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輻射衰變造假
- 重生鑒寶:只想賺錢的我不想戀愛
- 星元真解
- 1877字
- 2025-07-02 19:51:13
第二天下午,李牧接到了快遞的電話,取回了一個包裝得嚴嚴實實的紙箱。
他沒有在宿舍拆開,而是直接抱著箱子,來到了歷史學院那間空無一人的修復教研室。
這里工具齊全,也足夠安靜,方便他仔細研究。
他用裁紙刀,小心地劃開層層膠帶。
箱子里面,填充著厚厚的泡沫和氣泡膜。
而在最中間,是一個精致的紅木盒子。
李牧深吸一口氣,緩緩打開了盒蓋。
一把造型古樸雅致的紫砂壺,靜靜地躺在明黃色的絲綢襯墊上。
壺身呈合斗之形,線條簡練,氣韻飽滿。
泥質細膩溫潤,色澤紫中泛紅,宛如豬肝。
壺底,刻著“阿曼陀室”的陽文篆書印款。
壺身一側,則刻著行書銘文:“左供水,右供酒,學仙佛,付兩手。”
落款是“曼生銘”。
字跡流暢,鐵畫銀鉤,金石味十足。
無論是器型、泥料、工藝,還是款識、銘文,都完全符合清代嘉慶年間,陳曼生與楊彭年合作創制的“合斗壺”的特征。
僅從照片和第一眼的觀感來看,這,就是一把開門見山的大真品。
然而,就在李牧將它從盒中拿出來,托在掌心的那一刻。
一種難以言喻的,極其細微的異樣感,順著他的掌心,悄然傳來。
不是觸感上的冰冷或者粗糙。
而是一種……能量層面的,不協調感。
就像一首優美的樂曲中,混入了一個極其微弱,但卻持續存在的,刺耳的雜音。
這種感覺,普通人根本無法察覺。
但對于擁有著重生靈魂,精神力遠超常人的李牧而言,卻清晰可辨。
他的眉頭,瞬間皺了起來。
不對勁。
這個壺,有大問題。
他將紫砂壺放到桌上,戴上白手套,拿起高倍放大鏡,開始一寸一寸地,仔細觀察。
從壺嘴到壺把,從壺蓋到壺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半個小時后。
李牧放下了放大鏡,眼神中,充滿了困惑與凝重。
他沒有發現任何后世仿造的痕-跡。
也沒有發現任何修補或者拼接的破綻。
這把壺,從任何一個鑒定的角度來看,都是一把完美無瑕的,清代曼生壺真品。
可掌心那股若有若無的,令人心悸的異樣感,卻始終揮之不去。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牧靠在椅子上,目光死死地盯著那把壺,大腦在飛速運轉。
一個又一個的可能性,被他提出,又被他一一否定。
忽然。
他的腦海中,如同閃電般,劃過了一個被他忽略的,瘋狂的念頭。
他想起了前世,在圈子里聽過的一個傳聞。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歐美的實驗室,為了研究古陶瓷的物理和化學特性,曾經使用過一種在當時非常先進,但現在看來卻極其危險的技術。
中子活化分析法。
他們會用反應堆產生的中子,去轟擊陶瓷樣品,通過分析樣品被活化后,釋放出的伽馬射線的能譜,來精確測定其中幾十種微量元素的含量,從而判斷其產地和年代。
這種方法,對器物本身,幾乎沒有損傷。
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在當時被嚴重低估的后遺癥。
那就是,會讓器物本身,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帶有放射性。
而一些無良的古董商,為了讓自己的高仿品,能夠通過最權威的“熱釋光”年代檢測,也會喪心病狂地,將仿品拿去進行低劑量的“輻照增齡”。
用放射性射線,去模擬古陶瓷在漫長歲月中,接收到的天然輻射總劑量。
這種處理方法,極其隱蔽,肉眼和常規的鑒定手段,根本無法發現。
但它同樣會造成一個結果——輻射殘留。
難道……
李牧的心臟,猛地一縮。
他看著眼前這把古樸的紫砂壺,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了一絲真正的駭然。
如果他的猜測是真的。
那么周曉曉的病,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釋。
那不是什么神經衰弱,而是長期暴露在超標的放射性環境下,所導致的,輻射損傷!
想到這里,李-牧再也坐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身,甚至來不及摘下手套,就立刻掏出手機,撥通了榮小-魚的電話。
電話幾乎是秒接。
“喂,李牧,怎么樣?看出什么問題了嗎?”榮小魚的聲音里,充滿了期待。
“小魚,你聽我說!”
李牧的聲音,前所未有的嚴肅和急促,瞬間讓電話那頭的榮小魚,也緊張了起來。
“你現在,立刻,馬上!給你那個同學周曉曉打電話!”
“讓她病房里所有的人,全都遠離那把壺!把它用原來的盒子裝好,放到離人最遠的角落里!千萬不要再用手去直接接觸!”
“啊?”榮小魚被李牧這番話,給說得一頭霧水,“為……為什么啊?那壺是假的嗎?”
“現在來不及解釋了!”李牧的語氣,不容置疑,“你只要告訴她,那把壺,可能有劇毒!會害死人的!快去!”
“劇毒?”
榮小魚被這兩個字,嚇得心臟都漏跳了一拍。
她雖然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但李牧那股焦急到極點的語氣,讓她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好……好!我馬上就打!”
掛斷電話,李牧看著桌上的那把“曼生壺”,眼神冰冷。
他小心翼翼地,將壺重新放回紅木盒子,蓋上蓋子,再用原來的泡沫和氣泡膜,將盒子層層包裹,最后放回紙箱,用膠帶封死。
做完這一切,他脫下手套,用洗手液,反復沖洗了三遍手。
理論上來說,這種事情應該找專業的機構。
但是專業機構,程序復雜,現在榮小魚的同學情況緊急,還是就在校內檢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