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為搶春草街頭亂斗
- 靖難在盛唐
- 戈云車
- 2115字
- 2025-06-17 09:00:00
東市西南角樓、與宣陽坊隔皇城東二豎街相望,站在此處能夠將萬年縣廨盡收眼中,身披鐵甲的辛云京探身眺望、卻被李篤一把拉了回來:
“甲胄反光,小心一些、不要被人發現。”
盡管知道李篤另有所圖,眼看著春草被刑部奪走、辛云京還是遺憾連連:“百官行述、世人趨之若鶩,如此大功、你當真不要?”
李篤嗤之以鼻:“你聽誰向你保證過、找到百官行述是件大功?那分明是有毒的餌、等著蠢人自己上鉤。”
“王侍郎反復告知過我,我的責任一是平抑物價、二是疏浚航道。”
“我們只需要百官行述中關于河東鹽商的罪證、然后便能完成平抑物價的任務,至于是誰找到那些書、與我們都毫無關系。”
“反而那個邪僧明悟聽到春草的消息必然也會前來搶奪,他最近出入官廨乃至皇城地牢如入無人之境、令朝堂屢屢蒙羞,我們若是能將他擊殺或者擒獲、才是真正大功一件。”
辛云京連連搖頭,那刑部兵差武裝齊備人數眾多、將春草護衛的猶如鐵桶一樣,邪僧明悟憑什么火中取栗?
李篤示意辛云京看向街道東側,彼處有一隊似乎是換崗下值的監門衛兵卒正在列隊行來,看那速度和路線、雙方不久便會迎面相遇。
長街之上,都省尚書儀仗出行,依照律令百姓官兵需在街邊暫避,監門衛兵卒默默地排布在道路左右、準備對通過的刑部尚書儀仗發動突襲。
如此以有心算無心、按道理應該萬無一失。
不過李昌李適之早年屢任邊疆州郡,更曾在幽州邊鎮領兵、立有不小軍功,遠遠看到這隊監門衛散步道路兩旁、便隱隱覺得不妥,從地形和軍勢而言、這分明對自己形成了夾擊之勢。
再當開道的官牌鼓吹與那監門衛兵卒交錯時,監門衛中有一名披甲士卒霍然抬首,那人眼神赤紅面色陰柔可怖,絕非軍中之人。
“有埋伏!”心中早已警惕的李昌李尚書立刻大吼一聲、當街勒馬,坐騎人立而起、屬下刑部兵差蜂擁向前。
薛郎君、他那面色和眼神過于鶴立雞群,東市角樓之上的李篤都一眼將其認出,明悟沒有見到、這薛郎君居然來了!
李尚書應對及時、刑部兵差反應稍快一步,這便使得監門衛兵卒無法直接沖擊儀仗中心、一舉奠定勝局。
東市左近、繁華街頭頓時爆發一場惡戰,血流滿地、殘肢遍布,百姓奪路而逃、場面亂成一團。
至于中心戰況,本應該與千秋節前李篤帶領金吾衛與武氏死士在城北夾城中廝殺時頗為相似,成建制軍隊對付散兵游勇、完全勢如破竹。
只是監門衛的戰力比之金吾衛要拉垮許多,刑部兵差又并非尋常衙門的上番差役、乃是真正會進行捕盜廝殺訓練的兵卒,一來二去、監門衛居然被刑部兵差步步壓迫后退。
但好景不長,有明悟手下信徒混跡在百姓之中,為首這便是早先清禪寺的知客僧,信徒偽作逃難、靠近儀仗旁邊,突然發難、令刑部兵差措不及防。
眼看春草就要被奪去了。
一柄橫刀忽然從背后刺穿了春草胸膛,春草低頭看了看那血紅的刀尖,輕呵一聲、帶出一團血沫,早就知道會是這樣、死于非命。
持刀之人乃是韋堅,確定春草身死、再也無法吐露秘密,將其推給明悟信徒,然后反身一把拉住李昌坐騎:
“我已經問出了確切消息,快派人纏住賊兵、你我繞道前行。”
東市角樓之上、一切一目了然,李篤驚嘆韋堅出手果斷的同時、對春草也一陣惋惜,不知道她到九泉之下、是否還會惦念著楊謙。
不過這也好,無論是通義坊中見聞、如何挪至萬年縣廨監牢、還是今日蓁末與她的溝通,李篤必然希望她能夠永遠守口如瓶。
等到韋堅與李昌脫離戰團走遠,金吾衛便開始了行動,角樓之上辛云京搖動令旗,埋伏在左近里坊的金吾衛甲士立刻出動、涌至街上。
大盾結陣封鎖道路兩端出口、長槍步槊如林斜指,更有弓弩手占據左右坊墻、居高臨下將廝殺的監門衛或明悟信徒全部納入射程。
明悟信徒多來自三庶人案遺孤,抱定必死決心、此時不退反進,倒是監門衛見到事不可為,其中一名蒙面甲士抬手一刀、便將兀自叫囂的薛郎君斬首。
那慘白的頭顱骨碌碌滾落到了路旁的排水溝渠之中,仍然帶著猙獰的笑意在水中起起伏伏。
金吾衛鐵甲軍陣推進、監門衛棄暗投明,長街之上明悟的信徒很快就被擊殺殆盡,其中清禪寺的知客僧身中兩箭一槍、死狀還算安詳。
辛云京好奇追問:“你認識這個和尚?”
“他曾告訴我,人若殺生,只要心存愧疚之心、便不必沉溺于執念之中。”
李篤嘆一口氣、環顧四方,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自己站在這血泊之中心中已無半點漣漪。
想來都是被薛郎君惡心的失了下限,獨孤闊如,你那一刀真是便宜了那個瘋子!
至于甚么薛郎君挾持監門衛校尉、關鍵時刻獨孤三郎反戈一擊…李篤搖了搖頭,錘了獨孤闊如一拳:
“昨晚金粉樓中你放我一馬、我也會按照你的說法向上司稟報,但是信與不信不在于我、刑部那邊的官司你要自己想辦法對付。”
“曾經奮起反抗、此生已無遺憾。”獨孤闊如倒是哈哈一笑,取下兜鍪、抹一把面上血污,一臉滿不在乎:
“若是有人審我問我,我就一口咬定是我阿母指使。”
“倒是我那小妹,平日不得阿母歡喜、我不在后必然生活艱難,十一郎若有余力、拜托幫忙照顧一二。”
李篤應下之后、與獨孤闊如叉手行禮道別。
刑部尚書儀仗遭到沖擊、兵差傷亡嚴重,雖說薛郎君能夠背下大多數的罪責,但李篤估計獨孤闊如最好的結局、便是同武敬一樣此生難回長安。
不久之前兄弟們還一同廝混玩耍、如今卻紛紛天涯陌路。
等到有司攜水龍車和沙車趕來…好吧、還是萬年縣廨高集,李篤留下大隊金吾衛協助高縣尉收拾一片狼藉的現場,自己與辛云京則帶著彍騎往倉部司循吏家的方向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