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戰事消息引關切
- 李白:我以詩酒問長天
- 云舟聽雪
- 1484字
- 2025-05-19 12:35:28
他舉起酒杯,準備再次坐下——
卻聽得殿內一陣騷動,幾人低聲議論,語調急促,夾雜著“吐蕃”、“隴右”、“烽火”等字眼。李白眉峰一蹙,放下酒杯,側耳傾聽。
杜甫亦察覺異樣,輕聲道:“太白兄,聽聞吐蕃近日已在隴右邊境集結兵力,意圖不軌?!?
李白沉吟片刻,道:“此事非同小可。若戰火再起,百姓何堪其苦?”
杜甫嘆息一聲,目光中透出幾分憂慮:“朝廷對此態度不明,有人主戰,有人議和,爭論不休。我等雖無權參政,卻亦難安于心?!?
二人正言語間,一名身披緋袍的官員匆匆步入殿中,面露焦色,與幾位重臣低聲交談幾句后,便見幾人神色驟變,紛紛起身離席,似有緊急軍情傳達。
李白目光微凝,心中忽生警覺。他低頭看向胸口,命格錄竟隱隱發熱,仿佛感應到了某種未知的變化。他不動聲色地按住衣襟,暗自思忖:莫非這戰事背后,尚有更深隱情?
此時,西域舞伎已退場,殿中氣氛驟然凝重,原本歡笑談笑之人,此刻皆面色凝肅,竊竊私語四起。
“你聽到了嗎?”一名文士低聲對身旁友人道,“據說吐蕃使者昨日夜半潛入長安,秘密會見了幾位朝中大員。”
“什么?”另一人驚道,“難道……是來求和?”
“未必?!蹦俏氖繐u頭,“也可能是來探虛實。若真開戰,我大唐能否應對?如今邊軍疲弱,糧草不足,恐難久持?!?
李白聞言,心頭一震。他雖久疏政務,卻仍能從只言片語中嗅到一絲不安的氣息。他轉頭望向杜甫,低聲道:“子美,你可知那位金雁圖案之人是否仍在殿中?”
杜甫微微一怔,隨即掃視四周,卻未見異常。他皺眉道:“未曾見得。但方才那人離去前,曾朝你這邊望了一眼?!?
李白神色微冷,緩緩站起身來,目光如炬,在人群中搜尋。果然,在殿角陰影之中,一道身影悄然立于柱后,袖口隱約露出一抹金光——正是那熟悉的金雁紋飾!
他心中一凜,正欲上前查探,卻聽身后傳來一聲低喚:“李太白?!?
他回頭一看,竟是先前那位年長文士,須發斑白,神情凝重。
“閣下是?”李白拱手問道。
老者低聲道:“在下裴季之,曾任鴻臚少卿。今日盛會,原為款待四方使節,誰知吐蕃使者竟在此時前來,且行蹤詭秘,令人疑慮?!?
李白點頭,道:“閣下之意,可是懷疑其中有詐?”
裴季之壓低聲音道:“不止如此。我聽聞吐蕃此次南侵,并非偶然,而是早有預謀。更令人擔憂的是,朝中竟有人暗中與其勾連,意圖借戰亂動搖國本?!?
此言一出,李白心頭一震。他雖知楊國忠等人權傾一時,貪腐成風,但若真與外敵勾結,則禍及社稷,罪不容誅。
“閣下所言,可有證據?”他沉聲問道。
裴季之搖頭:“尚無確鑿之證,但我曾在密檔中見過一封奏報,提及‘金雁’二字,似與吐蕃密使有所關聯?!?
話音未落,李白胸口的命格錄忽然一陣劇烈震動,仿佛回應著某種召喚。他猛地按住衣襟,臉色微變。
裴季之注意到了他的異狀,疑惑道:“李太白,你……”
“無妨?!崩畎讖娮麈偠?,目光卻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殿角。那黑影已然不見,唯余空柱孤然立于光影之間。
他深吸一口氣,回身對杜甫道:“子美,我們須得查明此事?!?
杜甫鄭重頷首:“愿隨太白兄同行?!?
就在此時,殿門再度被推開,幾名禁軍統領疾步而入,神情肅穆,顯然是奉旨而來。
眾人紛紛讓開一條通道,只見為首之人手持黃卷,高聲宣讀:“圣上有旨,即刻召集六部尚書、兵部侍郎及諸藩使節,于紫宸殿議事。”
話音剛落,群臣嘩然。如此倉促召見,顯然事態嚴重。
李白與杜甫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深深的憂慮。
“看來,這場戰事,恐怕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復雜。”杜甫低聲道。
李白點頭,目光深沉如海:“若命格錄與此有關,我便不能袖手旁觀。”
他轉身欲行,卻突感背后寒意襲人?;厥淄ィ钔庖股脸?,風起云涌,仿佛一場風暴即將席卷長安。
而在這風暴之中,一只金雁,正悄然展翅,掠過人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