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態度分歧生爭論

夜色沉沉,殿外風急云涌,金雁隱沒于人群之上,似一縷幽影。李白立于宴席之間,目光深沉,胸中命格錄隱隱發熱,仿佛感應到某種不可言說的變故。

杜甫亦神色凝重,望向遠去的禁軍統領,低聲道:“太白兄,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有戰事,朝廷該如何應對?”

李白收回視線,緩緩落座,卻未動杯中酒,眉宇間透出一股肅然之氣:“吐蕃屢犯邊疆,若不果斷出擊,待其勢力坐大,后果不堪設想。”

杜甫輕嘆一聲,執壺斟酒,語調沉穩:“話雖如此,然則我大唐如今軍備空虛,糧草難繼。若倉促應戰,恐怕難以支撐長久。”

“豈能因國力衰微便一味退讓?”李白語氣陡然加重,眸光灼灼,“昔日盛唐氣象何在?若連抵御外侮的勇氣都無,又如何對得起百姓所托?”

杜甫眉頭緊鎖,道:“太白兄,你可知隴右駐軍早已不復開元年間之盛?兵甲殘破,士卒疲憊,若貿然開戰,恐成潰敗之勢。”

二人言語漸烈,周圍賓客察覺異樣,紛紛側目。宴席間的歡聲笑語早已被危機四伏的氣氛取代,眾人低聲議論,神情各異。

李白冷笑一聲,拍案而起,衣袂翻飛,聲音如劍鳴:“子美,你憂國憂民,我豈能不知?但若一味議和觀望,豈非助長敵寇氣焰?朝堂之中,茍安者多,奮發者寡,若再無人挺身而出,大唐還有何顏面立足中原!”

他這一番話擲地有聲,震得數人面色發白。

杜甫卻不退半步,沉聲道:“太白兄,我不是要棄守國土,而是主張以穩妥之策應對當前局勢。若貿然出兵,一旦失利,不僅損毀國威,更會動搖民心。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尚未查明吐蕃意圖,也不知朝中有無可信將領,豈容輕舉妄動?”

“哼!”李白拂袖而立,眼中怒火未熄,“你這是怯戰之辭!若人人皆作此想,大唐江山,遲早淪為他人囊中之物!”

杜甫也站起身來,目光堅定,毫不避讓:“太白兄,你豪情萬丈,自是令人敬佩。但我等文人,當思社稷長遠,而非逞一時意氣。”

四周賓客紛紛勸解,有人低聲勸道:“兩位才學兼備,何必為政見生隙?且息怒,且息怒……”

然而兩人皆未聽入耳中,各自心緒激蕩,情緒高漲。

就在此時,杜甫忽然語氣一緩,道:“太白兄,你可曾聽聞隴右新任防務之人,乃是高適?”

“什么?”李白神色驟變,原本凌厲的目光中閃過一絲驚疑。

杜甫點頭,繼續說道:“此人原是我等舊識,才華橫溢,然近年行事頗為低調,甚至傳聞他曾與吐蕃有過往來。”

李白沉默片刻,緩緩坐下,目光沉靜如潭水:“高適……他不該做這等事。”

杜甫凝視著他,緩緩道:“正因為他是你友,我才更覺此事蹊蹺。若真有內外勾結之事,高適是否知情?抑或……他另有苦衷?”

此言一出,李白心中頓生警覺。命格錄在他胸口微微震動,似乎也在回應著他的思慮。

他看向杜甫,語氣不再咄咄逼人,而是多了幾分思索:“子美,你的意思是,此事并非表面這般簡單?”

杜甫頷首:“正是。若僅憑宮中傳言便輕率定論,恐怕誤入他人設下的圈套。”

李白沉吟良久,終于長長嘆息一聲,道:“好,我暫且放下心中成見。既然你我也覺此事背后另有隱情,不如親自前往隴右,查個明白。”

杜甫聞言,露出一絲欣慰笑意:“太白兄能如此決斷,實乃社稷之幸。”

正說話間,忽聽得殿外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一人疾步入內,神色慌張。

“二位大人!”那人拱手拜道,“紫宸殿已開始議事,諸位大人都已前往,唯獨不見你們——”

李白與杜甫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深深的憂慮與決心。

“走吧。”李白站起身來,披上外袍,目光如炬,“先看看朝堂上怎么說,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說罷,二人并肩走出殿門,夜風撲面而來,卷起衣袂翻飛。

而在他們身后,那枚金雁紋飾的暗影,悄然跟隨,消失于夜幕深處。

他回過頭,正欲開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云阳县| 叙永县| 新郑市| 西和县| 左贡县| 富川| 丰原市| 竹北市| 屏东市| 刚察县| 康乐县| 肃南| 芷江| 东山县| 巨野县| 上林县| 宾川县| 清新县| 诏安县| 隆德县| 永定县| 内江市| 肇州县| 南木林县| 永善县| 余庆县| 定远县| 麦盖提县| 会东县| 永年县| 民权县| 道真| 万州区| 宁国市| 南岸区| 息烽县| 怀化市| 天水市| 恭城|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