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比賽對手
- 重生鑒寶:只想賺錢的我不想戀愛
- 星元真解
- 3446字
- 2025-07-01 17:48:39
兩天后。
林婉青的電話,如期而至。
她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興奮和疲憊,顯然這兩天她沒少為此事奔波。
“李牧,成了!”
電話一接通,林婉青便直截了當地宣布了結果。
“電視臺那邊,制片人對我們的方案非常感興趣,他們正愁海選形式老套,缺乏爆點。你那個‘三方博弈’的現場設計,被他們譽為‘天才般的策劃’。”
李牧輕笑一聲:“是林姐您能量大,換個人去,拿著再好的策劃案也沒用。”
“少拍馬屁。”林婉-青笑罵了一句,語氣隨即變得嚴肅起來,“省文物局和你們學校這邊,我也通過協會的名義,初步溝通過了。”
“學校領導一聽能跟《華御之門》這種全國頂級的節目合作,還能上電視,當場就表示全力支持。文物局的領導,一開始還有些顧慮,擔心商業節目會影響‘青藍杯’的學術性和嚴肅性。”
“不過,當我把你的核心思路,也就是‘將學術競賽成果,通過大眾媒體平臺,進行社會化普及和推廣,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大眾認知度’這個觀點拋出去之后,他們的態度就松動了。”
“最后,是文投集團那邊,起了關鍵作用。”
“什么作用?”李牧好奇地問。
“他們是‘青藍杯’的贊助商,也是‘青藍計劃’的發起者。他們投資一千萬,不僅僅是為了建一個實驗室,更是為了打響‘青藍計劃’的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社會關注。”
林婉青的聲音里透著一股運籌帷幄的自信。
“電視臺的曝光度,完美契合了他們的宣傳需求。所以,文投集團的負責人,親自給文物局打了電話。這事,就算徹底敲定了。”
李牧心中暗自佩服。
林婉青這短短幾句話的背后,是動用了電視臺、行業協會、贊助企業、政府部門等多方資源,進行了一場復雜而高效的博弈和利益交換。
這才是真正的,頂層玩家的能量。
“接下來,電視臺會派一個導演組過來,和學校、文物局以及文投集團的人,一起開個協調會,敲定所有執行細節。場地,就設在你們學校最大的那個室內體育館。”
“到時候,你作為這次合作的‘牽線人’和‘高校特邀鑒定代表’,也要參加。”
“沒問題。”李牧干脆地答應下來。
“好,具體時間,我再通知你。”
掛斷電話,李-牧站在宿舍的陽臺上,看著遠處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星海拍賣”的夢想,不再是空中樓閣。
這場即將到來的,史無前例的“跨界盛會”,就是他為自己搭建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他需要借助這個萬眾矚目的舞臺,打響自己的名號,結識關鍵的人脈,吸引未來的客戶。
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在星海市,有這樣一個年輕人。
他眼光毒辣,他能點石成金。
深吸一口氣,李牧轉身走回宿舍,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要去找劉一泉。
不只是通知他這個驚人的消息,更是要去了解一下,自己即將面對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群對手。
……
歷史學院,文物修復教研室。
一股濃重的、混雜著化學試劑和陳年塵土的味道,撲面而來。
劉一泉正滿面愁容地坐在他那張堆滿了各種文件和書籍的辦公桌后,手里捏著一張打印出來的A4紙,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嘴里不停地念叨著。
“完了……完了……這下是真完了……”
“泉哥,什么完了?”
李牧推門而入,看著劉一泉那副如喪考妣的模樣,不禁有些好笑。
“你小子來得正好!”劉一泉看到李牧,像是看到了救星,又像是看到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猛地把手里的A4紙拍在桌上。
“你自己看!這是剛剛匯總過來的,‘青藍杯’其他幾所重點高校的參賽名單!”
李牧走上前,拿起那張紙。
紙上,密密麻麻地羅列著一個個陌生的名字,以及他們所屬的學校和專業方向。
“西南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華榕生,導師:張敬之。”
“華西大學,碩士研究生,陳靜,導師:王崇山。”
“江州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趙謙,導師:……”
一個個名字看下去,李牧發現了一個規律,排在最前面的,幾乎清一色都是碩士、博士研究生。
而他們西南大學的名單上,除了幾個研二的師兄師姐,剩下的,竟然全都是他們大一的新生。
“看到了嗎?”劉一泉的聲音里帶著一絲絕望。
“這次比賽,說是全省高校,但真正有實力爭奪冠軍的,就三家:我們,西南科技大學,還有華西大學。”
“我們學校的文物修復專業,是這幾年才剛剛有點起色。底子薄,人才儲備根本跟不上。”
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那個叫“華榕生”的名字上。
“西南科技大學的張敬之教授,是國內陶瓷修復領域的泰山北斗。這個華榕生,是他最得意的門生,一個在讀博士。
我聽說,這小子的一雙手,穩得像手術臺上的機器臂,去年,他獨立完成了一件有二十七塊碎片的宋代鈞窯殘碗的修復,修復報告直接發表在了國家級的核心期刊上,轟動一時!”
劉一泉的喉結滾動了一下,又指向了另一個名字。
“還有華西大學的陳靜,她導師王崇山,是古書畫鑒定與修復的大家。
這個女娃,別看是個碩士,但她在古代顏料分析上,是個天才!
據說她能通過顯微分析,準確判斷出一幅古畫在歷史上經歷過幾次修復,用的是哪個朝代的顏料。她去年就有一篇論文,被國外頂級期刊收錄了。”
“這些人,都已經在各自的領域里,小有名氣了。他們來參加這個比賽,根本就是降維打擊!”
劉一泉越說越激動,最后頹然地靠在椅子上,長嘆一聲。
“我們呢?我們能拿得出手的,有誰?”
“就那幾個碩士,平時做個實驗還毛手毛腳的。至于你們……一群連專業課都還沒上幾門的大一新生!”
“本來我還指望著,靠你小子這妖孽一樣的眼力,在鑒寶環節,能多搶點分,拉高一下平均分。”
“可現在看來,人家根本不跟你玩虛的,直接上硬實力!在文物修復的比拼上,我們會被人家按在地上摩擦!”
“那一千萬的實驗室……徹底沒戲了。”
劉一-泉的聲音里,充滿了濃濃的不甘和無力。
他為了這個專業,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他自己知道。
眼看著一個天大的機會就在眼前,卻因為硬實力的差距,只能望洋興嘆。
這種感覺,比從一開始就沒有希望,更讓人絕望。
李牧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卻沒有什么變化。
他看著名單上的那些名字,眼神平靜如水。
博士?天才?
在他這個擁有著未來幾十年見識和經驗的“老怪物”面前,這些所謂的“天才”,不過是剛剛踏上起跑線的孩童罷了。
“泉哥。”李牧忽然開口。
“嗯?”劉一泉有氣無力地應了一聲。
“對手越強,不是才越有意思嗎?”李牧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劉一泉一愣,抬起頭,詫異地看著李牧。
這小子,是瘋了?還是被嚇傻了?
“有意思?到時候別哭著下場就不錯了!”劉一泉沒好氣地說道。
“那可不一定。”李牧笑了笑,“而且,泉哥,我今天來找你,是想告訴你一件事。”
“什么事?”
“這次的‘青藍杯’,可能要變得,比你想象的,還要熱鬧得多了。”
李牧不緊不慢地,將林婉青的那個“跨界合作”的計劃,原原本本地,向劉一泉敘述了一遍。
從《華御之門》的節目影響力,到電視臺、贊助商、學校和文物局的多方共贏,再到將整個比賽現場,變成一個面向全國觀眾的,大型電視真人秀。
劉一泉一開始還皺著眉聽著,但隨著李牧的講述,他的眼睛,越瞪越大。
他臉上的愁云,漸漸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置信的,極度震驚的表情。
他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雙手撐著桌子,身體前傾,死死地盯著李牧。
“你……你說的,都是真的?”
他的聲音,因為過度的激動,都有些顫抖。
“林婉青已經把各方都敲定了,這兩天,電視臺的導演組就會過來開協調會。”李牧平靜地回答。
“我的天……我的天……”
劉一泉像是被一道驚雷劈中,原地踱步,嘴里不斷地重復著這三個字。
他不是傻子。
他瞬間就明白了,這件事背后,所蘊含的,無法估量的價值!
如果事情真的成了。
那“青藍杯”就不再是一場象牙塔內的,小圈子的學術比賽。
它將成為一個全國矚目的焦點!
他們歷史學院,他們文物修復專業,將會在全國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觀眾面前,亮相!
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宣傳機會!
至于比賽的輸贏……
在這樣巨大的曝光度面前,一千萬的實驗室,似乎都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
不對!
劉一泉猛地停下腳步,他眼中的光芒,變得前所未有的熾熱。
正因為有了全國的關注,這場比賽的輸贏,才變得更加至關重要!
贏了,就是一飛沖天,名揚四海!
輸了,就是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被人踩在腳下,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一股巨大的壓力,和一股同樣巨大的興奮,同時涌上了劉一泉的心頭。
他看著眼前這個表情淡然的年輕人,忽然覺得,自己之前那些擔憂,是多么的可笑。
華榕生?陳靜?
那些所謂的天才,在李牧這個能撬動《華御之-門》,能整合多方資源,將一場省級比賽,硬生生玩成全國性綜藝的“妖孽”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李牧!”
劉一泉一把抓住李牧的肩膀,用力地搖晃著,眼神灼熱得像是要噴出火來。
“干得漂亮!”
“你小子,就是我們歷史學院的福星!”
“這一票,咱們必須玩得漂漂亮亮!”
“不但要贏!還要贏得讓所有人都記住我們西南大學!記住我們文物修復專業!”
“你,就是我們最大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