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出手相助解困境
- 李白:我以詩酒問長天
- 云舟聽雪
- 1637字
- 2025-05-19 12:16:10
瓦片碎裂,破空聲起。
李白劍光一閃,寒芒橫掃,迎上那襲來的三道黑影。刀風凌厲,劃破夜色,劍刃與鐵器相撞,迸出幾點火星。青梧退至窗邊,雙手緊攥檀木匣,臉色蒼白如紙。
“走!”李白低喝一聲,身形一旋,劍勢如龍騰九霄,逼退左側刺客,隨即反手一刺,直取右方敵人咽喉。那人驚慌后撤,腳步踉蹌,卻仍不退反撲,手中短刀狠辣無比。
張仲遠自側廊疾奔而來,手中亦握著一柄短匕,雖非名匠所鑄,但此刻已顧不得講究。他沖入戰團,一刀橫劈,正中一名刺客腰際,鮮血飛濺,慘叫頓時撕裂寂靜的夜空。
“快隨我來!”張仲遠護住青梧,拉著她繞過庭院東角的假山石壁,欲從后門突圍。
李白回身再斬,逼退最后一人,轉身追上二人。三人穿花拂柳,踏碎滿地月光,身后殺機未散,黑衣人緊追不舍,刀光閃爍間,殺意凜然。
巷口處,馬匹早已備好,張仲遠將青梧扶上馬背,自己翻身上鞍,李白則斷后持劍而立,目光冷峻如霜。
“駕!”馬鞭揮落,馬蹄疾馳,三人迅速消失在長安城幽深的小巷之中。
黑衣刺客分作兩路,一路繼續追趕,另一路折返報信。李府燈火驟亮,家仆驚醒,喧鬧四起,而這場暗夜廝殺,才剛剛拉開帷幕。
街巷交錯,曲徑通幽,長安城的夜晚本該沉靜,如今卻被急促的馬蹄聲攪亂。李白策馬疾行,耳聽身后追兵漸近,心中卻冷靜異常。
“前方左轉!”青梧忽然開口,聲音微顫卻堅定,“有一條密道可通向城西舊坊。”
張仲遠聞言,毫不猶豫拉韁轉向,馬匹躍過一道矮墻,塵土飛揚間,三人已然進入一片荒廢的民居區。
此處曾是前朝貴族宅邸,后因戰亂荒廢多年,殘垣斷壁之間,藤蔓纏繞,野草叢生。青梧跳下馬,快步走到一面看似普通的磚墻前,伸手輕叩三下,墻內竟傳來“咔噠”一聲響動。
“快進來。”她低聲催促。
李白與張仲遠迅速牽馬入內,磚墻緩緩合攏,將外界喧囂隔絕在外。
密道中昏暗潮濕,唯有墻上嵌著的幾盞銅燈泛著微弱光芒。青梧走在最前,步伐穩健,似對這里極為熟悉。
“你怎會知道此地?”李白一邊觀察四周,一邊低聲問道。
青梧回頭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復雜之色。“這是我娘當年藏身之所。她說,若有一日危難臨頭,便來此地尋一線生機。”
張仲遠皺眉:“看來你早有準備。”
青梧輕輕搖頭:“我只是不愿坐以待斃。”
話音剛落,密道盡頭忽有腳步聲逼近,三人立刻警覺,李白握緊劍柄,目光如炬。
“是我。”一個低沉的聲音響起,接著火光一閃,一名老者現身,身穿粗布長衫,神情肅穆。
“林叔!”青梧驚喜喚道。
老者點頭,將他們引入一間隱蔽的石室,關上門后,才緩緩說道:“你們被盯上了,不止今晚,這幾日都有人在查你的蹤跡。”
青梧神色凝重:“楊國忠果然沒放過我。”
李白目光一凝:“你剛才說,你知道他的秘密?”
青梧沉默片刻,終是緩緩點頭。“不錯。我娘臨死前告訴我,她曾在楊府當差時,無意中發現一封密信,內容涉及楊國忠與吐蕃使節勾結,意圖借外族之力鏟除異己,謀奪大權。”
此言一出,張仲遠臉色驟變,李白亦不禁蹙眉。
“此事若屬實……”張仲遠低聲道,“足以撼動朝局。”
青梧苦笑:“可惜證據早已不知所蹤。我娘將它藏于一處隱秘之地,但她臨終前只留下一句‘金雁歸巢,方可啟封’。”
李白心頭一震,想起那枚銅牌上的金雁圖案,以及先前種種謎團。
“這便是你出現在李府的原因?”他問。
青梧點頭:“我原想借宴席之機,試探你是否可信。若你能認出金雁,或許能助我找到真相。”
李白沉思片刻,緩緩開口:“李某雖非朝堂之人,卻也知此事干系重大。若楊國忠真有此心,大唐江山恐將風雨飄搖。”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既然你已無退路,那便由我護你到底。”
青梧眼眶微紅,深深一禮:“多謝李翰林。”
張仲遠在一旁插話:“眼下要緊的是如何脫身,楊國忠不會善罷甘休。”
李白望向青梧:“你可知那密信藏于何處?”
青梧緩緩搖頭:“我只知道,它與金雁有關,其余皆是謎團。”
就在此時,門外又傳來一陣異響,像是有人在敲擊墻壁。
眾人神色一凜,李白當即起身,手持長劍,緩步走向門口。
他右手搭在門閂之上,眼神銳利如鷹。
下一瞬,他猛地拉開門——
黑暗中,一只蒼白的手掌貼在門框上,指節分明,指尖戴著一枚古舊的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