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青春期和解(增訂升級版)
- (美)勞倫斯·斯坦伯格
- 2329字
- 2025-05-15 16:31:12
人到中年,孩子卻在青春期
因為大多數父母在第一個孩子出生時都是20多歲或30歲出頭,所以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往往與父母步入中年期同時發生。父母在青少年走向獨立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許多復雜情緒,都被(或者至少被)自己在中年期的掙扎所加劇。[1]這不是一個受到很多關注的話題,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父母在這一時期遇到的困難至少有一部分歸因于孩子所經歷的變化,另一部分歸因于父母自己的經歷。
將青少年期和中年期相提并論具有諷刺意味,有些人甚至會說這完全是有悖常理的。你兒子對無限可能性的感覺與你內心深處的失落感相碰撞,你再一次意識到自己對生活的選擇現在已經無法更改了。你不禁會注意到,你女兒自由而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與你肩負的巨大的個人和經濟責任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你不僅是她的父親,還是丈夫、員工和年邁父母的成年兒子,你的每一個身份都對應著一大堆需要應對的問題。當你的孩子準備與一個新約會對象晚上出去時流露出的興奮,是你的配偶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對你表達過的(你也很久沒有向對方表達過了)。你會意識到,當你帶著女兒走在街上時,看她的男人比看你的男人多。
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會經歷一場全面的“中年危機”——他們會辭掉工作,離開配偶,開著一輛锃亮的新敞篷車駛向日落。但大多數父母確實會在40多歲的時候,也就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正處于青少年期的時候,經歷一個高度反省和自我評價的時期。應付中年問題(“我在這段婚姻中真的幸福嗎?”“我選擇了正確的職業嗎?”)已足夠艱難,而在你的孩子剛剛步入成熟期時面對這些問題,會使這些問題更加令人煩惱。
大多數父母都能夠成功地在不影響他們與青少年的關系的情況下解決自己的中年問題。但一些父母發現,當他們自己在中年期掙扎時,很難與正處于青少年期的孩子和平共處。在內心深處,他們可能會對青少年的活力感到嫉妒,對自己年輕時做出的決定感到后悔,擔心自己被不再“需要”父母關注的孩子拋棄,或者在孩子想要獨立自主時無能為力。不知不覺中,這些父母可能會讓自己內心的掙扎影響到他們對孩子的感情,破壞了他們與孩子的關系。當嫉妒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玩得太開心時(“我希望有大把時間和朋友們煲電話粥。”),可能會下意識地說出讓孩子掃興的話。為自己的人生選擇感到后悔的父母可能會試圖把青少年塑造成他希望自己成為的人(“你決定不去上醫學預科真的讓我感到很遺憾。我真希望我當時有條件去上。”)。當孩子決定周五晚上和朋友在一起而不是待在家里時,這位剛離婚的媽媽可能會感到自己被拋棄了(“但我真的很期待我們的電影之夜,親愛的。”)。無能為力的繼父母會很不理智地大發雷霆(“我不在乎你以前被允許做什么,但我現在要求你不能在臥室里吃東西。”)。
在我自己的一項關于青少年期如何影響父母幸福感的研究中,超過1/3的父母報告說,當他們的孩子處于青少年期早期時,他們更容易感到抑郁和自我懷疑,對婚姻、工作或生活的不滿情緒也會增加。(好消息是,大約1/5的父母報告說,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有所改善。)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中年危機無論是單獨出現,還是與養育青少年的挑戰相重合,都可能會導致你的家庭問題,或影響你自己的心理健康,那么請記住以下幾點。
確保你在為人父母之外有真正的、令自己獲得滿足感的興趣。大多數在中年期應對很好的父母,除了為人父母,還對一些事情有著真正的熱情,對有的人來說是婚姻,對有的人來說是工作,對有的人來說是某種業余愛好或興趣。如果你有幸擁有幸福的婚姻、令人滿意的事業或令人興奮的愛好,那么盡你所能進一步加強你對它們的獲得感。如果你沒有那么幸運,那么你需要采取措施,在父母角色之外建立一個能給你帶來滿足感的立足點。不要相信那種必須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做出選擇的謬論。最幸福、適應能力最強的成年人往往能夠在這兩者之間游刃有余。
不要在情感上脫離孩子。成年人在遭遇中年危機時與孩子建立溫暖、緊密和情感密切的關系會更好。與孩子的情感分離并不能讓你免于看到孩子成熟的心理影響,反而會危及孩子的健康,同時也會對你自己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最健康的父母和最健康的孩子之間的關系是權威型的——溫暖,堅定,善于溝通(參見第二章)。
試著對青少年期以及你的孩子正在發生的變化采取積極的態度。如果你把孩子的青少年期當作一個問題來對待,那么你很可能真的會把它變成一個問題,這不僅會傷害孩子,也會對你自身產生糟糕的影響。與其把孩子的行為看作是在挑戰你的權威,不如提醒自己,培養一個富有好奇心、自信心的孩子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不要把孩子的情感成長視為你們關系的結束。試想一下,更加成熟的孩子會如何加強你們之間的關系。不要帶著恐懼和憂慮來看待孩子的獨立,試著把它重新定義為不僅不可避免,而且還有可取之處的東西。不要把孩子爭取自主權的嘗試看作他/她不想在情感上親近你的信號。記住:青少年在親密的親子關系中學習健康的獨立性是最好的。
不要把青少年的行為當成針對你個人的。青少年質疑權威、揭露成年人的虛偽、尋求隱私和渴望獨立,都是很正常的。當孩子因為在公共場合被人看到和你走在一起而感到害怕,請記住這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么。雖然這看起來很不理性,但她不想讓家庭之外的任何人知道她仍然是“某個家長”的孩子。她在你和她朋友說話時翻白眼,并不代表她在譴責你(雖然可能看起來很像),而是她在試圖遠離你所代表的概念:不斷向周圍人提示她曾經是某人的孩子。
不要害怕與你的伴侶和朋友討論你的感受,如果需要,你也可以與專業顧問討論。父母偶爾感到憤怒、嫉妒或怨恨是正常的,即使他們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不理智的。所有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都有矛盾的感覺,我們只是沒有適應如何表達這些情感,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你可能能夠從適當地發泄情緒和了解到自己并不孤單中找到一些安慰。
[1]L.Steinberg and W.Steinberg,Crossing Paths(New York:Simon&Schuster,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