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暗夜密謀
- 退婚當日,我耳中想起萬人心音
- 星的瑤
- 2060字
- 2025-05-16 13:23:55
王嬤嬤的話音剛落,蘇檀手中的茶盞便輕輕磕在案幾上,發出細碎的脆響。
她垂在袖中的手指蜷起,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巴豆粉入染缸的后果她比誰都清楚,三十匹貢布若出問題,莫說商道上“算無遺策“的名頭,便是定南侯府的門楣都要被她牽連。
“嬤嬤,”
她抬頭時眼尾微挑,卻又在觸及王嬤嬤擔憂的目光時軟了聲調。
“去把西院的守夜丫頭都支到前院送宵夜,再讓小桃把我那支藏在檀木匣里的檀香點上。”
王嬤嬤應了一聲,轉身時衣角掃過炭盆,火星濺在青磚上,轉瞬便滅了。
蘇檀望著她佝僂的背影,喉間突然發緊——這是生母臨終前塞給她的老嬤嬤,這些年替她擋了多少耳刮子、冷湯飯,如今還要跟著她涉險。
窗外的月光被云遮住大半,蘇檀摸出腰間的聽心玉墜,涼意順著指尖爬進心口。
她貼著墻根往蘇瑤的映雪閣挪時,耳中先炸響門房老張的心聲:“二姑娘說今晚會有客,讓我把后角門閂松些。”
后角門?
蘇檀腳步一頓,借假山石的陰影貓腰繞到映雪閣后。
窗紙透出昏黃的光,兩個聲音從縫隙里漏出來。
“表少爺可算來了。”
是蘇瑤的嬌笑,帶著刻意壓低的甜膩,
“那批貨走的是南運河,明晚戌時過碼頭。”
“蘇二姑娘好手段。”
男聲沙啞,混著絲帛摩擦的聲響,
“只要截了那批綢緞,再往貨箱里塞兩箱私鹽——你那庶妹就算長了八張嘴,也說不清了。”
蘇檀的指甲掐進掌心。
她貼著窗欞,聽心玉墜在胸前發燙,連蘇瑤指尖絞著帕子的細微聲響都清晰可聞:
“我要她不僅丟了商道,還要被官府拿了問罪!
這些年她憑什么壓我一頭?
不過是個舞姬生的賤種......”
“噓——“男聲突然低下去,“外頭有動靜?”
蘇檀猛地縮身,后背抵上冰涼的磚墻。
她聽見自己心跳如擂鼓,耳中卻同時炸響蘇瑤的心聲:“不可能,我讓老張把映雪閣周圍的狗都喂了藥,連耗子都進不來。”
她屏住呼吸,直到那男聲再次響起:“明晚戌時三刻,我帶二十個兄弟在碼頭候著。
等貨船靠岸,先扣人,再搜船......”
“糟了。”
蘇檀攥緊玉墜退開,鞋跟碾過一片碎瓦,在寂靜的夜里格外刺耳。
她拔腿往回跑時,聽見蘇瑤的房門“吱呀”一聲打開,驚得院中的雀鳥撲棱棱亂飛。
回到西院時,王嬤嬤正站在廊下搓手,見她回來忙迎上來:
“姑娘,小桃說劉掌柜的馬車停在后門,說是有急事要見你。”
蘇檀抹去額角的冷汗,對著銅鏡理了理鬢發。
鏡中映出她泛紅的眼尾,像只被踩了尾巴的貓,偏又要豎起耳朵裝成老虎。
她扯出個淡笑:
“請劉掌柜去暖閣,嬤嬤把我那套冰裂紋茶具拿出來——要熱的。”
暖閣里,劉掌柜正盯著炭盆里的火苗出神。
見她進來,忙起身作揖:
“蘇姑娘,今日在碼頭聽搬運工嚼舌根,說平遠伯府的人在查南運河的船期......”
“劉叔。”
蘇檀打斷他,將茶盞推到他手邊,“明晚戌時過碼頭的貨船,改走北溪支流。”
劉掌柜的手頓在半空。
他望著蘇檀眼底的冷光,突然想起半月前她僅憑茶商一句“今年雨水足“,便斷定春茶要跌價,提前拋了三成存貨——那回他跟著賺了五千兩。
“北溪支流淺,得換小船。”
他摸出算盤撥了兩下,“船租要加三成,不過......”
“加五成。”
蘇檀將生母留下的舊賬本推過去,“這是我整理的北溪船戶名錄,都是信得過的。
另外,麻煩劉叔讓人往每箱綢緞里塞包石灰——巴豆粉遇潮會發苦,石灰能吸潮氣。”
劉掌柜的手指在算盤上停住。
他抬頭時,正撞進蘇檀清亮的眼,像寒潭里淬過的刀:“蘇姑娘是早知道有人要動手?”
“猜的。”
蘇檀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喉間泛起苦澀,“劉叔,再幫我個忙——明早去趟衙門,找趙捕頭喝頓酒。
就說蘇檀請他明晚去北溪支流'釣魚',至于釣的什么魚......”
她眼尾微挑,“他心里有數。”
劉掌柜走時,窗外已泛起魚肚白。
蘇檀站在廊下,望著天邊的朝霞,突然聽見街角傳來馬蹄聲。
她轉頭時,正撞進裴硯的視。
他騎在烏騅馬上,玄色織金披風獵獵翻涌如垂天重云,腰間玉牌流轉著與碎玉同源的饕餮紋。
那些斷裂后又重連的鎏金脈絡,在破曉天光里蜿蜒成詭譎的符咒,如同封印著千年寒潭的玄冰,倒映出她袖中碎玉不安分的震顫。
“蘇姑娘。”
裴硯翻身下馬,靴跟叩在青石板上發出脆響,“昨日在茶樓聽說染坊的事,可需要幫忙?”
蘇檀的指尖無意識地摸向袖中碎玉。
她望著裴硯眉峰間未褪的倦色,耳中卻清晰聽見他的心聲:“她昨夜潛入映雪閣,衣裳后襟沾了青苔——定是發現了蘇瑤的陰謀。”
“裴世子的好意,蘇檀心領了。”
她垂眸輕笑,“不過......”
“不過什么?”
裴硯的聲音突然低了,像春夜的風拂過檐角銅鈴,“蘇姑娘可知,北溪支流的船戶里,有半數是定北軍的舊部?”
蘇檀猛地抬頭。
晨光里,裴硯的眼尾微微上挑,帶著點她從未見過的溫柔:“我雖不能親自出馬,但若蘇姑娘需要......”
“需要。”
蘇檀打斷他,喉間突然有些發哽。
她望著裴硯腰間的玉牌,又摸了摸袖中碎玉,輕聲道,“勞煩裴世子,替我看住北溪支流的河口。”
裴硯應了一聲,翻身上馬時披風掃過她的手背。
蘇檀望著他遠去的背影,耳中又響起他的心聲:“當年母親臨終前塞給我的碎玉,原來在她這里......”
午后,蘇瑤派了個小丫頭送玫瑰酥。
蘇檀捏著酥餅,聽那丫頭的心聲:“二姑娘說,若蘇姑娘今晚去佛堂替染坊祈福,定能逢兇化吉。”
她咬了口酥餅,甜膩的糖霜粘在舌尖。
望著窗外漸濃的暮色,蘇檀將碎玉按在胸口——明晚戌時三刻,該來的,總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