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黃昏,顧承蹲在老灶臺前撥弄柴火,松木香混著蒸籠里的荷葉雞香漫過天井。我踮腳去夠檐角晾曬的梅干菜,竹匾邊緣的露水打濕了裙角,被他伸手攬住腰肢:“當心摔了祖宗傳的腌菜壇。“
他腕間的紅繩在暮色里晃蕩,系著的半枚婚戒沾了草木灰。灶火映著他挽起的衣袖,小臂上燙傷的月牙疤新結了層粉色的痂。我故意將梅干菜撒進他衣領,看他被冰得縮脖子,發梢掃過蒸籠騰起的熱氣,凝成細小的水珠。
“鬧什么。“他反手將我困在灶臺與胸膛之間,沾著醬油的指尖點在我鼻尖,“昨日摔了我兩個素胚,今日又想糟蹋晚飯?“
柴火噼啪炸開火星,驚得梁上雛燕探出頭。我趁機咬住他欲縮回的手指,咸鮮的醬香在舌尖化開。他喉結滾動,蒸籠蓋突然被熱氣頂起,氤氳的白霧里,我們沾著糯米粒的唇齒撞在一處。
暮色漸濃時,八仙桌上已擺滿青花碗盞。顧承用荷葉包著燙手的叫花雞,指尖翻飛拆骨的動作像在修胚。我捧著甜白釉酒盞偷喝桂花釀,腳趾在桌下蹭他沾泥的布鞋,看他耳尖漸漸染上比晚霞更艷的緋色。
“嘗嘗這個。“他突然夾起塊雞心喂來,琥珀色的醬汁順著竹筷滴在《陶說》封面上,“今晨特意留的。“
晚風卷著梔子香穿堂而過,煤油燈罩里撲火的飛蛾將我們的影子投在斑駁磚墻。顧承的膝蓋在桌下抵住我的,溫熱的觸感比桂花釀更醉人。我舔去他嘴角的醬汁,嘗到二十年前柴窯火煨紅薯的甜。
“明日帶你去采釉果。“他拾起我散落的銀簪,就著燭火雕琢青花魚缸的冰裂紋,“山后的釉果林該熟透了。“
夜露打濕晾曬的藍印花布時,我們窩在竹榻上數瓦當滴水。顧承的掌心貼著我后腰的胎記,指尖模擬著拉胚機的旋轉:“這處裂紋......“他忽然翻身含住我耳垂,“該補些金繕。“
月光漫過漏窗,將未收的青花碗盞鍍成冷銀。顧承的呼吸漸沉,夢中仍下意識護住我墜窯時傷過的左肩。我數著他睫毛投下的影,忽見灶灰里埋著的番薯冒出甜香——像極了少時偷煨的窯火,將青梅歲月燒成溫潤的釉。
晨光漫過釉色窗欞時,顧承正蹲在井臺邊刮芋艿。青石板上散著新挖的嫩姜,沾泥的指節在清水里晃成白玉。我赤腳踩著露水去揪他后領,卻被他反手塞了塊冰糖腌的藕片:“偷吃慣犯,當心阿婆瞧見又笑你。“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炸開桂花香——原是昨日曬干的桂皮混在松枝里。顧承將芋艿埋進炭灰,轉身時被我抹了道灶灰在鼻梁。他佯裝慍怒,沾著姜汁的指尖卻悄悄勾我散落的鬢發,將碎發別至耳后的動作,與二十年前在柴窯為我拂去煤灰時如出一轍。
“晌午去摘木樨?“他忽然握住我搗香蓼的臼杵,“后山那棵百年老樹開得正好。“臼中的紫蘇籽隨動作蹦跳,有幾粒落進他半敞的衣襟,順著鎖骨滑向腰腹。我俯身去拾,卻被他擒住手腕按在春凳上,臼杵滾落青石板的聲響驚飛了覓食的雀兒。
蟬鳴攀上老宅的飛檐時,我們拎著竹籃穿過后巷。顧承的草帽檐壓得低,卻掩不住頸間被我咬出的紅痕。賣涼粉的挑夫吹著葉笛經過,他忽然將我拽進墻角的紫藤架。花影婆娑間,他銜走我唇角沾的糖霜,舌尖卷著木樨的初蕊:“比冰糖藕甜。“
日頭西斜,滿籃木樨在竹匾里淌金。顧承踩著木梯糊窗紗,月白的衣袂被晚風鼓起,像極了少時在窯口鼓風的模樣。我踮腳遞漿糊,卻被他撈坐肩頭。驟然升高的視野里,望見巷尾阿公在教孫兒扎兔子燈,暖黃的光暈漫過青瓦,將我們的影子拉得老長。
“瞧見沒?“他忽然握住我晃悠的腳踝,“第七片瓦當的裂痕,像不像你幼時磕破的瓷娃娃?“暮色在他睫毛上鍍了層金邊,糊窗的棉紙透出我們交疊的輪廓,恍若皮影戲里纏綿的角兒。
煤油燈亮起時,木樨糖漬在青花甕里釀出蜜色。顧承就著燈火補我勾絲的羅襪,針腳細密如釉上彩的筆觸。我趴在他膝頭翻《飲流齋說瓷》,忽然指著“雨過天青“的詞條笑:“可比你今晨在灶臺蹭的灰好看。“
夜雨忽至,我們窩在竹簾后聽瓦當叮咚。顧承的掌心焐著我微涼的腳趾,忽然說起景德鎮的老窯工:“從前師父說,最好的釉色要經三場春雨兩場雪。“他的呼吸拂動書頁,將典故混著木樨香釀成枕邊私語。
更漏滴到子時,雨聲漸歇。顧承忽然披衣起身,從檐下接的雨水里舀了半瓢。我迷迷糊糊見他往陶壺里撒木樨,壺身冰裂紋映著殘燭,晃出滿室細碎的金。他含了口溫茶渡來,花蜜的甜混著雨水的清冽,在唇齒間化開立夏的最后一個節氣:“明日給你煨桂花酒釀圓子......“
月光漫過糊著新窗紙的格欞,將未收的針線筐鍍成冷銀。顧承夢中仍下意識護住我后腰,指尖搭在胎記邊緣,像在摩挲最珍貴的曜變盞。灶膛余燼里,煨熟的芋艿裂開細口,甜香漫過染著木樨香的老宅,將往事的釉色又煅燒得溫潤幾分。
晨霧未散,顧承已在檐下削竹篾編笸籮。青篾在指間翻飛如燕,露水沾濕他卷至肘部的麻布衫,臂上那道月牙疤泛著濕潤的光。我蹲在石階上剝新收的蓮子,蓮芯的苦味混著晨風撲進窗欞,驚醒了梁間啁啾的雛燕。
“手伸來。“他忽然截住我偷擲的蓮蓬,篾刀輕挑間剝出完整的蓮子,“昨日阿婆說,西街藥鋪收蓮芯入茶。“竹篾在他膝頭堆成小山,隨話音輕顫,恍若舊年柴窯旁未燒盡的松枝。
我故意將蓮衣撒進他編了一半的笸籮,青翠的衣褶在竹篾間蜷成小船。他佯怒蹙眉,卻用篾刀尖挑起片蓮衣別在我耳后:“這般搗亂,晌午罰你剝蒜。“晨光穿透蓮衣的經絡,在他瞳仁里映出細密的金絲。
蟬聲乍起時,我們拎著笸籮去趕早集。顧承的草帽檐壓著半張臉,卻遮不住頸側被我咬出的淡紅齒痕。賣菱角的船娘笑著擲來兩節嫩藕,他俯身去接,后腰的月牙疤在短衫下若隱若現,像極了塘中初綻的荷尖。
“蘇姑娘愈發水靈了。“綢緞莊的老板娘倚著門框打趣,手里的熨斗騰起白霧。顧承將我護在身后,指尖在綢緞上輕捻:“這匹雨過天青的料子......“忽然低頭在我耳邊廝磨,“倒襯你腰窩的胎記。“
正午的日頭曬軟青石板,我們躲在老槐蔭下吃涼粉。顧承用荷葉托著水晶糕,糖霜沾在他唇紋里,被舌尖卷去時牽出細亮的銀絲。我故意將冰鎮酸梅湯晃出杯沿,涼意順著他的腕骨爬上小臂,驚得竹篾笸籮里眠著的蜻蜓振翅欲飛。
“當心招螞蟻。“他忽然含住我沾糖的指尖,犬齒在指節留下淺痕。樹影在我們交疊的衣袂上搖曳,將蟬鳴篩成細碎的金粉。賣貨郎的撥浪鼓聲漸遠時,他掌心的薄繭已將我腕間摩挲得發燙。
暮色漫進天井時,新編的笸籮盛滿曬干的木樨。顧承蹲在井臺邊濯洗沾蜜的瓷罐,水波將他倒影揉碎成點點金星。我赤腳踩他浸在水中的衣擺,被他反手撈住腳踝拖進懷里。井水打濕的夏衫緊貼著脊背,他呼吸間蒸騰的熱氣將木樨香釀成醉人的醪糟。
“明朝給你蒸桂花糖糕。“他咬開我束發的紅繩,青絲如釉瀑瀉了滿肩。晾在竹竿上的藍印花布隨風輕晃,將月色濾成窯變的天青色。我們交纏的倒影墜入井底,驚散了汲水的銀蟾。
夜半忽雨,我們抱著笸籮搶收曬場的豆腐干。顧承的蓑衣裹住兩人,竹笠沿滴落的雨串織成水晶簾。我在他懷里數雨點擊瓦的韻律,忽覺后腰被硬物硌著——他竟在蓑衣內層縫了煨熱的鵝卵石。
“寒雨最傷腰。“他掌心貼著我的胎記,將暖意揉進肌理。驚雷劈開云層時,我們踩著雨泡奔回老宅,身后曬場的竹匾在電光里翻飛如白蝶。
灶膛重新燃起時,煨著的桂花糖芋艿已軟糯如吻。顧承就著火光補我刮破的裙裾,針腳細密如柴窯開片的冰裂紋。我枕著他腿數雨打芭蕉的聲響,忽見窗紙透進的月光里,那只被雨淋濕的笸籮正悄悄抽發新篾——恍若經年的情愫在春雨里暗自生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