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世相:古典小說里的浮生與世情(上下冊)
- 苗懷明主編
- 888字
- 2025-05-12 18:08:27
引言
《世說新語》的價值
六朝志人小說名著《世說新語》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的文化經典,它雖然是由1130條“叢殘小語”構成的一部“尺寸短書”,卻有著不可替代的參考價值和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我們從中既可以了解漢末以迄魏晉這幾百年來的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等的發展概況,又可以領略中國士文化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士文化以及特立獨行的“魏晉風度”。
古今文人墨客大多酷嗜《世說新語》,對這部書評價很高,故而留下了種種膾炙人口的“美譽”。比如,南宋學者高似孫說:
宋臨川王義慶采擷漢晉以來佳事佳話,為《世說新語》,極為精絕,而猶未為奇也。梁劉孝標注此書,引援詳確,有不言之妙。[1]
明代文學家胡應麟也說:“劉義慶《世說》一書,誠古今絕唱,所謂三嘆有遺音者。”又說:“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忽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古今絕唱也。” [2]明代“后七子”的領袖王世貞甚至認為,在古代瑣言類的小說中,《世說新語》可以排在“第一”:“有以一言一事為記者,如劉知幾所稱瑣言,當以劉義慶《世說新語》第一。”王世貞的弟弟王世懋更是把《世說新語》的研究稱作“世說學”。
近代以來,《世說新語》更是大受歡迎。如魯迅說它是一部“名士底教科書”;馮友蘭說它是“中國人的風流寶鑒”;傅雷則不僅謂之“枕中秘寶”,還充滿感情地說:“我常常緬懷兩晉六朝的文采風流,認為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高峰。”20世紀30年代世界書局出版《諸子集成》(共八冊
),收錄了先秦至南朝的重要子書凡二十八種,《世說新語》也赫然在列。這套叢書的卷首是這樣評價《世說新語》的:“此書為古今唯一小說名著,唐以前小說,以此為代表。”這里的“古今唯一小說名著”,與胡應麟的“古今絕唱”、王世貞的“瑣言第一”遙相呼應,足見《世說新語》在中國小說史上地位之隆,名價之高。
我認為,《世說新語》可以說是一部“人之書”。這部經典所呈現出的“魏晉風度”和“名士風流”,實在具有人類學的價值和心靈史的意義,其所凝聚的,正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精神現象學”。從這個意義上說,《世說新語》不僅是一部中國人的“智慧之書、性情之書、趣味之書”,還是一部世界文化史上堪稱偉大的“靈性之書、人性之書、詩性之書”。