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祭祀
- 帶著面板在高武的日常
- 作家HfKlKF
- 2061字
- 2025-07-28 16:20:12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盡,一縷微光灑落在新城青石鋪就的街道上,馬蹄輕踏,發出清脆的回響,一輛雕飾雅致的馬車緩緩的穿行于靜謐的巷陌之間,車輛微動,仿佛載著一段沉甸甸的心事。
“小姐,別難過。”是你輕聲勸慰,語氣中卻滿是心疼。
“嗯,我沒事。”顧晴輕聲回應,語氣雖平靜,眉宇間卻殘留著一絲未散的陰霾。就在剛才,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悄然發生,原本昨日已說定楊姨娘會親自帶她前往祠堂參加測靈大典。
測靈,乃家族中頭等大事,依照沈家世代沿襲的規矩,今日顧晴本應由楊姨娘親自引領,父親那邊會特派府中地位尊崇的大管家,沈管家出面陪同——此人執掌內務多年,權柄厚重,一言一行皆可代表家主意志,足見此事之莊重。
只是今日,她那四姐沈荼不知怎的竟發起了一通莫名的脾氣,執意要楊姨娘親自送她去學堂,否則鬧個沒完,死活不肯罷休。
后來,楊姨娘終于松口,語氣緩和的答應一同前往。他們決定提前出發,先將沈荼送到學堂門口,再順路前往祠堂。學堂和祠堂本在同一方向,行程也算便利,
然而沈荼依舊執意不肯同行。最后無奈,楊姨娘只得讓沈管家獨自帶顧晴前往祠堂。
“四小姐此舉實在太過分了,幸好老爺如今外放,不在族中本部,否則今日這般怠慢,日后傳揚出去,小姐的顏面何在?”
“姨娘,來與不來,真有這么要緊嗎?值得你如此憂心忡忡?”
“哎呀,小姐,你有所不知按咱們府里的規矩,大少爺去測靈時,可是夫人和老爺親自陪同,排長隆重,禮數周全,三小姐和四小姐呢,則由姨娘和大管事一同護送,也算體面,可到了二小姐、五少爺和六小姐這兒,就只剩下沈管家一人隨行,連個正經主子都不露面,這其中的差別,一眼便知。”
“這次楊姨娘竟未親至,只遣沈管家一人陪同,日后家中那些仆婦恐怕會對小姐心生輕慢之意。”
“不過是些下人罷了,縱使膽大妄為,也不敢太過放肆。”
“哎呀,小姐怎可如此漫不經心呢?”
“這是身份問題,你與二小姐、六小姐終究不同,您是良妾所出。出身清白,血統尊貴,將來婚配,自可嫁入門當戶對的人家,成為正室主母。而她二人或被下嫁寒門,或只能作為陪嫁滕妾。一生低人一等,再難翻身。”
“若是被下嫁,那能被選中的姑爺,必然是有過人之處。可說到底,也不過是白手起家的寒門子弟罷了。像二小姐與六小姐這般金枝玉葉,自幼錦衣玉食、嬌寵長大的貴女,一旦嫁入尋常人家,哪里還能享得往日的尊榮?只怕要受盡委屈,嘗盡人間冷暖,連最基本的體面也都難保。”
“若是門當戶對的人家,人家自然不會接納像奴婢這般卑微奴婢出生的女兒去做當家主母。因此。二小姐與六小姐若想嫁入同等門第,恐怕只能屈居妾室位。可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日子哪是那么容易?稍有不慎,便是性命不保,連自保之力都無。然而,若有親姐妹一同陪嫁過去。境況便大不相同了,畢竟血脈相連,骨肉至親,倘若姐妹之間性情相投,相互彼此扶持,日子終究還能過得安穩些。”
“所以這便是二姐姐與六姐姐,每每見我,總是十二分謹慎小心。”
“是啊,本該如此小姐您性情溫婉,待人寬厚,她們巴結您還唯恐不及,又怎敢有半分怠慢?”
“這次四小姐實在是過分了。咱們好歹是一母同胞的姐妹。血脈相連,情同手足,她卻當眾這般不留情面,狠狠的折辱小姐的尊嚴,未免太不留余地了。”
“罷了,這話你在我面前說說也就罷了,切莫。傳到外人耳中,若讓四姐姐聽去,又是一場風波。你也知道,她在府中地位尊崇,連夫人都讓她三分。到時我縱然想護你,恐怕也是無能為力了。”
“是,小姐,奴婢記住了。”
這番話讓顧晴對當下封建禮教有了更深刻而刺骨的認知——人為的將人分為三六九等,等級森然,尊卑分明,而身處其中的人竟還以高人一等為榮,沾沾自喜,洋洋得意,這般扭曲的價值觀,令人窒息,仿佛無形的枷鎖緊緊扼住咽喉,令人喘不過氣來。在這樣的世界里,連“為妾”都需要費盡心機、苦苦爭取的“福分”。何其荒謬,又何其可悲。
顧晴在心底無聲的嘆息,思緒翻涌如潮,她忍不住將腦海中能記起的諸天神佛——穿越大神、三清道祖、如來佛祖、玉皇大帝、上帝……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的至高存在,一一虔誠叩拜,默默祈愿,只求蒼天垂憐,賜她一副靈骨,哪怕資質平平,六成便已足以,她絕不貪心。
沈荼之所以能屢次挑戰家族規矩而不受當家主母責罰,而二姐姐和六姐姐卻不得不為自己未來步步為營,小心翼翼的謀劃前程,可見武道天賦在沈家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直接決定一個人命運的走向。
“小姐到了。”
下車后,沈管家引著顧晴緩步前進前行,一路穿廊過院,氣派非凡,沿途所遇仆從紛紛避退躬身。有人恭敬的向沈管家問安,他微微頷首,神色沉穩而矜持,舉手投足間進是世家風范。
很快,他們抵達了一個巨大的廣場。旁有刀槍斧鉞,應是演武場,場中約有五、六十名五歲孩童正在嬉鬧,應為今年沈家測靈的候選者。
眾人到場后,一個魁梧的漢子安排顧晴站在第一排首位,隨后與沈管家交談。
良久,祠堂門開,走出一位須發皆白的老漢,手持線香,將香分予前五人,示意他們隨其入內。顧晴跟隨進入,見祠堂內靈位林立,煙霧繚繞,令人窒息,卻不敢咳嗽。在老者指引下,眾人行三跪九叩之禮,隨后五人一組分批進入祠堂祭拜,進去3批。余者只能在外祭祀,雖不知其意,但莫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