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你們的刀刃不利
- 從盜官欺爵開始逐鹿天下
- 隱劍埋名
- 2139字
- 2025-06-04 18:44:06
溫翰并未反駁,只是隨手擺弄著眼前的沙盤。
“打仗說到底是一門生意,你我二人是邊軍主帥、是鵝城主事,凡事要以大局為重,少死人、少損失才是正道。”
“趙將軍這話不錯,可我們一退再退,任由蠻子劫掠半個鵝城縣境,這其中損失又有多少?如今眼看就要入冬,那些百姓失去了房子、糧食,又能否活到明年春天?”
溫翰接連幾個反問,“再者說,年初我鵝城好不容易打出來的氣勢,今日一退將蕩然無存,這其中損失又該如何計算?”
趙牧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得一聲嘆息道,“溫大人,你所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可打仗不是紙上談兵,更不能只憑一腔書生意氣,是要死人的……”
溫翰也不生氣,面帶微笑打斷了他的爭辯,指了指沙盤道:“趙將軍不妨看看,倘若這樣呢?”
“溫縣令,本官承認年初那場仗鵝城打得不錯,可戰爭沒有你想得那么簡單……”
趙牧語重心長地說著,可當他低頭看到沙盤上的局勢之后,突然間什么話都說不出來了。
幾個紅色旗子插到了岱青河北岸,將幾座渡橋牢牢占據,南岸的柔然兵失去了后勤補給與退路,竟成了甕中之鱉!
“你,你要跨境作戰?”
趙牧并未覺得此計不行,只是憂慮這背后的政治牽扯。
溫翰淡笑道,“就只準他們南下劫掠,不準我們北上復仇?再說,這岱青河本在百年前本就是大淵國土,這幾座跨河渡橋都是鵝城先祖修的?!?
“邊境線只與實力相關,本將當然明白這點。”趙牧抬頭盯著他的眼睛,“可我只有一千人,守得住嗎?”
“本官可以再借給你五百名鄉勇,都是參與過年初那場戰的老兵,實力不比邊軍差。至于這幾座渡橋,溫某會親率奇兵過去,到時候我們里應外合,吃掉南岸的千余名先頭部隊再說!”
溫翰在沙盤上重重一敲,儼然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
趙牧有些詫異,“你哪來的這么多士卒?”
溫翰呵呵一笑,“趙兄不必多心,都是些鄉勇匹夫罷了?!?
“可,這,這不合規矩吧,我記得北朔批給你鵝城的編制只有兩百?!?
溫翰繼續打哈哈道,“我的好兄長欸,如今蠻子的刀都架在咱兄弟倆脖子上了,還在乎這些細節干什么?!?
“倒是有幾分道理……”趙牧猶豫著點點頭。
“趙將軍英明,就得這么干!”
溫翰重重拍了趙牧肩膀,臉上滿意的笑容。
趙牧臉上的疑慮卻并未消散,“溫大人莫要太得意,如今最重要的幾個問題還沒解決呢?!?
“欸,別那么生分?!睖睾补室馓捉醯?,“邊軍與鵝城一榮俱榮,你我以后就是手足兄弟!”
趙牧并未接話,繼續沉聲道:“莫要小看蠻子,他們單兵能力不比我們差,年初之所以戰損那么高,是因為攻城戰。如今主動出擊,你確定這些鄉勇能在正面戰場上抗住蠻兵?換句話說,即便抗住了蠻子,倘若這些有生力量全都報銷又當如何?”
“再者,也是這個計劃最重要的一步,你要如何率領奇兵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渡河控制住幾座浮橋?”
“趙兄不愧是久經沙場的悍將,字字句句切中要害?!?
溫翰聽得滿眼贊許,這個在官場上幾乎要被他忽悠瘸了的男人,帶兵打仗的確很有見地。
眼見他沒有正面回答,趙牧眼中又閃過一絲失望,拍了拍他肩膀后語重心長道:“所以說,賢弟還是莫要紙上談兵,為兄……”
溫翰突然間抽出了趙牧親兵的佩刀,拿在手中把玩了起來。
“趙兄,你們這刀好像不夠鋒利?。俊?
趙牧只當他是在陰陽怪氣,不以為意道:“隨你怎么說吧,倘若不能解答我剛才的問題,本將就只能采取保守戰略。”
溫翰突然間揮刀,卻是砍向他身后的惡來。
雙刃相擊只聽“砰”的一聲,溫翰手中那把北朔邊軍的制式彎刀應聲而斷。
他將斷刀還給親兵,又把惡來迎擊使用的刀遞給趙牧:“趙兄別誤會,我就是字面意思,你們的刀不夠鋒利!”
溫翰眼神示意,便有人抬上來一套蠻子的制式藤甲。
趙牧瞬間會意,不輕不重的一刀砍去,那藤甲竟瞬間開裂。
他又一刀朝著盔甲的護心捅去,這次則更為夸張,徑直將蠻子的盔甲給前后穿透了!
趙牧沉默了,開始仔細觀察這把刀。
那是一把直刃長柄陌刀,刀尖雙面開刃,無論是劈砍還是刺穿都有不俗的威力。
此外,這把刀的鋼鐵材料似乎也不同尋常,刀刃剛猛、刀脊又頗具韌性……
“好刀,真是把寶刀啊!”趙牧滿眼贊許,已經不舍得把刀給還回去了。
“這柄刀就贈與兄長了。”溫翰笑著說完,語氣突然又重了幾分,“如果我說,我那五百名鄉勇,全都是配備這種戰刀,可否與蠻兵一戰?”
“全,全都配備……這種神兵?”
趙牧說話都有些不利索。
“此外,溫某還可以再借兄長兩百把……”
“哥,以后你就是趙某人的親哥哥!”趙牧重重抱拳,眼中的興奮難以言說。
“趙將軍請自重,溫某人剛才說是借,這種武器我也十分有限,打完仗你還要還我的!”溫翰道是突然板起了臉。
“欸,你我兄弟說什么還不還的,這種見外的話以后休要再提!”
趙牧大手一揮,便想要把事情給糊弄過去,但見他依舊板著臉,只得無奈道:“那弟弟我給您些個欠條?”
“趙兄請?!睖睾残χ统隽思埞P:“親兄弟明算賬。”
趙牧滿臉不爽,但又只得硬著頭皮寫下欠條、簽字畫押。
當初溫翰犒賞邊軍十萬兩白銀,他都沒怎么動心??扇缃衩鎸@兩百把利刃,莫說是讓他叫溫翰哥哥,就算認個義父他都愿意。
尋常百姓看一些演義話本,很喜歡那種以少勝多、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的故事,又或者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神算。
可他們在邊境摸爬滾打半輩子,自然明白現實是怎么一回事。
哪有那么多“天時地利人和”,又哪有那么多千古名將?
雙方廝殺到最后,拼的是士氣、是人數,也是裝備!
倘若國力允許,哪個將軍不希望自己的士兵全員披甲?又有誰不想人手一把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