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墻的功能

《詩經·鄭風》里,有一首題名《將仲子》的情詩。寫一個女子,對向她示愛的人要求,不要屢次三番地跳墻過來,與她相會。

“將仲子兮,無踰我里,無折我樹杞……”

“將仲子兮,無踰我墻,無折我樹桑……”

“將仲子兮,無踰我園,無折我樹檀……”

古時,二十五戶為里,有里墻圍著,住戶的院子,有院墻圍著,見面的園子,有園墻圍著。這位男子,黑燈瞎火跑來,要跨越三道防線,免不了手忙腳亂,撞折樹木,捅出紕漏。

由此可知,在《詩經》的年代,墻就出現了。

這應該是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瓦解以后的事情了,西安的半坡遺址證明,蒙昧時期,穴地而居,人類無需用墻。有了怕別人眼紅的資產,有了怕別人知道的隱私,墻才能派上用場。亞當夏娃,上帝所造出來的這兩口子,赤身裸體,連衣服都不穿,那就更用不著垣、墉、墻來擋住什么,遮住什么的。所以,嚴格地說,墻是私有制的產物。

通過這首詩,我們知道墻的功能,大致有三:第一,抵擋的作用,那個執著的求婚者,難以長驅直入;第二,保護的作用,那位女子和那些種植物,身處墻內,有了相對的安全;第三,遮掩的作用,至于她的父母兄長,究竟認可他倆結合呢?還是堅決拆散,墻外的那個鄰家的老二,是休想了解內幕的。

據清人鳳韶《鳳氏經說·墉墻》:“古者屋下柱間墻曰墉,屋外四周墻曰垣,垣即所謂宮墻也。垣、墉皆得稱墻,而墉不得稱垣。”無論為墉,為垣,為墻,只要能使空間一分為二的措施,都意味著內外的區隔,人我的軫域。實體的墻,如此;虛擬的墻,也如此。

逶迤起伏的萬里長城,曾經是華夏和夷狄的分界線。英文叫做“Great Wall”,直譯過來,就是“大墻”。這一個“墻”字,倒是把握住中國人建筑學的要義。從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和太子扶蘇,發數十萬戍卒,修長城,到朱元璋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歷朝歷代,從帝王到老百姓,在這墻上沒少下功夫。

北京城里,那磨磚對縫,敦實厚密的四合院,為什么所有的外墻窗戶,既高且小?為什么所有的對外門戶,雖設常關?這就是長城精神的體現。所以,四合院的要害,就是四堵墻。這墻,就是居住者與外部世界的界限。王公貴族的府邸,高官顯宦的豪宅,是用圍墻圍起的大型四合院;紅墻綠瓦,金碧輝煌的紫禁城,是用城墻、護城河圍起的巨無霸四合院。老北京城,一個由無數四合院組成的城市,也是一個無數堵墻林立在你眼前的城市。

由此可知,中國人造墻的目的,在于“隔”,無論物質的墻,分隔,間隔,區隔;無論精神的墻,隔離,隔膜,隔閡,四合院給人留下的印象,就不可能是十分完美的了。第一,重門疊戶,莫測高深;第二,內斂外藏,自我封閉;第三,狹隘局促,關門獨大;第四,壁壘心態,害怕開放。

這種內向的,自恃的,扃鎖的,局限的居住方式,祖宗八輩子地關在這四堵墻中,久而久之,對居住者的思想,意識,觀念,精神,會不會產生《淮南子》所言“井魚不可以語天,拘于隘也”的影響呢?從“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邏輯推斷,墻,這個東西,壁立于前,環伺左右,只有堵心的感覺,哪有開闊的胸懷呢?

中國人的筑墻,很大程度是把自己關起來。

明清兩代,之所以閉關鎖國,自我隔絕于世界文明;之所以禁錮桎梏,畏之避之于時代潮流;之所以愚昧保守,頑固抵制于現代科學;之所以老大自居,落后挨打于帝國列強,與紫禁城里的最高統治者,跳不出四合院那四堵墻的束縛拘囿,恐怕有著莫大的關系。更何況,紫禁城的墻,更高,更厚,更堅固,更嚴密呢?

紫禁城對那些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來說,既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的墻,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的墻。走出有形的墻,也許不難做到,要想走出精神的墻,卻非一件易事。

明代有個荒唐皇帝朱厚照,民間傳說他尋歡作樂,時常微服潛行,溜出城外。有一出京劇《游龍戲鳳》,就寫他在荒村野店,與民間女子李鳳姐,打情罵俏的故事。朱厚照當然不敢說他是當今皇上,只說他是住在那個大圈圈套小圈圈,小圈圈套黃圈圈中的人氏。雖然,正德皇帝走出黃圈圈,但是,他無法甩開那像影子一樣緊跟著他,尾隨著他,像空氣一樣包圍著他,裹從著他的人墻。最終,還得乖乖地被扶上鞍,架上馬,回到那黃圈圈里的金鑾殿上。

誰能使這位胡作非為,桀驁不馴的正德皇帝,乖乖就范呢?正是宮闈之中無處不在,內廷之間須臾難離的,蔑稱之為閹寺、俗稱之為太監、史書稱之為宦官的這道人墻。

所有帝王,雖然他自稱孤家寡人,其實,他既不孤,也不寡,身邊永遠有一道一道的人墻圍繞著的。這其中,有后妃,有東宮,有臣僚,有將帥,有皇親國戚,有故舊知己,有御用文人,有優伶樂工,但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當數得上與統治者,保持著零距離接觸的宦官了。對于帝王身邊最親近的人,最密貼的人,也是最起作用的人,他們要是加油添醋起來,煽風點火起來,一句頂一萬句,那后果往往也是極為嚴重,極為可怕的。

《新唐書》在談到唐代宦禍時,不禁感慨:“小人之情,猥險無顧藉,又日夕侍天子,狎則無威,習而不疑,故昏君蔽于所昵,英主禍生所忽。玄宗以遷崩,憲、敬以弒殞,文以憂僨,至昭而天下亡矣。禍起開元,極于天祐,兇愎參會,黨類殲滅,王室從而潰喪;譬猶灼火攻蠹,蠹盡木焚,詎不哀哉!跡其殘氣不剛,柔情易遷,褻則無上,怖則生怨,借之權則專,為禍則迫而近,緩相攻,急相一,此小人常勢也。”

宦官,必須被劁,必須去勢,必須要成為一個不男不女之人,才能在后宮立足。于是,這班刑余之徒,闒茸之輩,乃封建王朝中最污穢,最卑賤,最骯臟,也是最黑暗的一群。作為宦官,不知是付出代價太大,求償之心過甚,還是由于性器官的閹割,形成心理變態?不知是身處權力中心,產生染指欲望,還是由于出身貧賤,對于財富的病態渴求?宦官一旦得勢,得志,得意,就會陷罪惡的淵藪而不拔。

如果你是一位明主的話,他們會羈糜你,磨耗你。如果你是一位庸主的話,他們會控制你,支配你。如果你是一位昏君的話,他們會操縱你,掌握你。如果你壓根兒是傀儡,他們會折騰你,玩弄你。如果你成為障礙,他們會廢黜你,干掉你。

所以,這道人墻之可畏可怕,就在于他們以唯唯諾諾的謙卑姿態,以低三下四的綿軟身段,討好主子,固寵求榮;以心領神會的馬屁哲學,以言聽計從的奴才精神,拓展實力,坐大成勢;以巧言令色的蒙蔽手段,以挑撥離間的鬼蜮伎倆,插足權力,干預朝政;以嚴酷刻毒的報復心理,以欲壑難填的貪得無厭,影響決策,左右大局。

歐陽修、宋祁在《新唐書》里,將宦官定性為小人,這也是千古以來的歷史結論。碰上這類宦豎,即使天縱神睿,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又如何?英明奇偉,開元之治的唐玄宗李隆基,又如何?想絲毫不受到影響,那也是絕無可能的。而到中葉以后,一代不如一代的李姓帝王,其立與廢,生與死,完全操之于宦官之手。

十一任帝順宗李誦,公元805年(永貞元年),因“永貞革新”,未能除掉宦官,反被宦官俱文珍迫退,然后在次年死去。

十二任帝憲宗李純,公元820年(元和十五年),為宦官陳弘志所殺。

十三任帝穆宗李恒,同年為宦官梁守謙所立。

十四任帝敬宗李湛,公元826年(寶歷二年),為宦官劉克明所殺。

十五任帝文宗李昂,公元826年(太和元年),為宦官王守澄所立。期間,因欲除宦官,策劃一網除盡,事泄,宦官仇士良發動宮廷政變,屠殺朝官,幽閉帝王,是為“甘露事變”。公元840年(開成五年),李昂于抑郁中死去。

十六任帝武宗李瀍,公元841年(會昌元年),為宦官仇士良所立。

十七任帝宣宗李忱,公元847年(大中元年),為宦官馬元贄所立。

十八任帝懿宗李凗,公元860年(咸通元年),為宦官王宗實所立。

十九任帝僖宗李儇,公元874年(乾符元年),為宦官劉行琛所立。

二十任帝昭宗李曄,公元889年(龍紀元年),為宦官楊復恭所立。公元907年(天祐四年)禪位于朱溫,唐亡,旋被殺。

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為帝王者一旦成為宦官手中予取予棄的玩偶,玩轉于股掌之上,這個王朝也會隨之覆亡。東漢后期如此,明中后期如此,唐中后期當然也不能不如此。

這道人墻,對帝王而言,已成為性命攸關的實體,包圍著你,蒙蔽著你,困惑著你,麻醉著你,窒息著你,萎縮著你,扼殺著你,一直到你失去使用價值后,既能夠軟刀子割肉不覺痛地消遣著你,也能夠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地結果著你。

無論是有為的領導人,還是昏庸的統治者,只要在身邊,存在著一道由小人組成的墻,而且跳不出來,最終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在中國這種金字塔式的統治架構上,從頂尖上的至尊天子,到塔基的七品芝麻官,地位愈高,墻的層次愈多,權力越大,墻的分量越重。而層次多,分量重,踰墻突破的可能性也更渺茫。

唐第十五任帝文宗李昂,因“甘露事變”,誅滅宦官不成,反被軟禁起來,不能親政,抑郁成癥。公元839年(開成四年),“上疾少間,坐思政殿,召當直學士周墀,賜之酒,因問曰:‘朕可方前代何主?’”周墀答:“陛下堯、舜之主也。”李昂嘆了口氣,“朕豈敢比堯、舜,何如周赧、漢獻耳?”周墀大吃一驚:“彼亡國之主,豈可比圣德?”李昂說:“赧、獻受制于強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說完這番話后,“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復視朝。”次年,這位阻絕于宮墻之中,受制于家奴的皇帝,因病重不治,就“厭代”了。(《資治通鑒》唐紀六十二)

別說這位帝王,擺脫不了宦官人墻,那些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的達官貴人,他周圍的幕客,股肱,刀筆,衙役,還仗著他升官發財,飛黃騰達呢!即或一個縣令,他身邊的跟班,親信,黨徒,下屬,還指著他狐假虎威,仗勢欺人呢!至不濟的保甲長里正之流,他左右的奸佞,無賴,棍徒,混混,還靠著他沒碴找碴,無事生非呢!所以,不可能由著他們踰墻而走的。

因為,權力即誘惑,越大的權力,越大的誘惑,這誘惑,不但誘惑著那些握有權杖的官員,干部,領導,首長,更誘惑著那些想分得一杯羹,想啃得一根骨頭,想擠進權力的盛宴,謀得一席座次,想人五人六,撈一頂烏紗帽頂戴起來的小人。這些權力的追隨者,官場的企羨者,像候鳥一樣,哪兒的水草最肥美,就往那兒撲過去;像游魚一樣,哪兒的餌食最豐沛,就往那兒洑上去。

更何況,任何一個握有權杖的人,你的老婆孩子,你的大秘小秘,你的三親兩好,你的左膀右臂,你的舊雨新知,你的上級領導,你的后臺支撐,你的栽培對象,也會結成或緊或松的人墻,把你包圍起來。

雖然,宦官早已成為歷史,雖然,皇帝也只是在電視連續劇露臉的主角,但是,類似宦官的小人,卻有長久的生命力,大概還不會絕種。不過,應該看到,歷史在前進,人類在長進,面對這道精神和物質兼而有之的人墻,如果你既不想無心地身陷其間,受其制約,如果你更不想有意地沆瀣一氣,共同沉淪,那么,像《將仲子》詩里的那位鄰家老二,勇敢地踰過一道道墻,才是得到真正愛情的不二法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平潭县| 南丰县| 普兰店市| 普兰县| 翁牛特旗| 江山市| 五华县| 会理县| 巴楚县| 旬阳县| 图木舒克市| 莱西市| 通山县| 石狮市| 绩溪县| 内丘县| 望江县| 米林县| 宁乡县| 内丘县| 盐边县| 安多县| 大港区| 定日县| 新郑市| 集安市| 民乐县| 九龙县| 五华县| 邯郸县| 蕉岭县| 双江| 镇宁| 齐齐哈尔市| 金平| 九江县| 宜君县| 枣强县| 灵山县|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