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榮小魚求助

劉一泉的熱情,像是一團被點燃的烈火,幾乎要將整個教研室都給燒著。

李牧被他晃得有些頭暈,好不容易才掙脫出來。

看著眼前這個已經陷入了某種亢奮狀態,開始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詞,規劃著如何利用這次機會一鳴驚人的“泉哥”,李牧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地,將劉一泉,乃至整個歷史學院,都綁上了自己的戰車。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的幾天,李牧的生活,被切割成了涇渭分明的三個部分。

一部分,是在課堂上,繼續扮演著一個認真聽講的好學生。

另一部分,則是跟著劉一泉,與學院里那幾位被選拔出來的碩士師兄師姐,一起進行“青藍杯”的賽前集訓。

而剩下的,所有能夠被他自由支配的時間,幾乎全都泡在了學校的圖書館里。

他看的,不再僅僅是那些關于文物鑒定和修復的專業書籍。

更多的,是經濟類、法律類,以及企業管理類的著作。

他的目標很明確——注冊一家屬于自己的拍賣行。

這個念頭,自從在他腦海中誕生之后,就如同燎原的野火,再也無法遏制。

然而,當他真正開始深入了解相關的流程和法規之后,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還是有些過于理想化了。

開一家拍賣行,遠比開一家古玩店,要復雜得多。

首先,是資質。

根據2001年頒布的《拍賣法》規定,設立拍賣行,必須有一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注冊資本。

這還只是最普通的拍賣行。

如果想要拍賣文物,則需要另外向國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申請《文物拍賣許可證》。

而這個許可證的申請條件,則更為苛刻。

注冊資本,必須在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

并且,公司里,還必須擁有五名以上,取得高級文物博物專業技術職務的文物拍賣專業人員。

一百萬,李牧東拼西湊,勉強還能拿得出來。

可那一千萬,對他現在而言,無異于一個天文數字。

更別提那五名擁有高級職稱的專家了。

這種級別的專家,每一個都是各大博物館或者研究機構里的寶貝,是鎮館之石,怎么可能輕易被一家新成立的,名不見經傳的私人公司招攬?

除了資金和人才,還有場地、安保、倉儲、物流、宣傳……

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需要用真金白銀和人脈關系去填平的鴻溝。

李牧將查到的資料,一條條地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他的眉頭,越鎖越緊。

現實的骨感,遠超想象。

他原本以為,自己手握一百萬,已經算是有了一筆不菲的啟動資金。

可現在看來,這點錢,在“文物拍賣”這個行業的準入門檻面前,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難道,這個宏偉的計劃,還沒開始,就要宣告破產?

不。

李牧合上筆記本,靠在椅背上,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

他的眼神,在短暫的凝重之后,重新恢復了清明。

困難是用來克服的,而不是用來退縮的。

路,永遠都是人走出來的。

《文物拍賣許可證》暫時拿不到,不代表就不能做拍賣。

他完全可以先注冊一家普通的拍賣公司,拍賣那些不屬于國家法定文物范疇的藝術品。

比如,當代書畫,紫砂茶具,文玩雜項,甚至是高端的珠寶和奢侈品。

這些門類的水,同樣很深,市場也同樣巨大。

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超越時代的眼光,先從這些領域切入,積累資本,打造品牌,網羅人才。

等到時機成熟,再向那個最高的目標,發起沖擊。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這個道理,他比誰都懂。

想通了這一點,李-牧心中的那塊大石,總算落了地。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到了書桌上那些關于“青藍杯”的資料上。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打好這場即將到來的,開幕之戰。

……

時間一晃,就到了周五。

下午沒課,李牧正在宿舍里,對著一堆陶瓷殘片的照片,推演著修復方案。

“青藍杯”的比賽,分為鑒定和修復兩個環節。

鑒定是他的強項,但修復,卻是他的短板。

他雖然擁有理論知識,但實際操作的經驗,幾乎為零。

他必須在短時間內,將腦海中的知識,轉化為可以上手操作的能力。

就在他全神貫注之時,手機鈴聲,突兀地響了起來。

是榮小魚。

“喂,大忙人,在干嘛呢?”

電話那頭,傳來榮小魚清脆悅耳,又帶著幾分調侃的聲音。

“在學習,準備比賽。”李牧放下手里的照片,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睛。

“學傻了吧你,周末都不知道放松一下。”榮小魚在那頭輕哼了一聲。

“沒辦法,對手太強,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李牧笑了笑。

“行啦行啦,別跟我說那些專業術語,聽不懂。”

榮小魚的語氣,忽然變得有些遲疑和神秘。

“那個……李牧,想請你幫個忙。”

“什么忙?你說。”

“是我一個同學,也是我室友,叫周曉曉,她家里……嗯,挺有錢的。”

榮小-魚似乎在組織著語言。

“她前段時間,從一個古玩商手里,買了一件東西。”

“一件清代陳曼生的紫砂壺。”

“曼生壺?”李牧的眉頭,微微一挑。

這可不是普通的東西。

陳曼生,是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更是紫砂壺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與當時的制壺高手楊彭年等人合作,將詩書畫印,融入紫砂壺的創作,開創了“文人壺”的先河。

“曼生十八式”,更是后世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

任何一把,只要是真品,在如今的市場上,都是百萬級別的重器。

“對,就是曼生壺。”榮小魚確認道。

“然后呢?”李牧追問。

“然后……就出事了。”榮小魚的聲音,壓低了幾分,透著一股不安。

“我那個同學,自從把那個壺買回來,放在臥室里之后,身體就一直不舒服。”

“一開始只是覺得累,沒精神,后來就開始頭暈,惡心,晚上還失眠多夢。”

“前天,她直接在宿舍里暈倒了,現在還在醫院住著呢。”

“去醫院檢查,抽血、拍片,什么都查了,醫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就說是神經衰弱,過度疲勞。”

“可她自己覺得,肯定跟那個壺有關系。”

“所以,她就想……想讓你幫忙看看。”

榮小魚一口氣說完,小心翼翼地問道:“可以嗎?東西她已經讓家里人,用快遞寄過來了,估計明天就能到你學校。”

李牧聽完,陷入了沉默。

古玩導致人生病?

這種事情,聽上去,更像是怪力亂神的傳說。

在行內,確實流傳著一些說法。

比如,有些從墓里出來的東西,帶著“陰氣”,體弱的人接觸了,會生病,會倒霉。

但李牧一向對此,嗤之以鼻。

他更相信科學。

所謂的“陰氣”,或許只是器物在地下埋藏千年,所攜帶的某些未知的細菌或者霉菌。

但一個紫砂壺,是喝茶用的,是傳世的文房雅玩,怎么可能會有這種問題?

難道是心理作用?

“李牧?你在聽嗎?”榮小魚沒聽到回音,又問了一句。

“在聽。”李牧回過神來,“行,沒問題。等東西到了,我幫你看看。”

無論如何,是榮小魚開口,這個忙,他必須幫。

“太好了!我就知道你最好了!”榮小魚的語氣,瞬間變得歡快起來。

“對了,你那個同學,花了多少錢買的?”李牧隨口問道。

“好像……好像是八十萬。”

八十萬。

李牧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

這個價格,買一把真正的曼生壺,不算貴,甚至可以說是撿漏。

但對于一個學生而言,這絕對是一筆巨款。

這背后,要么是一個不懂行的富二代,被騙子當成了肥羊。

要么,就是這把壺本身,存在著某種不為人知的,巨大的瑕疵。

結合周曉曉生病的詭異情況,李牧更傾向于后者。

這件事,恐怕不簡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固安县| 蛟河市| 平谷区| 奉节县| 肥西县| 金堂县| 巍山| 板桥市| 龙游县| 巫溪县| 融水| 彭泽县| 佛学| 项城市| 威宁| 石家庄市| 徐汇区| 通山县| 苍梧县| 正安县| 视频| 门头沟区| 大田县| 于都县| 江门市| 来凤县| 原阳县| 巨野县| 丹阳市| 康保县| 盐津县| 江津市| 绵竹市| 全南县| 宿迁市| 佛学| 天全县| 峨边| 获嘉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