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艱難轉戰(1)

  • 品關羽
  • 東方誠明
  • 5615字
  • 2015-03-13 11:17:04

平民長生的出生

據記載,一般中外名人出生時,都必定伴有異兆,以顯示與眾不同,以區別于普通民眾,以彰顯自己是天之驕子。

這在史籍的文本中,每每得到佐證。

西方神祇耶穌的降生就充滿了先知的意味。一切早有預言,一切都是預先設定:基督必由童女所生,是“女人的后裔”,必降生于伯利恒。降生前后有天神導引,天使告訴瑪麗亞說:“你要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耶穌。”主的使者又向約瑟說:“不要怕,你的妻子瑪麗亞所懷的孩子,是從圣靈那里來的。”耶穌降生的那天晚上,天使對牧羊人顯靈,報給他們莫大的喜訊:“今天為你們生了救世主。”

在古老的東方,圣人的出生更是充滿神秘的意味。比如后稷,據說后稷母親是有邰氏的女兒,名姜嫄。姜嫄在郊野踏巨人足跡而懷孕。懷胎12月生下后稷。以為不祥,棄置野外,禽獸乳食,異而收養,就取名叫棄。棄還是孩童時,就對種植五谷麻菽有濃厚的興趣。長大之后,精于農耕,被封為農官,成為中國農耕文化的奠基人。歷代帝王的出生,更附會著千奇百怪的異彩祥瑞,以體現這是上天的旨意。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諸多事務的后面安排一切,人們只需要服從就行。

然而,可笑的是,本想故弄玄虛,意在為名人的經歷涂染一層神秘光輝的色彩,令人敬仰,結果卻弄巧成拙。拂去他們頭頂的眩目光環,人們就會發現:耶穌是個私生子,后稷則是野外偷情之后的遺棄兒。

而平民百姓的出生,則平淡無奇,無須記載,也沒有哪位史家會在意一個草根之民的出生,因為那沒有既定的教化意義。何況平民出生也根本沒有什么奇異之處。只要平安落生,就是吉慶。

關羽的出生,也正是如此。他是平民的兒子,他的出生沒有誰格外在意,也沒有具體記載。陳壽編撰《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時,也只是極其簡略的一句:“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除了他的父母,誰也不知道他出生在哪一天,甚至沒有人知道具體出生在哪一年。只是后世人們經過多方考證,得出一個不確切的年份,即大約出生于公元160年。而民間傳聞又多不可信。直到清初康熙年間,解州守王朱旦在修古井的時候,發掘出關羽的墓磚。磚上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

姑且不論這個記載是不是真實,或者說是不是后世好事者的偽托。但是有這樣一個墓磚,總比讓人疑惑不解要好些。至少使人們在某一天可以祭拜,以寄托思念之深情。

所謂的本字,就是乳名。也正因為他只是一介平民的兒子,并非名門貴族,所以,他出生時,也只是如平常嬰兒一樣,哇哇哭叫著來到世間。自然不會有什么使者在各地報信說有個叫關羽的人出生了,更不會有人民的慶祝或歡呼。也無非是用一塊或新或舊的布衣裹身,也不一定有細軟的搖籃讓他舒服地安睡。沒有,肯定沒有。就這樣,他出生了,在他祖輩所居住的小山村中,根本就沒有引起誰的注意。僅是鄰居們相互間問候一聲而已。

總之,他出生了,這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出生,使家庭中的希望成為可能,使父母的想象有了寄托。

當然,不論貧富,在一個以農耕為主的社會,添丁增口,總是會令這個家族欣喜的。

當他的第一聲啼哭發出時,伴隨著的是老輩人的欣慰和全家的喜悅。但也只是僅此而已,不會有誰在意。該干什么的,還忙忙碌碌地干什么,因為生活是不會停頓的,懈怠不得。即使因為他的降生而帶來吉運,也還需要自己努力地爭取而來。

只是父母在心里默記下了這個日子。因為這是兒子的生日,是比任何節日都更重要的日子。也只有在父母的心目中,兒子的生日是永遠會準確地記著的。

平民的出生,就是這樣的簡單。當然,如果平庸一輩子,這樣的日子也就漸漸被忘記,不再被人提起,因為沒有什么值得記憶。如果日后能有點兒出息,比如建功立業,能夠留下名字在世間,就會有一個生卒年月刻寫下來。

然而,大多的人不會有這樣的幸運。也就只是度過一生而已。

人們的生活仍然在慣常的狀態中度過,沒有任何改變。

他的父親按照祖輩傳承下來的規矩,給他取名“長生”。

是的,是叫長生。我們可以想象,這個名字當時寄托著他的父母怎樣的心情。母親一定高興地說:“好啊,長命百歲。”就是這么的樸素,打著土地的深深烙印,帶著親人的殷切祝福。

我們可以想一想,“長生”,這是多么土氣的一個名字。正像眾多的平民百姓一樣,他們中很多的人,也可能都叫過這個名字。或者也許正因為這個乳名,令平民百姓感到親切,于是尊奉他為自己的神靈。

沒有誰能夠想象得到,這個平民小子會有怎樣的未來。也沒有人預見得到他會成為鼎鼎大名的英雄,以至于會成為神靈。這是人們所始料不及的。我們可以猜想,如果他們的智力足夠高,那么,一定也會附加一些什么靈異的傳說,以增加神秘而高貴的迷幻色彩,進而令人仰慕。但是沒有,因為他們那平庸的智力如同我們大多數以土地為生的人一樣,根本就不存有非分的想象,也沒有心思去花費工夫作無謂的幻想。對于他們來說,播下種子,收割回莊稼,謀得全家一年的溫飽才是最為重要的。

這個取名叫長生的孩子出生了。這個后來成為英雄,成為后世膜拜的神靈的人,出生了。出生在一個毫無顯赫色彩可言的平民家庭。

這也正是他最終受到敬仰和膜拜的原因。因為他是唯一的出身平民家庭的神靈。他沒有什么靈異附身,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傳聞。是父母的兒子,是真正的平民之神,我想這也正是他得以在平民百姓中享有盛譽的原因。因為“長生”的愿望早已存在并深入人們心中。

因為他的普通,因為他就是他們自身人生的折射,于是他承載了他們所有的愿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長生的父母又是有遠見的,具有先見之明。或者說他們質樸的意愿得到了上天的幫助和歷史的認同,也從另一個角度昭示了神靈也同樣具備孝行,或者說是孝行成就了神明。因為,作為人,能夠以自己的德行讓人對自己的父母懷有敬慕,就是莫大的孝行。沒有孝行的人,決不會得到人們的敬重,自然也不會得到人們的供奉,無人供奉,又怎能成為神祇。

當然,平民神靈就這樣在一個平民的家庭毫無先兆地降生了。

這就是一切。

常平村,這個普通的小山村,也從此名垂青史,受到人們的朝拜。任何一塊土地上,都生養豪杰之士。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為生他、養他的這塊土地增光。地靈人杰,人杰地靈,本就相依相生。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山谷,也有平坦的土地。任何土地之上都生長相應的谷物。這樣的地方也就養育這樣的人。

一個鄉村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因此而變得光榮。

出身的貧賤富貴,并不決定一切。那么,他將面臨怎樣的人生呢?會有什么樣的機遇或挫折在前面等待著他呢?誰也無法預料在他的人生之路上即將到來的是什么,歲月又會對他進行怎樣的雕鑿?

那么,就將一切交由上天來安排。

英雄的童年

他出生的時代,并不太平。大漢王朝經過了三百多年的歷程,淪入了衰朽的階段,陷入混亂與沒落,如同一個病懨懨的老人,每一天都在風雨飄搖中度過,每一天都不知道是否還會看到明天的太陽。

常平村,這個坐落在黃河岸邊的一個偏僻的小村子,在地圖上是可以不作任何標注的,也根本得不到顯示。但是,往往這樣的偏遠之地,正是盜賊搶掠的首選。

幸運之神從不惠顧像他們這樣的平民百姓,但是災難卻并沒有遺忘這里的山民。

王朝的動亂也波及了這個小山村,那些帝國的兵士,借著剿匪的名義征斂。這群暴徒過去了,那些占山為王的盜匪又肆無忌憚地前來接管了,并進行更加殘酷的擄掠。在這種反復無止境的“拉鋸戰”中,遭殃的就是平民百姓。他們沒有任何依靠,也無從得到來自帝國的保護,因而他們和他們的鄰居同樣無助,神祇們只是遠遠地看著,并沒有降下什么力量,為他們維護公平,也沒有給他們主持什么公道。

沒有人知道一個鄉里小兒的成長過程。只是當某一天人們不能忽視他時,才突然發現,他已經長大了。那些童年的趣事就再也無從記起,令人感到說不出的遺憾,無法補充。所以,關長生的童年與少年時期,在僅有的典籍中,沒有任何記載。但是,人總是一天天長大的,其日后的成就總是與童年、少年的經歷密不可分。

在他的童年、少年時代,正是大漢帝國最黑暗、最混亂、最腐朽的時期。當時,社會動蕩,豪強當道,盜賊紛起,民不聊生。大漢政權的航船正在急速駛向一個危機四伏的旋渦。國家的衰落,直接導致的是平民百姓生活的艱難,當然也波及一切的社會成員,只是所承受的程度略有不同而已。

他自己的母親,以及他們的鄰居,就是在這個時期的戰亂中死去的。

他的父親帶著他奔波避禍,每當夜幕降臨,父親低聲哼著一首古老的搖籃曲為他催眠,也為他的平安祈禱。那首搖籃曲就來自古老黃河那最憂傷的歌謠,是先民們對自己生存履歷的詠嘆。

當然,人與人是不同的。同樣,人的童年更是不同,因為出身,因為門第,因為社會基礎。在同齡的孩子中,這些差別很大,反映的是社會的價值取向,也昭示了未來。

讓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看看歷史的成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東方六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中原帝國,開啟了萬世家天下的帝王之夢。他的私心令他更為貪婪,他收繳天下所有武器,意在保證他的天下能夠傳承萬世,因而,他自封為始皇帝,然后二世、三世……以至于萬世。然而,夢境并不總是美好的。短短數十年,就在風雨飄搖中,秦王朝分崩離析,僅歷二世而亡。始皇艱難開辟的錦繡江山轉瞬之間就易主了。

經歷數年戰亂,代之而起的是漢朝中央帝國的誕生。一個強大而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巍然崛起于大地之上,建立起了一個富庶繁榮的國度,充滿歡樂和祥和。這個草莽起家的王朝,就是大漢王朝。歷經數百年數代帝王的努力,確立了一套完備的典章制度,即所謂的漢家威儀。這套典章禮儀,對于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深遠而又永久的。這個民族從此稱為漢族,中華民族都是大漢王朝的子民。在帝國的土地上,大漢的子民們安居樂業,創造了輝煌的文化,令大漢的聲威遠播,令后世景仰。

當然這已經是很久遠的事了。

不論這個政權的本質如何,畢竟保持了統一與安定。雖然圍繞皇權的承繼也有爭斗,有變故,但是那都是皇家私事,就整個國家來說,仍然是統一的集權國家。帝國的基礎穩固,沒有動蕩,百姓安居樂業。至少從這一點來說,就是值得維持的。然而到漢桓帝時代,政治腐敗,外戚專權,宦官專政,各種社會矛盾積聚,人心渙散。帝國從強盛的巔峰,跌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人與人的不同,在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了。

桓帝延熹年間,在河東解州(今山西運城市)常平村,關長生出生了。這就是后來名震三國的蜀漢五虎大將之一關羽,他又被后世歷代統治者追封尊崇為“武圣”,與“文圣”孔子并立。但是在他降生之初,誰也不知道他將來是英雄還是平民。

因為,英雄的降生和平民的出生,并沒有什么差別。所不同的是英雄從來不能忘卻自己的使命,勇為天下負重。英雄應具備的形象本就如此。

據民間傳說:少年關羽孔武有力,嫉惡如仇。平民艱辛的生活,磨煉了他的意志,也使他練就了一身好功夫。當時解州城有個綽號叫“解州虎”的惡霸橫行鄉里,欺凌百姓。尤其可恨的是“解州虎”買通縣尹,填埋掉全城所有的水井,僅留他家一口井,迫使全城百姓花錢向他買水,大肆敲詐勒索。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在關羽19歲那年的春天,那一天早晨的天空灰蒙蒙的,關羽來到解州城,繳納他家承擔的皇糧國稅。恰逢解州城街市上人群攢動,熙熙攘攘。而在鬧市的一角,人們提著盛水的瓦罐,排著長長的隊列,在等待著汲水。

饑渴中的關長生進到一家小店吃飯。看到那排成長蛇似的人群,他很納悶兒,就問店主人為什么城里用水還需要排隊。店主人小心地環顧四周,然后才告訴他說,“解州虎”與縣衙勾結,強行填埋水井,壟斷了全城的供水,獨霸水源。

趁著店中沒有別的客人,店主人告訴他,這個“解州虎”橫行鄉里。前幾天逼死了城南孤寡無依的老婆婆,搶走了老人的孫女,像這樣無恥的行為經常發生,簡直多不勝數。

那天深夜,新月漸漸隱去,只剩幾顆星辰仍在深沉的夜里發出微弱的光芒。遠處黃河靜靜地流淌,渾濁的河水沉默地流動著,那種低沉的流淌聲如同久久壓抑的嗚咽,令人感到喘不過氣來。

他悄悄摸進“解州虎”的莊院,潛入臥室,舉劍刺殺了那個打著鼾的惡徒,然后迅速逃離。在官府緝拿兇手的告示公開之前,他早已離開家,逃出潼關,“亡命奔涿郡”,從此開始了他江湖流浪的生涯。

勇于闖蕩社會的人,都不是甘于平庸之輩。不為盜徒,就是英雄。

安于現狀的人,大多沒有出息。至少可以說,不會有大出息,充其量平庸而已。

常言說: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行。

社會的離亂,造就了精英。《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載: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先主早年喪父,少年孤貧,與母親以販履織席為業。莊前東南角生長著一株桑樹,高五丈余,從遠處遙望,如車蓋,往來之人以為此樹非凡,匯聚風水,當有貴人出世。先主少年之時,與眾小兒在樹下玩耍。說:“我為天子,當乘坐這樣的羽葆車蓋。”叔父劉子敬對他說:“不敢輕易說這樣的話,傳出會遭滅門之災的!”

非常之人,往往在年少之時,就已與眾不同。他的思維,他的言行,必然特立獨出。

同樣出生在這樣的時代,但是童年卻各不相同。

忠臣或奸雄,同樣生而相異。幼年的曹操就行為智慧超過常人。曹操還在幼年的時候,就是一個紈绔子弟,但是他的叔父很正直本分,看不慣他的行為,于是多次向曹操的父親曹嵩告狀。曹操內心深為不安,對他的叔父很厭煩,于是他天性中的奸猾令他想出了一個主意,當他再次在路上見到叔父的時候,就佯裝著暈倒在地,臉色青紫,口中吐出白沫,人事不省。他叔父驚慌中急忙抱起他施行救護。他醒來后,告訴他的叔父說:剛才受到惡風侵害了。出于對他的關心,他的叔父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曹嵩。曹嵩驚愕,叫來曹操時,看到曹操一切正常。問道:“剛才你的叔父說你中邪了,是怎么回事?現在好了吧。”曹操卻說:“并沒有中邪的事,恐怕是因為叔父不喜歡我,所以才這樣中傷我吧。”結果曹嵩從此以后再也不相信弟弟的話了。曹操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行為更加放肆,無所顧忌了。

在未來的歲月里,隨著大漢帝國政治命運的變遷,關長生的人生也發生了令人振奮的變化。他出身于平民百姓,沒有顯赫的家世可供依靠,也沒有可供炫耀的資本。他的未來,只能靠自己,只有通過自己的奮力拼殺才能贏得。

是的,只有戰勝了一切挫折和困難,才夠資格被稱為英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鹰潭市| 芒康县| 涞源县| 台中市| 申扎县| 武汉市| 闻喜县| 普安县| 平泉县| 额济纳旗| 天长市| 淮阳县| 镇坪县| 厦门市| 三穗县| 金华市| 内乡县| 津南区| 穆棱市| 克东县| 石阡县| 乌苏市| 平罗县| 西藏| 仙居县| 茂名市| 息烽县| 娄烦县| 河北区| 甘谷县| 江油市| 丰顺县| 昌图县| 石家庄市| 乌拉特前旗| 宁都县| 朝阳县| 融水| 晋宁县|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