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的生活就像一座平靜的湖面,但湖底卻早已暗流涌動。
分居的裂痕
李建國和妻子王麗結婚多年,但自從他到縣城農機局工作后,夫妻二人便開始了長期的分居生活。王麗留在鄉(xiāng)下照顧老人和孩子,而李建國則在縣城努力工作,為家庭撐起一片天。
然而,距離和忙碌逐漸在他們之間劃出了一道無形的裂痕。王麗是個要強的女人,她獨自操持著家里的大小事務,從照顧老人到撫養(yǎng)孩子,從未有過絲毫抱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開始感到孤獨和無助。她常常在深夜望著窗外的星空,思念著遠在縣城的丈夫。她渴望李建國能多回家看看,哪怕只是陪她聊聊天,說說心里話。
然而,李建國的工作實在太忙了,他總是匆匆忙忙地趕回家,又匆匆忙忙地離開,甚至來不及好好陪伴家人。
有一天,王麗在整理衣柜時,發(fā)現(xiàn)了一張離婚協(xié)議書。她的心瞬間涼了半截。她知道,李建國的心早已被工作和家庭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他甚至沒有意識到妻子的感受。她把離婚協(xié)議書藏在衣柜深處,那是她最后的底線,也是她對這段婚姻的無奈和失望。
父親的葬禮
1998年,李建國的父親因病去世。葬禮上,李建國忙前忙后,安排著一切事宜。他強忍著悲痛,盡力讓父親走得體面。然而,在葬禮的最后一天,他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眼前一黑,便暈倒在地。當他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醫(yī)生告訴他,他患有早期肝硬化,必須好好休息,否則病情會迅速惡化。李建國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的勞累和忽視健康已經(jīng)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但他不能倒下,他還有太多的重擔要扛,還有太多的家人需要他。他強撐著身體,繼續(xù)為家里奔波。他告訴自己,只要還能動,就不能放棄。
女兒的作文
李建國的女兒小麗上小學三年級了。有一天,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爸爸》。小麗在作文里寫道:“我的爸爸像是個隱形人,我總也見不到他。他總是很忙,忙得連陪我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我好想他能多陪陪我,哪怕只是陪我做作業(yè),或者陪我玩一會兒。”
當李建國看到這篇作文時,他的心像被針扎了一下。他從未想過,自己在女兒心中竟然是這樣一個“隱形人”。他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責。他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只顧著為家庭奔波,卻忽略了家人的情感需求。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決心要改變這一切。
然而,生活的重擔并沒有因此減輕。他依然需要在縣城和鄉(xiāng)下之間奔波,依然需要為家里的生計操心。但他開始努力抽出時間陪伴家人,哪怕只是周末回家陪女兒玩一會兒,或者和妻子一起做一頓飯。他希望用這些微小的努力,彌補自己過去的疏忽,讓家人感受到他的愛。然而,裂痕一旦產(chǎn)生,就很難完全修復。李建國和王麗之間的感情已經(jīng)受到了嚴重的傷害,而他的身體也因為長期的勞累和忽視,逐漸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