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青天譽滿,茶苦賄藏(二)
- 我在匪寨搞均田,你們說我造神?
- 李裁鋒
- 2101字
- 2025-07-24 16:00:00
“哦!對對對!瞧老夫這記性!”霍守備恍然般一拍大腿,聲如金石:
“墨七爺早前書信中提過的!這一忙起來,竟給混忘了!哈哈……
“銅器!好!好營生!”
他順勢做了個“請”的手勢,指向幾上茶盞:
“二位遠來辛苦,先潤潤喉,嘗嘗這‘五加茶’,銀州衛獨一份的野趣。
“此茶生于山陰絕壁,沾染地脈金氣,離了這地界,別處可是嘗不到的,請!”
吳宇依言捧起茶盞,借著氤氳熱氣遮掩,鼻翼幾不可察的微微一翕,旋即恢復如常。
旋即臉上綻開受寵若驚的笑容:“謝大人賜茶!”
那茶湯入口極苦,帶著一股濃烈的土腥和草木澀氣,直沖腦門,絕非什么珍品。
他卻眉頭舒展,連聲贊嘆:
“好茶!果然好茶!
“入口清冽,回味甘醇,隱隱竟真有金鐵之韻!
“大人府上之物,當真不凡!”
霍于飛捋須而笑,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
“吳老板喜歡就好。”他放下茶盞,臉上那團熱絡的笑意緩緩收斂,換上一副帶著三分歉意、七分為難的凝重神色:
“霍某是個粗人,做事不喜兜圈子,肚子里沒那些彎彎腸子,有些話,就直說了?”
“霍大人但講無妨!”吳宇神色一凜,坐直了身體,顯出幾分商賈面對官老爺時特有的緊張。
霍于飛嘆了口氣:“墨七爺信中提及,吳老板所需熟銅之量……每月要這個數?”
他伸出五根手指。
“正是,每月至少五車。”吳宇拱手,姿態愈發恭謹。
“唉……”霍守備又長嘆一聲,濃眉緊鎖,手指摩挲著拇指上一枚不起眼的青玉扳指:
“這個數目……著實讓老夫為難啊!”
“哦?大人何出此言?”吳宇臉上,恰到好處的浮起一絲疑惑與不安。
“吳老板愿來襄東辦廠,老夫打心眼里是鼎力支持的!只是……”霍守備攤開手,一臉“推心置腹”的無奈:
“前些時日,襄東戰火方熄!那段日子,舉城上下,人皆披甲,爐火日夜不息!
“礦上匠坊,傾盡全力,只供軍需!
“凡鐵黑鐵尚嫌不足,銅這東西……”
他搖搖頭,語氣帶著一絲“不實用”的輕蔑:
“打仗時能頂多大用?
“除了鑄些銅錢,就是打點瓶瓶罐罐。
“礦脈本就采得少了,熟銅的燒煉更是近乎停了!”
他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得低沉:
“不瞞吳老板,莫說襄東,便是永平、順天兩府,官家銅礦,也以我銀州這一處為最!
“可這礦脈……也不是無窮無盡的!
“戰前朝廷兵部、工部積壓的銅料訂單,至今尚有大半未能交割!
“如今礦上雖已復工,匠戶們也是日夜趕工,可這產出……”
他重重搖頭,語重心長:
“實在是杯水車薪!
“吳老板的工坊……可已建好?
“不知……能否再寬限些時日?”
他目光炯炯,緊盯著吳宇,那“為難”之色下,分明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待價而沽的精明。
吳宇臉上那點“焦急”瞬間放大了幾分,身子都向前傾了些,帶著小商販特有的惶恐:
“守備大人!小人的工坊……爐子都砌好了,匠戶們眼巴巴等著銅料下鍋呢!
“這……這要是停了火,幾十口人可就沒米下炊了!
“求大人千萬想想辦法,小人……小人定當銘記大恩!”
他聲音里,都帶上了幾分恰到好處的顫音。
霍守備眉頭擰得更緊,長吁短嘆,仿佛肩上壓著千鈞重擔:
“唉!吳老板的難處,霍某感同身受!
“可……朝廷法度如山,兵部工部的催命文書,那是一道緊似一道!
“霍某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他重重捶了下膝蓋,一副痛心疾首狀。
“不過!”話鋒隨即一轉,帶上幾分“破釜沉舟”的決然:
“為了襄東百姓能多口飯吃,也為了吳老板這等實心做事的商賈。
“老夫豁出這張老臉,也要幫吳老板一把!
“這可不是看在墨七爺的金面子上,純粹是為民請命!
“霍某……甘愿擔些干系!”
“這樣……”他壓低聲音,帶著一種分享秘密的鄭重:
“我每月私下里,豁出這張老臉,從牙縫里給吳老板擠出……兩車銅礦石!
“這可是我霍某以私人名義,頂著天大壓力‘資助’工坊的!
“吳老板千萬莫要聲張!否則……
“霍某這頂烏紗,怕是要不保了!”
他眼神懇切,仿佛真在行險。
吳宇心下冷笑。
兩車礦石?還不是熟銅!
所謂的“熟銅”,不過是將采出的礦石粗粗揀選、破碎、熔去大塊頑石雜質所得。
離真正能熔煉的銅料,還差得遠!
運回山寨,還需投入海量柴薪、人力,用土法反復熔煉、鍛打、去渣……
等折騰掉里面的砂石、硫磺、鐵渣、錫鉛等雜穢,再去掉火耗、飛濺……
方能勉強得些堪用之材。
一車熟銅,最后能得百斤堪用的精銅,已算老天開眼。
這兩車破石頭?
能煉出三十斤精銅,都得燒高香!
而吳宇腦中那精密得近乎苛刻的藍圖里,銅,絕非僅僅是打制香爐銅鏡的凡物!
這區區三十斤銅,在吳宇胸中那幅宏大的藍圖里,連填個牙縫都不夠。
按照他結合此世材料特性改良的設計。
精銅百斤,堪堪能鑄出兩千余發合用的定裝彈藥筒。
三十斤?連一次像樣的實彈操演都撐不住!
還有新版定裝槍的擊發火門、閉鎖機關,乃至那構思中,可連發如雨的全自動核心機括……
銅的延展、導熱與不易銹蝕之性,是確保殺器在硝煙血雨中穩定轟鳴的基石!
更別提,那后山山洞里的驅動蒸汽機原型,正等著銅料鑄造最關鍵的氣缸滑套與閥門!
水力鍛錘的軸承、新式紡車的機括、甚至藥緣藥房里急需的蒸餾器冷凝管、精密量具、刻度的標尺……
哪一樣離得開這延展性絕佳、不易銹蝕的“赤金”?
區區三十斤銅……
莫說支撐起這龐大的工業與軍事變革,便是想將眼前這二十余名星火衛的裝備,徹底更新換代,也需積攢到猴年馬月!
更遑論他心中那亟待實現的野望——
指望著憑借這些跨越時代的“雷霆之器”,一舉蕩平黑云山,永絕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