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春望降生

滿月酒后的第三天,我便堅持回到女相府辦公。小嫣一邊幫我整理文件,一邊憂心忡忡:“夫人,您才剛生產完不久,該多休息才是,這些公務可以再等等的。“

“國事不等人。“我微笑著翻看積壓的奏折,“我已經休息了一個月,再不回來,怕是案頭堆滿了待決之事。“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其實我心里也有些不舍。回想起這一個月與春望朝夕相處的日子,每一個微笑、每一次啼哭都讓我心頭一暖。可是女相的職責不容推卸,尤其是女學和女科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我不能只顧兒女私情。

正翻看著文件,突然聽到外面一陣騷動,接著是嬰兒的啼哭聲。我一愣,抬頭便見晏殊抱著春望大步走了進來。

“這是做什么?“我驚訝地問,趕緊放下手中的文件,接過啼哭的兒子。

晏殊笑了笑:“這小家伙一早就哭鬧不止,無論奶娘如何哄都不肯停,我猜是想娘親了。“

“胡說,這么小的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想不想的。“我邊說邊輕拍春望的背,果然啼哭聲漸漸停了,變成了滿足的咿呀聲。

晏殊在案邊坐下,神色柔和:“看來我猜得沒錯。再說,孩子自然是離不開母親的,你若實在放心不下公務,不如把他帶在身邊。我已經讓人在你的書房里安置了一個小搖籃,需要照顧他時隨時可用。“

我有些猶豫:“這樣合適嗎?女相處理政務,帶著孩子...“

“有何不合適?“晏殊反問,“你既是女相,也是春望的母親,兩個身份本就不必割裂。再說,我也會常來幫忙照看,決不會讓你分身乏術。“

看著晏殊堅定的眼神,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這個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晏殊對育兒的參與和支持實在難能可貴。

“好吧,就依你所言。“我點頭應允,心中卻暗暗決定,要妥善安排時間,不讓春望打擾到正常的公務。

接下來的日子里,書房里多了一個小搖籃,成了官員們議論的話題。有人贊嘆我巾幗不讓須眉,有人卻私下非議,認為我不懂規矩,不該將家事與公事混雜。

面對非議,晏殊比我還要憤怒:“這些老頑固,眼中只有條條框框,哪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為人父母?“

“不必生氣。“我安撫道,“他們的想法我能理解,畢竟從古至今,撫養孩子都被視為女子的責任,男子很少參與。你能這般支持我、分擔育兒之責,已經是極大的突破了。“

“這哪里是什么突破,“晏殊不以為然,“不過是天經地義之事罷了。孩子是我們共同的骨肉,撫養之責自然也應共同承擔。“

我被他的話逗笑了:“當初那個堅持'男主外女主內'的禮部侍郎到哪去了?“

晏殊假裝思索:“那人啊,大概被一個倔強的女狀元給說服了,明白了男女之間的真正平等不在于職責的區分,而在于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春望在搖籃中咿呀作聲,仿佛在附和父親的話,逗得我們都笑了起來。

隨著春望一天天長大,我和晏殊的育兒理念也越來越清晰。我們決定不拘泥于傳統的男女有別,而是根據孩子的天性和興趣引導他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晏殊破天荒地親自參與了春望的日常照料——他不僅會在我處理公務時哄孩子入睡,還學會了換尿布、準備奶粉等技能,這在當時的社會簡直聞所未聞。

“男子怎能做這些事?“有次老管家忍不住勸道,“這些都是女人和奶娘的活計啊。“

晏殊正給春望換尿布,頭也不抬地回答:“有何不可?這不過是照顧孩子的基本技能,與男女無關。再說,我照顧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好奇怪的?“

老管家面露難色,但看晏殊態度堅決,也不好多說什么,只得搖頭嘆息著離去。

這樣的場景在我們家中時常發生。不少親朋好友對晏殊的行為感到不解,甚至有人暗中譏諷他“怕老婆“,但晏殊全然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

“他們不懂。“一天晚上,晏殊抱著已經睡熟的春望,輕聲對我說,“男子參與育兒,不僅能分擔妻子的負擔,更能與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我小時候幾乎沒見過父親,他總是忙于公務,對我也是嚴厲有加。直到現在,我都感覺與他之間有種難以跨越的隔閡。“

他低頭看著懷中熟睡的兒子,眼中滿是柔情:“我不希望春望長大后也有這種感受。我希望他知道,無論何時何地,父親都是他可以依靠的港灣。“

聽著晏殊的肺腑之言,我心中感動不已。正是這樣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讓我們的感情越發深厚,也讓我們在育兒理念上越來越統一。

春望滿三個月那天,我們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慶祝會,邀請了幾位好友前來。歐陽修抱著春望,打量了半天,笑道:“這孩子眉清目秀,頗有女相當年的英氣,將來定是個不凡之人。“

“豈敢妄言。“我謙虛地說,“他能健康成長,做個堂堂正正的人就好。“

“不,“歐陽修搖頭,“以你們二人之才華,又有這般育兒理念,春望將來必定不同凡響。“

他停頓片刻,語氣變得嚴肅:“只是有一事我很好奇,你們打算如何教育他?“

晏殊接過話茬:“我們決定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再拘泥于'男女有別'的條條框框。春望無論喜歡什么,都可以嘗試學習,包括那些傳統上被視為'女子之事'的技能。“

“比如?“歐陽修饒有興趣地問。

“比如烹飪、縫紉,甚至醫術。“晏殊解釋道,“這些技能本無性別之分,只因社會習俗將它們歸為女子所長。但實際上,男子若能掌握這些技能,不僅能夠自理生活,也能在特殊情況下幫助他人。“

“有意思。“歐陽修若有所思,“這與你們一貫倡導的男女平等理念確實一脈相承。不過,社會上的非議恐怕不少啊。“

我笑了笑:“非議我們已經習慣了。當初創辦女學時,不也是面對無數質疑和阻撓嗎?只要堅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就無需太在意外界的聲音。“

歐陽修贊許地點頭:“說得好!教育之道,本就應該與時俱進,不能一成不變。期待看到春望在這種創新理念下成長的樣子。“

賓客散去后,我和晏殊坐在庭院中,看著月亮,各自沉思。

“在想什么?“晏殊輕聲問道。

“在想春望的未來。“我回答,“我們的教育理念雖好,但在實踐中還會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當他長大些,開始接觸外界,會受到多少異樣的眼光和評價?“

晏殊握住我的手:“這正是我們要教會他的——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同時,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聲音。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說得對。“我點頭贊同,“與其讓他活在條條框框的束縛中,不如教他如何獨立思考,明辨是非。這比灌輸任何知識都要重要。“

春望五個月時,已經能夠咿咿呀呀地發出各種聲音,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我和晏殊開始有意識地在他面前使用多樣化的語言和玩具,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

比如,我們既給他木劍和馬匹玩偶這樣傳統的“男孩玩具“,也給他布娃娃和小廚具這類通常被視為“女孩玩具“的物品。有趣的是,春望似乎對后者更感興趣,常常擺弄那些小鍋碗瓢盆,玩得不亦樂乎。

“看來我們未來有個小廚師啊。“晏殊笑道,絲毫沒有傳統父親看到兒子玩“女孩玩具“時的不安或失望。

“興趣使然罷了。“我也笑著說,“等他再大些,興趣可能又會變化。重要的是,我們給了他選擇的自由,而不是強制灌輸所謂的'男孩該怎樣'。“

晏殊若有所思:“我在想,這種教育方式若能推廣開來,或許能改變整個社會的性別觀念。從娃娃抓起,培養平等意識,比任何法令和說教都要有效。“

“你這想法倒是很有前瞻性。“我驚訝于晏殊的深入思考,“不過,要推廣這種教育理念,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沒關系,我們可以先從春望開始,再慢慢影響身邊的人。“晏殊信心滿滿,“就像當初的女學一樣,從小小的火種開始,逐漸成為燎原之勢。“

春望七個月大時,一件小事讓我對晏殊的育兒理念有了更深的認識。

那天,春望不小心從小床上滾下來,摔得哇哇大哭。晏殊聞聲趕來,卻并沒有立刻抱起他,而是蹲下身子,柔聲安慰:“沒事的,春望是勇敢的孩子,摔倒了可以自己爬起來。“

春望的哭聲漸漸平息,在父親的鼓勵下,居然真的嘗試著自己爬了起來!

“你不去抱他?“我有些驚訝地問。

晏殊微笑著搖頭:“孩子需要學會面對小小的挫折和疼痛。若是每次跌倒都有人急忙抱起,他反而不會成長。“

看到春望爬起來后晏殊給予的熱情擁抱和贊美,我恍然大悟。這不僅是育兒理念,更是一種人生態度——跌倒后自己爬起來,比一直被人攙扶更為重要。

春望周歲那天,我和晏殊舉辦了一個傳統的抓周儀式。按照習俗,我們在案幾上擺放了各種物品:毛筆、算盤、書籍、印章、銀錠、鞭子等等,讓春望隨意抓取,以預示他未來的志向和發展。

令人驚訝的是,春望最終選中了毛筆和一本醫書。

“看來是個將來要當醫官的料啊!“歐陽修笑道。

“醫者仁心,倒是個好去處。“我點頭表示認同,“不過,這不過是個趣味儀式,春望將來究竟做什么,還是要看他自己的興趣和選擇。“

晏殊也表示贊同:“正是如此。我們的責任不是為他決定未來,而是為他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支持他走自己想走的路。“

周歲宴上,不少親朋好友都送來了賀禮。有趣的是,禮物中既有傳統的男孩玩具如木馬、弓箭,也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物品,比如一位女官送的小繡架和彩線。

“這...不太合適吧?“有人小聲嘀咕,“男孩子怎么能玩繡活呢?“

“有何不合適?“晏殊旁若無人地反問,“刺繡是一門手藝和藝術,與性別無關。若春望有興趣,我們自然會支持他學習。“

那人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得訕訕地退到一旁。這樣的場景在春望成長過程中時有發生,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并尊重我們的育兒理念。

春望一歲半時,已經能夠蹣跚學步,開始牙牙學語。他的第一個詞不是傳統的“爹爹“或“娘親“,而是“書“——因為我和晏殊經常在他面前讀書,他對那些裝幀精美的書籍特別著迷。

“這孩子將來定是個愛書人。“晏殊欣慰地說,隨即開始有意識地在春望面前朗讀一些簡單的童謠和故事,培養他對文字的興趣。

與傳統父親不同,晏殊從不刻意灌輸“男兒志在四方“、“男子漢要堅強“這類性別刻板印象。相反,他常常教導春望要尊重女性,理解他人感受,不羞于表達情感。

“男子也有柔情,女子亦有剛毅。“晏殊常對春望說,“強弱之分不在性別,而在個人。“

這樣的教育理念在當時的社會中無疑是革命性的。不少人私下議論我們“慣壞孩子“,甚至預言春望長大后必定“不成器“。但我和晏殊始終堅信,真正的教育不是塑造孩子成為社會期望的樣子,而是幫助他們發現并成為最好的自己。

春望兩歲時,開始表現出對故事的濃厚興趣。每晚睡前,他都纏著我和晏殊講故事。有趣的是,他最喜歡的故事竟然是我當年女扮男裝參加科舉的經歷。

“娘親真厲害!“每次聽到這個故事,春望都會拍手叫好,眼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

“你娘親確實了不起。“晏殊總是這樣附和,從不因為這個故事挑戰了傳統權威而有所忌諱。

漸漸地,我們的育兒理念開始影響身邊的人。一些朋友看到春望健康快樂的成長,也開始嘗試更加開明的教育方式。特別是幾位女官,她們在平衡工作和家庭方面受到了我的啟發,不再認為必須犧牲一方才能成就另一方。

“蘇大人,您是如何平衡女相的職責和母親的角色的?“一位新晉女官好奇地問。

“沒什么特別的秘訣,關鍵在于不把這兩個身份割裂開來。“我笑著回答,“工作時認真工作,與家人在一起時專注于家人。更重要的是,有一個理解支持你的伴侶,愿意分擔家庭責任。“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一路走來,我也曾因為分身乏術而焦慮不安。特別是春望生病的那幾次,我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公務,晝夜守在他身邊。

有一次,春望高燒不退,我整整三天沒有離開他的床前。當我終于回到女相府處理積壓的公務時,發現晏殊已經代我處理了大部分事務,只留下需要我親自決斷的重要文件。

“你怎么知道該怎么處理這些事務?“我驚訝地問。

晏殊微微一笑:“這些年來,我們常常討論公事,我多少了解你的處事原則。再說,我們的理念本就相近,處理方式自然也差不多。“

看著案頭整齊的文件,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這就是真正的伴侶——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默默支持,不需要你開口請求,就知道如何幫助你。

春望三歲生日那天,我和晏殊決定給他一個特別的禮物——一本小人書,內容是晏殊親自編寫的《男女平等小故事》,配上我繪制的簡單插圖。書中通過淺顯易懂的故事,向春望傳遞男女平等的理念。

“爹爹,這本書真好看!“春望愛不釋手,“可以給小伙伴們看嗎?“

“當然可以。“晏殊欣然應允,“如果他們喜歡,爹爹可以多做幾本送給他們。“

看著兒子興高采烈的樣子,我不禁感慨:“或許這才是傳播新思想的最佳方式——從孩子抓起,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

晏殊點頭贊同:“不錯。比起對成年人說教,讓下一代從小接受新觀念更為有效。這些孩子長大后,自然而然地就會傳承和發展這些思想。“

他頓了頓,突然提議:“既然如此,為何不擴大規模,編纂一套系統的兒童讀物,傳播平等、尊重、包容的理念?“

這個提議立刻引起了我的共鳴:“好主意!我們可以邀請一些有才華的女學畢業生參與創作,集思廣益,編寫出更多優質的兒童讀物。“

就這樣,一個新的計劃在我們的討論中逐漸成形——創辦一系列針對兒童的啟蒙讀物,通過故事和圖畫傳遞新時代的價值觀。這不僅是對春望的教育,更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時光飛逝,春望眨眼間已經三歲半。在我和晏殊的教育下,他成長為一個活潑開朗、思維敏捷的小男孩。與同齡孩子相比,他更加體貼他人,不拘泥于傳統的性別界限,對各種知識都充滿好奇。

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看到春望正在給自己的木馬“包扎傷口“——他用布條細心地纏繞著木馬的腿,模仿醫者的樣子。

“春望在做什么呢?“我好奇地問。

“木馬生病了,我在給它治療。“春望認真地回答,“我長大要當醫生,救治所有生病的人和動物。“

“那是個崇高的志向。“我贊許地說,“不過,當醫生需要學習很多知識,要很努力才行。“

“我會努力的!“春望堅定地點頭,“爹爹說過,無論男孩女孩,只要努力,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聽到這話,我不禁莞爾。晏殊的教導已經深深印在了春望幼小的心靈中,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培養一個不受傳統性別觀念束縛,能夠自由追求夢想的下一代。

那一刻,看著兒子專注的小臉,我感到一種深沉的滿足和幸福。所有的辛苦和挑戰,所有的堅持和努力,都在這個新生命的成長中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我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下,春望將成為一個真正明辨是非、懂得尊重、勇于追求的人。而這,正是我和晏殊對這個時代最大的貢獻——通過改變下一代的成長方式,逐漸改變整個社會的面貌。

春望的成長,讓我更加堅信:教育才是改變世界的最強大力量。而男女平等的理念,需要從娃娃抓起,融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才能真正根植于心,開花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行唐县| 丘北县| 桐柏县| 察雅县| 邻水| 伊宁县| 永德县| 利川市| 会同县| 郴州市| 得荣县| 佛山市| 驻马店市| 西峡县| 西贡区| 开阳县| 大方县| 宜春市| 阿拉善右旗| 洞头县| 长顺县| 区。| 长沙县| 舟曲县| 莱西市| 新绛县| 合江县| 山西省| 益阳市| 黔西| 武义县| 武隆县| 东丽区| 开鲁县| 宝清县| 兴山县| 榆社县| 灵寿县| 天峻县| 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