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丹藥線索引探尋
- 李白:我以詩酒問長天
- 云舟聽雪
- 1713字
- 2025-05-19 12:22:18
枯樹下,晨光微曦,露水未干。那枚金雁玉佩靜靜地躺在青石板上,泛著幽幽青芒,仿佛剛從歲月深處浮出水面。
李白俯身拾起玉佩,入手溫潤如脂,卻隱隱有符文浮動,似在呼吸之間流轉。他凝神細看,只見背面刻著古篆二字:“太素”。字跡蒼勁,筆鋒中透著幾分仙骨之氣。
“太素……”他低聲念道,眉頭緊蹙,“這名字似曾聽聞。”
青梧聞言,忙從懷中取出檀木匣,從中抽出一卷殘破帛書。她小心翼翼地展開,指尖輕撫過泛黃的絲絹,目光忽然一亮:“《太素丹經》!”
張仲遠湊上前去,盯著那帛書上的圖紋,皺眉道:“此書不是早已失傳?傳說它記載了一種名為‘通靈’的丹藥配方,能窺天機、知未來……但因煉制過程極其兇險,最終被朝廷封禁?!?
李白沉吟不語,心中卻翻涌不止。他想起老道士臨別時那句讖語:“太素藏幽谷,金雁引仙途?!比缃窨磥?,這玉佩正是通往謎底的一把鑰匙。
“若此物真與《太素丹經》有關,那它的來歷必非凡俗。”他說罷,轉身望向道觀后殿,腳步堅定。
夜色再度降臨,紫霞觀內燈火稀疏,唯有后殿燭影搖曳。李白獨自步入殿中,見老道士仍端坐蒲團之上,雙目微闔,似已入定。
“前輩。”李白拱手行禮,“李某有一事不明,還請指點?!?
老道士緩緩睜眼,目光如炬:“你來問玉佩之事。”
“正是。”李白將金雁玉佩置于案上,“此物出自何處?又為何會出現在此地?”
老道士凝視玉佩片刻,忽而輕嘆一聲:“它是引子,亦是試煉。得者,未必識其意;識其意者,未必能承其重。”
“前輩言辭玄妙,李某愚鈍,能否明示?”李白神色肅然。
老道士卻只是微微一笑,抬手拂袖,案上便多了一張泛黃紙箋。紙上墨跡未干,赫然寫著四句詩:
“太素藏幽谷,金雁引仙途。
欲覓通靈法,須訪終南叟。”
李白默念數遍,心中豁然開朗:“終南山?”
老道士未答,只閉上雙眼,似已不愿再言。
翌日清晨,三人整裝待發。紫霞觀門前,晨霧繚繞,松濤陣陣,幾只白鶴盤旋于空中,鳴聲清越。
“此番前路未知,恐有兇險?!睆堉龠h一邊系緊腰間劍鞘,一邊側頭看向李白,“你可有把握?”
李白負手而立,目光投向遠方青山:“無把握之事,我亦常做。”
青梧輕輕一笑,將檀木匣收入懷中,低聲道:“只要能找到那位老道,或許就能揭開楊國忠真正的陰謀?!?
他們騎馬出城,一路向西,穿林涉溪,直奔終南山而去。
終南山腳下,一座小村落靜靜依偎在山腳之下。村中炊煙裊裊,雞犬相聞,一派寧靜祥和景象。
三人尋了家客棧歇息,正待落座,忽見門口走進一名樵夫,肩扛柴擔,衣衫襤褸,卻步伐穩健,目光銳利。
他掃了三人一眼,忽然停住腳步,目光落在李白胸前的金雁玉佩上,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閣下可是尋人?”樵夫開口,聲音沙啞卻不失穩重。
李白心中一動,起身拱手:“不錯,不知兄臺是否知曉一位隱居于此的老道,曾為宮廷煉丹之人?”
樵夫沉默片刻,緩緩點頭:“知道?!?
“他在何處?”張仲遠急問。
樵夫卻只是盯著李白胸前的玉佩,良久才道:“你可知這玉佩,原是一對?”
眾人皆是一驚。
“一對?”青梧低聲道,“另一枚呢?”
樵夫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已被埋入深山,隨主人一同沉眠。”
話音落下,屋內一片寂靜。
李白緩緩抬起手,握緊玉佩,目光沉靜如水:“愿聞其詳?!?
樵夫卻已轉身朝門外走去,邊走邊道:“若真想尋人,明日辰時三刻,帶玉佩來山腰斷崖處?!?
話音未落,身影已消失在晨霧之中。
夜色漸濃,客棧內燭火微晃。
李白獨坐窗前,手中玉佩在月光下泛著淡淡青光。他望著窗外朦朧山影,心緒難平。
“太素藏幽谷,金雁引仙途……”他低聲念道,眼神逐漸堅定。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
“公子?!鼻辔嗤崎T而入,神色復雜,“我查了《太素丹經》中的殘篇,發現其中一段文字,似乎暗示著一個更大的秘密?!?
她將帛書攤開,指向一行模糊字跡:“丹成之時,天地為之變色,人心亦隨之動搖?!?
李白目光一凝:“你是說,這丹藥不僅能窺天機,還能影響人的意志?”
青梧點頭:“若真如此,楊國忠若掌握此術,后果不堪設想?!?
次日清晨,辰時將至,山霧未散。
三人踏上通往山腰的小徑,腳步輕緩,神情凝重。
斷崖近在眼前,云霧繚繞間,一道身影早已等候多時。
那是一名年邁老者,身穿粗布麻衣,手持竹杖,背靠山壁,目光深邃如淵。
他看見李白手中的玉佩,緩緩抬起手,指向崖下:
“你既得半枚金雁,可知另一半,為何遲遲不肯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