉塵那張年輕而又堅毅的臉龐。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平叛的戰爭,更是他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獨立指揮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考驗。
此戰的勝敗,不僅關系到大清北疆的安危,更關系到他未來的前程,以及他能否在這亂世之中,真正立穩腳跟,開創屬于自己的時代。
前路漫漫,風雨兼程。
但他,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