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萬梅歸心
永徽十七年夏至,紫禁城迎來了十七年來最盛大的梅宴。蕭承煜與蘇挽月并肩坐在明華殿主位,望著殿下依次排開的七張梅形桌案,分別刻著他們三兄妹及其子女的名字——這是仿照替命爐的方位所設。
“今日宴后,”蕭承煜舉起斟滿梅蕊酒的玉杯,“朕將昭告天下,立皇后之子為太子,改元‘梅瑞’,取雙生共榮之意。”
殿下掌聲雷動,蘇挽月卻注意到,殿角的陰影里,有個戴斗笠的身影正悄悄離去,斗笠邊緣露出的,是片帶著朱砂印記的燼雪梅瓣——那是當年刺客的標志。
“明修,”她輕聲吩咐,“去查查,那人是誰。”
宴席進行到一半,太醫院突然傳來急報:“陛下!替命爐里的藥蕊……在減少!”
蕭承煜與蘇挽月趕到密室,看見七個藥爐中,“蕭承煜”與“蘇挽月”爐里的蕊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而“蕭明煥”爐中的綠蕊,卻在瘋狂生長。淑妃忽然驚呼:“這是朱砂劫的最后反噬,當年外祖母說,雙生蕊合璧后,必有人要承天罰。”
蘇挽月望著自己掌心漸漸淡去的梅紋,忽然想起萬梅鼎中看到的預言:“雙生歸位日,一榮一枯時。”她猛地抓住蕭承煜的手,發現他眉間的朱砂點竟在滲血,與當年皇后暴斃時一模一樣。
“是我,”蕭明煥的聲音從暗門傳來,他眉間的梅痕此刻紅得滴血,“當年鎖魂咒的反噬,本該我來承受,卻讓你們替我扛了十七年。”
他忽然掏出從宮外尋來的“滅魂香”,正是當年先皇用來逼淑妃“墜井”的毒藥:“現在該做個了斷了,用我的血,解了這朱砂劫。”
蘇挽月還未及阻止,蕭明煥已將香插進萬梅鼎。鼎中突然騰起黑霧,映出十七年前的場景:先皇握著染血的劍,站在梅影軒前,而淑妃與太后,正抱著襁褓中的孩子,跪在雪地里。
“父皇!”蕭承煜忽然怒吼,“你當年明明知道雙生是祥瑞,為何還要……”
黑霧中傳來先皇的嘆息:“朕不是怕雙生奪嫡,是怕這朱砂劫,毀了整個大盛朝。承煜,你要記住,帝王之愛,從來不是個人恩怨,而是天下蒼生。”
黑霧散去,萬梅鼎中浮現出最后的血字:“雙生蕊盡,萬梅歸心,從此天下,再無寒冬。”蘇挽月望著漸漸消失的藥蕊,忽然明白,所謂天罰,不是奪走他們的生命,而是讓他們放下執念,還天下一個清平。
“大哥!”太子蕭明澈忽然抱住蕭明煥,“當年母妃說,你是為了護我們才離開,現在我們終于團聚了……”
蕭明煥摸著弟弟的頭,忽然笑了:“傻孩子,真正的團聚,不是身體的相守,而是心的歸位。”他望向蕭承煜與蘇挽月,“你們看,萬梅鼎的光,已經照到宮外了。”
殿外,不知何時下起了梅雨,卻有無數百姓舉著梅枝,跪在宮墻外祈福。蘇挽月看見他們眉間都點著朱砂梅痕,卻不再是毒的印記,而是祥瑞的象征。
“該出去了,”蕭承煜握住她的手,“讓天下人看看,雙生梅蕊,究竟能開出怎樣的春天。”
明華殿的大門緩緩打開,雨水沖刷著宮墻上的積雪,露出底下早已盛開的燼雪梅。蕭承煜與蘇挽月并肩而立,他的蟠龍紋與她的梅蕊紋在雨中交相輝映,竟在宮墻上投出雙生梅的影子,覆蓋了整個紫禁城。
百姓們忽然齊呼:“雙生共榮!天下無劫!”
蘇挽月望著這場景,忽然想起父親的密信:“月娘,當你看見燼雪梅開遍天下時,就會明白,所有的苦難,都是為了這一刻的盛放。”
她忽然取下鬢間的梅花簪,高高舉起,簪頭的紅寶石在雨中折射出七彩光芒,與蕭承煜手中的蟠龍佩遙相呼應。那一刻,她終于懂得,所謂貴妃請恕罪,從來不是向帝王求饒,而是向命運宣告——雙生梅蕊,永不凋零。
(第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