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我只想聽真話
- 穿越黃巢,聚草屯糧推翻大唐
- 拿錘的玄霸
- 2035字
- 2025-08-20 07:30:00
“來,快坐下,給我講講汴州這邊的情況。”
黃巢熱情的拉著他們,坐在了一旁。
兩人對視一眼,李桂抿了抿嘴唇,開口道,“少爺,此處名叫梅嶺,原本住著一伙山匪...”
李桂簡單將這段時間的遭遇,跟黃巢匯報了一下。
“所以,梅嶺現在有兩百多莊人?”
黃巢滿臉訝色的看著兩人,他在冤句打生打死,算上俘虜和花娘,才三百多一點。
葉齊兩人這么短時間,竟然就把人數,發展到了兩多百人!
李桂攤攤手,“少爺有所不知,前段時間范縣大水,汴河水位上漲,梅嶺附近很多村子,都被大水淹沒。”
“我們在附近名聲還不錯,趁著這波水災,歸攏了幾個小村子,人數就漲到兩百三十一人了。”
黃巢聽了連連點頭,“不錯,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才是扎根的基石。”
李桂撓了撓頭,“嘿嘿,都是少爺教得好。”
黃巢斜了一眼李桂,外出歷練果然最是鍛煉人,就連李桂這樣的糙漢子,都知道拍馬屁了。
被黃巢目光盯著,李桂不好意思的憨笑起來。
黃巢倒也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知梅嶺現在,有多少耕地?糧食儲量怎么樣?”
吃一塹長一智,黃巢現在對耕地和糧食的重視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李桂拍著胸脯,向黃巢道,“種田這一塊兒,少爺盡管放心,我二人都是農民出身,自然不會忘了老本行。”
葉齊打開其中一扇木窗,指著月色下的田壟,“少爺請看,這里原本就是耕地,我們這段時間,又開了三百畝荒地。”
“這里山多林密,土地相當肥沃,來年的小麥肯定會大豐收。”
借著沉沉的夜色,黃巢看向不遠處的耕地。
果然如盧莊一樣,田壟交錯、阡陌縱橫,儼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李桂接過話頭,“少爺給的銀子非常充足,我們一來這邊,就派人悄悄屯糧,現在手頭上,至少有八千石糧食。”
“八千石糧食...”
黃巢聽了,暗暗扯了扯嘴角,心道不愧是大城市。
他累死累活,在冤句發展這么久,也才兩萬石糧食。
這其中還要算上三處山匪,本就囤積多年的米糧,還要加上,老黃送來給他釀酒的米糧。
看來讓他們來大城市發展,是最正確的選擇,別的不說,這聚草屯糧的速度,那真是蹭蹭快啊。
不想繼續被打擊,黃巢又問道,“附近還有哪些山匪?他們實力怎么樣?”
聽到黃巢問這個,葉齊主動接過了話頭,手指指向一個方向,“少爺,距離我們最近的,是東北方向的柳巖山,他們麾下有七十多人。”
“聽村民們說,他們手里有些刀斧,因為沒接觸過,具體戰力如何,就不清楚了。”
葉齊他們出來的早,沒接受過系統的學習,并不會畫地圖,只會用三角形、圓形,大概表示一下方位。
“除此之外,南側還有劉莊、大崗兩個匪群,不過相距較遠,互相之間并沒有交集。”
...
黃巢安靜的聽著,時不時提出一些問題,自己在腦海中,勾勒出了汴州南城外的地勢分布圖。
“你們占據這里,官府是什么態度?”
兜兜轉轉,黃巢還是問到了這個問題上。
汴州行政價格最高的官員,非李紳莫屬,也就是李元柔的祖父。
雖然他從史書上,了解了李紳的貪墨事跡。
可。
還是想聽聽,李桂兩人不同角度的看法。
畢竟,史官的春秋筆法,殺人最為無形。
兩人對視一眼,并沒有第一時間回答黃巢的問題。
畢竟,一個月前,黃巢才遣人來,問過李元柔的事情。
剛學精明的兩人,在不確定黃巢態度的情況下,貿然評價她的祖父,總感覺脊背有點涼涼的。
李浩可是偷偷給他們通過氣的,這個李元柔,很可能是未來的主母...嗯,之一?
李桂思量著開口道,“少爺,不知您想了解哪方面的事情?”
黃巢看著他們拘謹的模樣,頓時明白了其中的隱藏貓膩,不由得鼓了鼓眼睛。
“你們不要有其他的想法,我只想聽真話。”
‘聽真話?’
李桂心里,又忍不住腦補起來...
不過臉上帶著幾分誠懇,呢喃道,“真話,我們說的肯定都是真話。”
葉齊試探著道,“汴州李大人,為官清廉、正直,無懼權貴、為治下百姓鳴冤...”
“停停停,說人話。”
黃巢忍不住打斷了他的話,“這種冠冕堂的套話,就不要說了。”
葉齊訕訕一笑,不好意思道,“公子有所不知,我們來這里時間不長,接觸不到李大人這個層次。”
看著顧左右而言他的兩人,黃巢大感吃不消。
宣武節度使愛財如命的傳言,只需稍加打聽,并不是什么秘密。
這還是老黃手下,憨厚老實的農人嗎!
才出來這幾天,就成了揣度人心的小狐貍。
要不是自己對他們知根知底,還真就拿他們沒辦法了。
想到這里,黃巢在心里,對歷史上的很多君王,投去了理解的心思。
從小就生活在,以阿諛奉承為己任的人精堆里,能搞清楚這些老狐貍的真正意圖才怪。
想想你跟朋友玩狼人殺,都分不出來誰忠、誰奸,那些皇帝,又能相信誰呢?
黃巢揉了揉眉心,“剛歸攏的百姓,對李紳,總歸有自己的評價吧。”
“我只想聽實話。”黃巢又補充了一句。
“額...”
見到黃巢的態度,兩人知道沒法隱瞞了,李桂只得老老實實道。
“少爺明鑒,李大人的名聲,或許在外面...嗯,有點...欠佳?”
見到黃巢并沒有反應,李桂繼續道,“但是,李大人在汴州百姓心里的名聲,確實是一個好父母官。”
“真的?”
黃巢一臉訝色的看著他們,葉齊點點頭,“不瞞少爺,李紳大人治下的百姓,過的還算不錯。”
“就算是商賈,每年也只需繳納固定的稅銀,無需如冤句一般,繳納各種苛捐雜稅。”
見到他們都這般篤定,黃巢心里一動,明白了幾處評價,差距如此大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