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昔日種種,再難如舊
- 神話職業:從捕蛇人開始
- 不系往來舟
- 2398字
- 2025-06-22 23:30:53
兩人繼續前行,入鎮深處。
而鎮口處,有兩名官差仍立于原地,目送二人背影漸遠。
其中一人咂咂嘴,小聲嘀咕:“那女道……氣質不對,像是有身份的。”
另一人蹙眉應聲:“你說得不錯,我剛才看她那腰間佩符……似乎不是尋常道人能配的。”
前者目光一閃,低聲道:“這事,得報一報。”
說罷,趁人群遮掩,他悄悄溜向一旁小巷,繞至衙門后門,腳步飛快,心中已有主意:
“不管真假,先讓上頭知曉,萬一真是貴人,少不得一番賞銀。”
沈如晦目不斜視,跟著林秋穿街過巷,行至一處斑駁舊巷,門前屋檐殘破、青磚早已發灰。
林秋停下腳步,看著那熟悉的木門,一時間心緒有些復雜。
“到了。”
他輕聲道,可話音未落,院中卻傳來人聲交談。
一是林母,語調虛弱卻清晰;另一人則粗聲粗氣,卻帶著幾分憨厚,正是隔壁家的劉漢子。
林秋尚未推門,便聽見里頭傳來林母壓著嗓子的輕聲:
“劉大哥,咱們不能要你家的銀子。秋兒走前留話,說只是外出有事,不日便回,咱家現在不缺。”
劉漢子的聲音緊接著響起,有些著急:“嫂子你莫攔!那常例錢和撒花錢提早了,聽說衙門催得緊,來得兇,眼看就要攤到你家頭上。我那天去衙門送信,聽得真切。”
他頓了頓,像是回憶,又像是強壓怒氣:“若不是林秋拿小子那一晚幫我一把,我一家老小如今還不知在哪兒飄著!這點銀子,拿去解個急,算我還人情。”
屋中氣氛頓沉,像是林母在堅持,又像是情緒難平,忽而響起一陣急促的犬吠。
灰子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夾雜著急切與歡悅,正對著門口連連吼叫,前爪扒門,尾巴猛擺,像是察覺到熟悉氣息。
屋內,林母話音一頓,皺眉回頭:“這灰子今日怎的發瘋一般?平日里最是乖順的……”
劉漢也愣住,起身張望,正要開口,便見林母已快步走至門前,心中疑惑越發濃重。
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映入眼簾的,是灰子興奮地蹦上前,圍著一人團團轉,那人身著樸素灰袍,眉眼如舊,只是比出門前多了幾分沉穩。
林母腳步一頓,怔在門口,一時間竟忘了作聲。
林秋站在門前,神情沉靜,眼中卻隱有光色波動,緩緩行禮:“娘,孩兒回來了。”
林母呆了一瞬,隨即反應過來,眼眶一熱,猛地將他抱住,聲音哽咽:“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她的手掌瘦削,卻抱得極緊,像是唯恐下一息這人便要再度消失。
林秋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低聲安慰:“不用擔心,我沒事。”
劉漢趕緊靠近,先是愣著看了他幾眼,隨即臉上浮現出一抹難掩的喜色:“你小子……總算是回來了。”
他目光一轉,忽地注意到林秋身后的沈如晦,神情一頓,話音頓住。
那女子素衣負劍,神情冷靜,不語不笑,然而那一身氣度與門前拴著的兩匹膘肥毛亮的馬匹,哪一樣都不像尋常人家能沾邊的。
他不由咽了口唾沫,欲言又止。
林母也感覺出異樣,眼角余光瞥見屋外靜立的女子,神情一凝,放開林秋,遲疑地問道:“秋兒,她是……?”
林秋看了看母親,又看了一眼一臉遲疑的劉漢,笑著道:“娘、劉叔,先進屋吧。事多,不是一句話能說清。”
他輕輕拉著母親,轉身做了個請的手勢:“里頭坐,我慢慢講。”
三人一同進屋,沈如晦走在最后,腳步無聲,掃了屋內一眼,見陳設極簡,炊具與家具雖收拾得整潔干凈,但終究掩不住多年積貧的痕跡,空氣中還彌漫著一股蛇腥氣。
林秋請師姐入座,親自斟了一杯溫水,又替母親搬來靠墊,劉漢便自覺坐在門邊杌子上,不敢靠近太多。
林母才坐定,便張口欲言,林秋卻率先開口,看了劉漢一眼,語氣平靜地問道:“方才我在門外,聽娘和劉大哥說……衙門提前收了常例錢和撒花錢?”
劉漢苦笑著嘆了口氣:“這事兒確實突然。鎮上來了個新吏頭,說是上面缺銀,催得緊,來月的兩項錢要提早收。”
林秋聽到這,心頭一動,卻沒有立刻答話。
劉漢笑著湊過來道:“不過眼下你回來了,那就不勞我費心了。
“聽說你那日跟幾個獵戶進山,一口氣獵了五頭野豬,鎮上人都傳開了。再加上你那砍柴的手勁、捕蛇的門道……我看你家要籌那點錢,怕也用不了幾天。”
說完,他還嘖嘖稱贊了幾句,眼中頗帶幾分佩服。
林秋默然點頭,神色如常,心中卻另有打算。
捕蛇、砍柴、打獵,本是他賴以糊口的營生,可如今觸及修行之道,氣機流轉于體,若再謀生,其實未必仍循舊路。
正在此時,院外街頭傳來一陣喧嘩。
有孩童奔跑叫喊,有人高聲嚷嚷:“來了!大老爺來了!是鎮上最大的官,親自下街巡啦!”
一時之間,原本靜謐的街巷頓時嘈雜起來,鄰里紛紛推門張望,有婦人匆匆收衣,有老人撐杖站起,四下議論。
屋里幾人也被這陣動靜驚動。
劉漢探頭望了一眼,神色一變,嘖嘖道:“嘖,是巡鎮的縣使!平日里哪見他親自出巡,今兒怕是出了什么大事。”
門外喧嘩未歇,街坊們已然圍成一圈,隱隱可見一隊身著公服的差役,簇擁著一名身材微胖、衣著考究的中年人緩步而來。
其人頭戴軟紗官巾,眉目間透著一股精明,步履沉穩,一看便知非尋常人物。
那中年人停在林家門前,四下一掃,眼中落在院中拴著的兩匹駿馬上,神情微頓。
他身邊一名隨從低聲道:“大人,正是這兩匹馬。”
中年人點點頭,抬手擺了擺:“其余人都退下,莫驚擾仙師。”
眾人紛紛止步,不敢再靠近。
他獨自一步邁入門檻,整了整衣冠,目光先是掃過簡陋的院落,又望了林秋一眼,隨即在沈如晦身上稍作停留,神色恭敬,雙手作揖,深深一禮。
“在下武陵鎮縣使邱中溫,久聞清微觀仙師高居,不敢妄擾,今見仙駕親臨,有失遠迎,還望仙師恕罪。”
一番話說得恭謹有禮,語氣中卻透著一股謹慎與揣度。
沈如晦目光不動,只微微頷首,算是回應。
一旁的劉漢早已看得目瞪口呆,直到那縣使恭恭敬敬地行完一禮,他才猛地反應過來,忍不住低聲嘀咕了一句:
“仙、仙師?你小子……啥時候成了仙師了?”
他說著又看了看林秋,再看沈如晦,一臉難以置信,嗓音不大,卻壓都壓不住其中的震驚與荒唐感。
林母也一愣,下意識握緊了林秋的衣袖,望向兒子,眼神里多出幾分迷茫:“秋兒……這是怎么回事?”
林秋抬手輕輕安撫了一下母親的手,卻沒有急著解釋,只轉目看向沈如晦。
沈如晦察覺到他的目光,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既然踏上了修行之路,昔日種種,便是再難如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