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皇后娘娘。”戚若錦站在前方,姜冉與姜念分別站于后方兩側朝坐在前方高位上的人屈身行禮。
“丞相夫人來了。”謝容笑著看向底下的人,“快免禮。”
“謝陛下。”
戚若錦走到姜尚身旁位置坐下,此次宮宴陛下特許所有家眷皆可位于席上。
“朕許久未見老師的女兒,都長這么大了。”謝容看著姜冉,儼然是一個慈父的樣子,“面上怎覆著薄紗,可是身子不適?”
姜尚笑呵呵的朝謝容拱手,“難得陛下還記得小女,我家這大女兒自小就身子骨弱,前幾日不知為何又突然起了疹子,這臉上也覆上了,適才以薄紗遮面。”
姜尚說得誠懇,大家似乎也信了這說辭。
皇帝點了點頭,“既是如此,賢侄女也不必勉強,若是身子有何不適,宣御醫瞧瞧。”
“多謝陛下。”
很快這話頭便揭過去了。
“今日大家不必拘謹,朕許久未與眾愛卿痛飲,今日便敞開了喝,沒有君臣之說。”謝容率先拿起面前的金盞一飲而盡。
“丞相如今也是風光無限呢,兩個女兒都出落的如此標志,不知丞相可有替小姐們留意留意。”
姜尚看向說話的人,面上依舊帶笑,“太尉,我這做父親的心疼得緊,這事情著急不得。”
姜冉拿起面前的酒飲了一杯,嘴角牽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
“南枝,我已許久未見你了,上次見,你還是個半大孩童,現在竟長得這么高了。”皇后坐在亭間眉眼含笑的看著姜冉,隨即又升起一抹憂色,“聽你母親說你生了場大病,平日都出不得門,最近怎又起了疹子,如今身子可好多了?”
姜冉愣了一瞬,思緒似乎被什么帶走,“南枝”......好久沒有人這么叫自己了,久到自己都快忘了。
但很快姜冉就回過神,“勞娘娘掛心,臣女身子已經大好。”
“那就好。”皇后拿起面前的茶盞飲了一口,“本宮沒有女兒,幼時丞相還時常將你帶進宮,本宮也是喜歡你喜歡得緊,將你當作女兒看待,那時你與序兒總是在一起玩耍。”
說著說著,皇后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與序兒也許久未見了,今日宴席上也沒機會說話,你們年紀也相仿,不如......”
“娘娘。”姜冉語氣含羞。
皇后見狀也不再開口打趣,“好了好了,今日聊得多了,改日再來陪本宮說說話,快回你母親身邊吧。”
姜冉起身,笑著屈了屈身。
皇后走遠后,臉上的笑容立刻消失殆盡。
“小姐,出事了。”一個看去年紀不大,梳著垂掛髻的女子站在姜冉身旁低聲說著。
聽身邊人說完,姜冉眉頭緊蹙,向來沒什么表情的臉上浮現出一股殺意,那漆黑的瞳孔似是要將什么吞沒一般。
“馬車與馬匹都已備好。”女子深知這件事情對姜冉的重要性,站在旁邊說道。
“你去宮門外牽好馬匹等我。”姜冉看了眼周圍都在交談的人群,喚了個丫鬟過來,“我身子有些不適,皇后娘娘替我備了車輦,到時丞相夫人問起,你就說我已回府。”說完從頭上隨手拿了支玉簪放到丫鬟手中。
若不是在宮中怕引人注意,早就自行離開了,何必如此。
丫鬟接過玉簪,笑著應下了。
......
遣散車夫后,姜冉小跑至馬匹處,心中焦急的情緒將她重重包裹,好似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濃重的情緒已很久未曾出現。
剛剛的女子已換了發髻,只簡單的綁了馬尾。蘭芷見后并未開口說些什么,自從跟了小姐后,自己未曾見過自家主子這種樣子。
姜冉翻身上馬,拿起韁繩快速驅馬向前。
“人呢?”姜冉下馬后看到面前黑黢黢的屋舍,若非有火把照著,這面前的物件只怕是與夜色融為一體了。
“我問她們人呢?”姜冉再次開口,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慍怒,眼睛卻未從面前的屋舍移開。
“主子,是屬下辦事不利。”宜蘇將劍放在腳邊,拱手朝姜冉單腿跪下。
平日里接觸姜冉都讓他們喚自己“小姐”,但每次出了差錯時,姜冉身上的寒意都似乎要將他們吞沒,“小姐”自然也是叫不出口了。
“誰?”一陣悉悉簌簌的聲音從旁邊的草叢里傳來,姜冉面色冰冷的看了過去,殺意盡起。
蘭芷拿起劍朝聲音處走去,劍身反出一道冷冽的光芒。
隱隱有嗚咽的哭聲傳來,在這寂靜的氛圍中尤為刺耳。
“小姐。”蘭芷的劍還未收回,臉上出現了一抹異色,“是清姑娘的弟弟。”
蘭芷側了側身,好讓姜冉能看清那孩子的模樣。
“桐昭。”姜冉神色漸漸緩和,看向那男童。
“姜姐姐,是你嗎?”桐昭略帶哽咽的開口,看了看眼前持劍的女子,瑟縮了一下。
姜冉看向持劍的女子,抬頭示意,“蘭芷,將劍放下。”
桐昭看那女子收了劍,扒開草叢朝姜冉跑去。
“你們先去查看。”姜冉看了眼跪著的男子,“別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是。”宜蘇拿起劍朝燒毀的屋舍走去。
姜冉把那男童牽到一旁,將面紗取下,眉眼含笑地望著他,“嚇壞了吧,姜姐姐在這,不怕了。”姜冉輕柔地摸了摸男童發梢。
她不敢開口詢問,害怕這孩子回想起那不好的事情,但她又不得不開口,因為大火好像將一切都吞噬了,只留下那被燒的焦黑的屋舍于這寂靜夜色中。
中秋的夜,月亮格外的亮。月光瀉下來,把空曠的野地照得如同白晝,卻又比白晝多了幾分凄清。
這燒黑的屋舍,靜靜地立在月光下,與周圍村莊的歡慶格格不入,突兀地烙在空地上,提醒著人們這里剛剛發生的事情。
姜冉看著屋舍,眸色晦暗不明。
真是個殺人的好日子。
良久,她開口,“能告訴姜姐姐,發生什么事情了嗎?”
中秋團圓夜,這屋舍竟成了埋尸之地。長女不知所蹤,獨留下一位六歲的孩童。
不遠處的村中吵鬧聲也漸漸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