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死在一個晴朗的下午。
九十多歲的人了,走得不算突然。前一天晚上,我還坐在東運小區的老槐樹下乘涼,看著陳默和林小雨手牽著手散步回來。他們倆也都不年輕了,頭發花白,背微微佝僂,但走路時還是習慣性地挨得很近,像年輕時一樣。
“李叔,這么晚了還不回去休息?“林小雨笑著問我。
我擺擺手:“再坐會兒,天熱,屋里悶。“
陳默給我遞了根煙,我搖搖頭:“戒了。“
他挑眉:“您這歲數了還戒煙?“
我笑罵:“就是這歲數了才得惜命,還想多看看你們幾年。“
他們陪我聊了會兒天,臨走時,林小雨還叮囑:“明天給您帶剛熬的綠豆湯,解暑。“
我點點頭,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樓道里。
——沒想到,那是我最后一次見到他們。
第二天中午,我在躺椅上打了個盹,再也沒醒來。
---
(二)
我的葬禮很簡單,就辦在東運小區的空地上。陳默和林小雨忙前忙后,張羅著擺花圈、招呼來吊唁的老鄰居。我飄在半空(沒錯,人死后真的會有靈魂,至少我有),看著他們倆紅著眼眶接待客人,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老李這輩子沒兒沒女,咱們得讓他走得體面。“陳默對幫忙的人說。
林小雨點點頭,把一張老照片放在我的遺像旁——那是陳默和林小雨小學畢業時,我給他們拍的。照片里的兩個孩子站在槐樹下,笑得沒心沒肺。
“李叔最喜歡這張。“她輕聲說。
我鼻子一酸(如果靈魂有鼻子的話)。
葬禮上來的人不少,大多是東運小區的老住戶。王大媽拄著拐杖,抹著眼淚說:“老李頭走得太突然了……上周還跟我下棋呢,耍賴偷我棋子兒,被我逮個正著!“
老張頭哼了一聲:“他偷棋子兒算什么?當年打麻將,他藏牌被我抓到三次!“
我氣得想踹他們,可惜踹不著。
陳默聽著,突然笑了:“李叔以前還幫我和小雨傳過信。“
林小雨也笑了:“對,高中那會兒,我媽不讓我見默默,李叔就偷偷幫我們遞紙條。“
我飄在一旁,心想:你們倆那點破事,我可沒少操心。
---
(三)
葬禮結束后,人群漸漸散去。陳默和林小雨留到了最后,坐在槐樹下的石凳上休息。
“累了吧?“陳默問。
林小雨搖搖頭,望著我的遺像發呆。過了一會兒,她輕聲說:“李叔要是知道我們現在過得挺好,應該會開心吧?“
“那當然。“陳默握住她的手,“他以前老說,咱倆是他看著長大的,就跟自家孩子似的。“
林小雨笑了,眼角泛起細紋:“你還記得嗎?咱倆結婚那天,他坐在賓客車里,看著車隊掉頭,笑得比咱倆還高興。“
“記得,他還偷偷抹眼淚來著,當我沒看見。“
我飄在旁邊,心想:放屁!我那是風大迷了眼!
他們又坐了一會兒,陳默突然說:“對了,李叔的遺物里有個鐵盒子,說是留給我們的。“
林小雨一愣:“什么盒子?“
陳默從包里拿出一個生銹的小鐵盒——正是當年他們埋在槐樹下的那個。
“他什么時候挖出來的?“林小雨驚訝地問。
“不知道。“陳默搖頭,“整理他東西時,在抽屜最里面找到的。“
他們打開盒子,里面除了當年稚嫩的紙條和畫,還多了一封信。
林小雨展開信紙,念道:
默默、小雨:
要是你們看到這封信,說明我已經走了。
別難過,我這輩子活得夠本了。
你們小時候埋的這個鐵盒,我早就挖出來了,一直替你們收著。后來你倆鬧別扭那幾年,我幾次想拿出來,又怕打擾你們。
現在好了,你們終于在一起了,我也算沒白操心。
槐樹我托人照顧了,以后你倆得空,記得給它澆澆水。
——老李頭
林小雨的眼淚一下子掉了下來,陳默也紅了眼眶。
“這老頭……“陳默啞著嗓子笑罵,“臨走還煽情。“
林小雨把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回鐵盒里,輕聲說:“李叔,謝謝您。“
我飄在他們頭頂,心里酸酸脹脹的。
---
(四)
天色漸暗,陳默和林小雨起身準備回家。臨走前,林小雨摸了摸老槐樹的樹干,輕聲道:“李叔,我們以后常來看您。“
陳默也拍了拍樹干,笑道:“下輩子還跟您當鄰居。“
我望著他們的背影,突然覺得,這一生沒什么遺憾了。
我抬頭看了看天,夕陽西下,云層被染成金紅色。
該走了。
我的靈魂漸漸消散,最后一眼,是東運小區的老槐樹,在晚風中輕輕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